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其实很有希望。认清现在农业发展的问题,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路径,简化政策调整思路,是当务之急。
按完全要素成本计算的中国粮食生产处于严重亏损状态
完全要素成本,即经营者使用土地、劳动与资本诸要素时的要素价格总和。不同于农户经营的财务成本,前者有一部分是隐性的,但前一概念更能反映资源配置效率状况。本文没有考虑环境因素。
若按完全要素成本计算,我国农业的成本确实很高。算粗略的大账:粮食16亿亩播种面积,按1季的地租约500元计算,地租作为土地的“贡献”,达8000亿元;劳动报酬按目前劳动生产率水平,现有粮食总量生产出来,需要约70亿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按60元计,合4200亿元。按高限估计,我国粮食生产的资本存量(包括政府投入及农户投入的资本存量)约5万亿元,资本报酬(不是生产资料消耗)可按3000亿元计算。那么,我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成本应该是15200亿元。我国粮食售价中,消耗性成本每亩每季约300元(包括资本折旧),总额为4800亿元。
若按我国一年粮食产出1.2万亿斤计算,这些粮食的要素成本与消耗性成本总和刚好为2万亿元。按照近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形成的平均价格1斤1元计算,则亏损0.8万亿元。这个估算不会很精确,但大致符合基本形势、能说明问题的性质,就是有意义的。
亏损状态下粮食为什么还会增产
前文提到的亏损,是按照完全成本计算的亏损,并不一定导致大面积的农户在财务上短期内陷入困境,否则无法理解粮食还年年增产,且土地撂荒并不严重。
一是政府对种粮补贴,部分弥补了农户的经营成本,缓解了农户财务困难。估计中央加地方对种粮的补贴在2500亿元左右。一些地方对种粮的补贴每亩达到500元。二是隐形的资本折旧及资本利息由政府支农资金负担一大部分,没有形成农户的直接财务成本。政府历年的支农资金增长速度超过粮食增产的速度。这个过程如果终止,麻烦就会很大。三是中国农户对自己工资报酬的牺牲。在目前农业雇工经营中,工资水平大约在40至100元之间,但农户在自营农业中不一定按市场价格核算自己的工资成本。城乡之间劳动力转移越是困难,这种核算越不可能。四是地租成本对自营农户来说是隐性的,农户不必支出。但对租地经营的大农户,这个支出是刚性的。从今年得到的消息看,已经有一些大农户在粮价下跌的情况下开始缩小经营规模,直接原因是支付不了地租。
此外,资本成本的一部分也是隐性的,不构成农户的财务约束。农机补贴、贴息贷款、保险补贴等,都构成国家对资本成本的负担。如果不存在以上因素,中国农业在农户财务预算上就不可持续。
中国粮食生产能否“扭亏为盈”
中国粮食生产有几个成本大项是可以调整的。先说劳动成本。笔者访问山东德州、江苏射阳等地的规模经营农户,发现粮食生产的劳动成本随着农户经营面积的扩大显著降低。万亩规模的农户,1亩地的劳动时间可以是半个工作日(实际上还有降低潜力),约是现在平均水平约1/8。假若这个成本只降低一半,则粮食生产的劳动成本为2100亿元。再看隐性的地租成本。按照农业发达的市场化国家的情况,我国隐性的地租可以降低80%。这样,粮食生产的地租成本可以降到1600亿元。资本成本也有降低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水平扩大,会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这方面我自己的数据依据不足,但从同样设备的价格及银行利率等因素看,资本成本降低30%左右是有可能的,即资本要素成本能降低到2000亿元。
以上几个因素加总,粮食的要素成本可以降低到5700亿元!这个成本就是按照国际市场水平计算农户财务状况,也有相当的盈利。如果将农业工作日的工资单价提升到城市务工水平,按120元计算,要素成本为7800亿元,仍然有一定利润。此外,据笔者调查,规模经营农户比起一般小农户,使用化肥、农药更合理,从而更有利于农业环境保护,有利于降低农业的社会成本。
如何提升中国农业竞争力
怎么样把中国粮食生产的要素成本降下来?这便是所谓农业供给侧改革的的核心问题。简略说,要做的改革无非是下述几个方面:
一是改革土地制度。地租率居高不下,与土地制度有密切关系。通过土地规划管理体制及管理目标改革,例如建立农业保护区,建立土地使用权的合理预期,就可能增加土地流转市场中的土地供给,降低地租率。明晰产权,会降低交易成本,激励农户科学投入,提高投入效率。二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要争取在15年左右的时间里实现普遍的农业经营家庭农场化。三是改革财政支农体制及支农方式,用这个办法,让种粮家庭农场的收入来源延伸到粮食经济的全产业链,消除粮价大幅度波动。四是大力改革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农业大学在农业发展中的介入程度,尝试依托农业大学建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旱作农业、雨养农业,通过土地整理、养护,提高土壤御旱能力,减少灌溉面积,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国家将农业投入的重点应放在大宗农产品上,确保大宗农产品的基本安全与质量,不搞锦上添花的农业资助。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