“柑橘树冬季管理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病虫害该怎么防控,农药配比多少合适?”……隆冬时节,重庆市万州区甘宁镇柑橘基地里,20位农民围着来做技术指导的付玲咨询个不停。
付玲是重庆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万州区分校的校长,1993年从四川农业大学毕业后,她一头扎进田间地头,23年来始终坚守在农技岗位,为庄稼健康成长“贴身服务”。“要改变农村落后的传统种植技术,就必须引进、推广先进农业科技,同时让农民愿意学、学得会。”付玲这样说。
让田间学校走向全国
万州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农村经济大多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付玲一直思考:“农技培训、推广怎样才能更符合基层需求?”通过广泛调查,她决定借鉴联合国粮农组织资助的一种农技推广方式:“技术人员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到田间地头,围绕农民学员疑问答疑解难。”2010年,万州区在重庆率先启动了农民田间学校建设试点。经过一番调研,付玲决定围绕产业办田间学校,她提出“大户带动型”“公司推动型”和“专业合作社领办型”三种建设模式,在万州区的长岭镇龙立村、溪口乡九树村、铁峰乡桐元村进行试点,将农技培训讲堂直接开进田间地头,在种养关键期每周培训一次,对接农民需求,有效解决问题。
第一次参加田间学校培训时,龙立村村民熊同正被讨论环节给“吓”到了:“我是来学习技术的,怎么还要参加讨论啊?”许多学员刚开始都跟熊同正有着同样反应,因为他们怕发言,不敢讲,也不愿说。而这在付玲看来,正是“田间学校”与传统农技教学最大的区别,她不仅鼓励学员讨论发言,还与大家一起做趣味游戏,想方设法让学员们多动口动脑,提高学习参与度,破除传统农技培训中老师填鸭式教学、农民处于被动接受的“痛点”。几期培训下来,付玲和她的团队欣喜地发现,农民们渐渐喜欢上了这种培训方式。“授课形式非常多,有院坝会式、田间地头式、赶场式、现场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辅导员想方设法让大家多动口动脑,不光讨论生产问题,还讨论怎样判断市场、怎么应对风险,听起不打瞌睡,关键是能学到非常实用的农业管理和技术知识。”聊起农民田间学校的好处,万州区铁峰乡农民王万清兴奋地说。
付玲希望通过“田间学校”培养起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她在试点实践中,总结出了农民田间学校四个方面的突出特点:培训对象的主导性和主动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多样性;教学方式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学用结合的实践性和实效性。2012年10月,农业部在万州召开全国农民田间学校现场会,万州模式开始向全国推广。如今,万州区已经建设了40个农民田间学校,注册农民学员近1000人。
移民安稳致富的引路人
在万州区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书清眼里,付玲一直是他创业致富路上的引路人。1993年,丁书清一家从重庆奉节县移民到了万州区双河口街道的一碗水社区。起初,他卖瓷砖建材,亏了;接着去开了两年出租车,也没赚到钱;最后,在家养起了50只白羽肉鸡,没想到这鸡还总闹病。这时,他参加了付玲组织的一期移民创业培训班。15天的免费培训和交流,不仅让丁书清弄明白了鸡生病的原因,掌握了预防和治疗的技术,还认识了很多同行。他说,正是这次移民培训坚定了自己从事养殖业的信心。2010年,在得知丁书清成立的农建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对社员进行技术培训的想法后,付玲邀请了山东、河南等地的专家来到万州,专门就家禽养殖管理为48名社员代表开了一期培训班。如今,丁书清的合作社有养殖户329户,总产值已经突破2亿元,被中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进单位。他几次想请付玲吃饭都被婉拒:“付校长说,看到你们安稳致富,我就心满意足了!”
事实上,不管是对付玲个人,还是对万州农广校来说,移民培训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万州区是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区,动态搬迁移民超过26万人,占整个库区的五分之一。2003年,万州区政府将万州农广校命名为移民技能培训基地,致力于帮助移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但除了技术培训,付玲心里更看重的是移民整体素质的提升。她深知移民对于安稳致富的渴望,如何创造出符合移民需求和生产实际的培训方式是她思考的重点。
“方便、实用、实效是关键!”付玲提出了就近培训、进村办班,集中培训和巡回指导相结合,短期办班和长期跟踪服务相结合的移民培训模式,把农业增产增收的实用技术制作成一张张“菜单”,让学员们“照单点菜”。在付玲带领下,万州农广校先后在武陵、新田、太龙等重点移民乡镇举办农村移民实用技术培训班206期,培训移民19800人,通过培训,移民户均增收18%,有效提高了农村移民的生产水平和增收致富能力。
农民的贴心人
万州区甘宁镇蔬菜种植大户老胡家种了好几个大棚的甜菜,去年5月初,甜菜小苗嫩叶出现发黄、枯萎的迹象。老胡以为是春季干旱原因造成,就对甜菜进行大量的浇水,可情况依然不见好转,于是请来付玲诊治。经过实地查看,付玲认定此现象是由于上一年喷施除草剂过量引发,应及时毁种其他农作物。在付玲的帮助下,老胡家才没有蒙受经济损失。
“小岩村刘纯培、大团村向林美……”在付玲的手机里,存满了农民的号码。农民遇到紧急情况,一个电话打来,付玲就风尘仆仆跑去解决。她的手机是咨询热线,也是答疑短信平台,更是邮箱接收求助信件。农民称她为“农民种养的110”。付玲经常对身边的同事说:“我们不能光在课堂上栽果树,要栽到农村去;成果不能只写在论文里,要装进农民的口袋里!”
付玲不仅对农民种养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有求必应,作为万州农广校校长,她还能紧扣时代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变化,精准设计农广校的授课安排。随着重庆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深入推进,付玲发现过去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挣钱”模式正逐步向“扎根家乡、就近就业”转变。于是她开始组织学校参与重庆市“阳光工程”培训基地招投标,将农广校纳入了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另一方面,她还积极与就业局、劳动力市场和用人单位进行对接,以市场需求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订单培训”、“联合培训”,让农村劳动力就地参与机械、缝纫、餐饮服务等项目培训,并推介给用人单位。迄今为止,万州农广校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万余人,推荐就业1.1万余人。一位参加缝纫班的学员说:“既能上班挣钱,又能照顾老小,这种培训我们欢迎。”
每到年底,付玲在整理全年的培训档案之余,得空就往村里跑,了解农民对全年培训的评价,收集他们迫切需要的农技知识,好安排下一年的培训课程。23年来,她的足迹遍及万州区每一个村组,不是在田间地头向农民传授农技知识,就是坐东家炕,进西家门,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工作时,村民们称呼她“付校长”;私下里,大家都把她比作“农技天使”。曾有人劝付玲,你当校长的,走几个点看看就行了,用不着经常往基层跑。付玲却说:“有为才有位,主动作为才能在农民心里有位置,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有位置。”
万州农广校副校长周宗渝与付玲共事了12年,他说,“从付玲身上,我们常能感受到一名基层农广人应有的精神和情怀,那是对农民命运的关切,对新农村事业的热爱,对农村教育的责任以及对进取的执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