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平 科技加农机,种田致富不再难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锦华 字号:【

吴华平,一个出生于湖北省天门市石河镇石庙村的普通农民,一个兄妹7人,曾因家庭负担过重而不得不在高中放弃求学的农民。而今天的他,仍是地道农民,只是头顶早已戴上了“湖北省农村实用拔尖人才”、“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领军人才”、全国种粮大户、“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十佳农民”等众多荣誉的桂冠。讲话气势十足、做事有板有眼,这个看上去就不一般的吴华平,不仅自己收获诸多荣誉,作为华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还带领200多名社员,实现了让人羡慕的“年人均收入8.5万元”。而华丰合作社,更是在2012年荣获“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这一切在吴华平看来,“一路都不容易”,但是让他更在意的是,所有的事情都证明了自己曾经的誓言:“让种地也能挣钱!”

脑子活,肯学习,

吃饱穿暖种好田

虽然出生于农民之家,但作为当年的高中生,吴华平有幸被一家制药厂选聘为工人。终于跳出农门的他,没高兴多久,就发现一个让人很沮丧的事情:家里还是很穷,还是吃不饱饭。他不明白,“为什么明明队里的田里处处种的是水稻,可是家里经常吃的却是一点米兑很多红薯或土豆熬的稀饭。”为了吃上饱饭,为了不再受穷,吴华平当了一年工人后,毅然弃工从农,返乡种田,一心一意扎根农村,当起了农民。他相信,通过种田一样能吃得饱穿得暖,一样能过上富裕生活。

吴华平开始动脑筋、想门道,不论在地里还是家里,不论农忙还是农闲,他都在琢磨,“怎么才能种好地,怎么才能当一个能致富的农民。”面对一望无垠的田野,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科学种田,苦干巧干,闯出一条新路子。1983年,老家实行分田到户,吴华平干劲更足了,他一边勤勤恳恳种好自己的田,一边做点农资生意,倒腾点木活。到1985年,他家不仅甩掉了超支的帽子,居然还盖起了让人羡慕的“小洋楼”。聊起这段往事,吴华平脸上流露出如释重负的愉悦之色。从那时起,他这“脑子活”的特点就被周围的老乡记住了。

为了学到更科学的种地知识和技术,他抓住所有的机会不断学习。1986年,吴华平自费到中国农业大学跟班学习半年。到了1998年,他靠承包村里的抛荒田,已种了160多亩地,期间还兼做农资生意,逐渐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裕户。

用农机,学科技,

第一个吃螃蟹

2006年,43岁的吴华平依然保持着爱学习的习惯,一天晚饭过后,他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看新闻,这天的节目“科技入户——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活动”让他见识了农机的神奇效率。

“一会工夫,田里就整齐地插好了秧苗,我当时就动心了,这家伙真不错。”此时的吴华平种了8.67公顷地,每年的收入也有10来万元,是远近闻名的“种粮大户”。虽然当时的小日子很滋润,但“冲动”的他并不满足。说干就干,吴华平购买了一台手扶式小型插秧机,自己出8000多元,国家补贴1万余元。不仅如此,他还跟村里的几个人一合计,在天门市农机化管理办公室的支持和指导下,于2006年3月,成立了个插秧服务队,专门为附近村里的人服务。他说,“有钱就大家一起赚”。

作为湖北省内第一家专门从事农机插秧的队伍,他们的事业进行得风风火火。2006年6月,中央电视台记者还对农机插秧服务队进行了采访,在新闻联播中予以报道。但插秧机是新鲜玩意,大家都是会开不会修,由于维修技术掌握不好,机器出现故障后,需要返厂维修,这就要耽误几天农忙时的黄金时间,另外团队管理松散,也出现很多问题。这样一来,到年底一算账,竟然没有赚到什么钱。于是,大家纷纷退出,各干各的,农机插秧服务队变得名存实亡。

满怀激情的吴华平,被当头浇了冷水。何去何从?吴华平没有忘记“种田也能挣钱”的决心,不服输的劲头让他面对困境迎头而上。在市农机化办组织人员去江苏东洋插秧机生产厂家学习技术时,吴华平主动报名参加培训学习。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除了吃饭和睡觉,他一门心思扑在了学习插秧技术和农机维修技术上。别人学习怎么解决问题,而他则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结合自己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他从插秧机零件、构造、原理等深入进行系统学习。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扎扎实实学到了本领。

2007年回到家里后,吴华平决定大干一场,他投资15万元,购买了2台大型乘坐式插秧机,采取农业机械入股的方式,组织周边及外地18台大、小插秧机入股,成立了农机插秧专业合作社。由于他有技术、懂经营、业务熟,大家一致推举他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这次重振旗鼓,吴华平暗下决心:“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从此,他在学习科技的路上,奔走不停。他带领社员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从旋耕、收割、插秧、智能育秧技术,到飞机喷药防虫、稻谷烘干仓储、有机稻生产、秸秆沼气新能源的利用,一样不落。同时,他还进一步加强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先后攻克了水稻青沙育秧技术,填补了国内软盘育秧技术空白。

上规模,抓管理,

带着老乡一起富

吴华平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这次从合作社成立之初就坚决强调,“要走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的发展路线”。

规模化,从流转土地开始。合作社从2007年开始就流转土地,每亩价格逐年提高,2012年以来,每亩价格基本稳定在400公斤稻谷,折算为每亩1000多元。当年以“天价”成片流转土地,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大家都笑话吴华平是个“苕货”(方言,意思是说一个人傻)。但他却说,自己并不“苕”。“合作社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有规模化的土地。如今土地都分到各家各户了,不把利益给足农民,怎么能实现规模化呢!”

吴华平介绍说,“我们赚的是现代农业的钱,不打农民土地流转费的主意。”合作社主要赚“规模经营、节约成本、优化模式”这三大块的钱,农民自种购买的农资成本比合作社每亩要高出100元以上;机械作业(耕、插、管、割、运)成本,以一季中稻为例,农民比合作社多出240元。“更主要的是,现在农民一般只种一季中稻,而合作社普遍种2季,采取早稻-晚稻或小麦-中稻模式。利用冬闲田种小麦,每亩增收200多元。”这样算来,合作社盈利不成问题。

除了土地产出率高,效益好,华丰合作社的专业化、高效率管理也成为各地争相学习的方面。谈到民主管理,社员们很骄傲地说:“每个人都有权力参与、有权力知情、有权力说话、有权力谋事做事”,并且“都能平等海选提拔、平等接受培训,平等享受三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意外伤害险)”。合作社生产经营实行“五个统一”。统一决策,统一生产,统一调度,统一价格,统一核算。“每天早上7点社员集中,安排当天生产,中晚餐统一到食堂吃免费餐,吃晚餐时汇报一天农活。”社员们普遍对合作社的管理表示满意。

合作社公开分配,阳光操作,采取“工资+股份收入+机械作业返还”的分配制度。女社员刘小春是石河镇吴刘村2组农民,原来一直在广东打工,年收入2万元。如今,她以2亩田、一台乘坐式插秧机、5万块钱入股参加合作社,2014年收入达到9万元。

“我们现在靠种地真的挣到钱了,日子越来越好,这说明依靠科技和农机发展农业这个方向是对的。”吴华平是个永远不知足的人,他现在已经实现了自己当年的目标,但他对未来发展充满了更多期待。“我有个‘六个一’的发展规划,希望未来5~10年,华丰社员将达到1000人以上,农机装备总量1000台以上,土地流转面积超过10万亩,年经营收入过亿元。”打造结合产、学、研于一体的高效农业发展平台,同步搞好社会化服务,建设社村一体的新型农村社区是他下一个努力的目标。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