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沭阳 花木产业筑牢扶贫根基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朱卫东 马良 周铭敏 字号:【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把花木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986元增长到12940元,实现了人均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32.7万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十三五”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以来,全县6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23.1万人,2016年将脱贫4.8万人,其中花木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脱贫1.1万人。

打造优势,花木成为富民主导产业。沭阳县地处黄淮平原,属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的优质驯化地。该县花木种植历史悠久,当地政府坚持把花木产业作为发展经济的突破口和主导产业。近年来,更是力争将沭阳县打造成中国花木生产第一县,创百亿元级花木产业集群,叫响“花乡沭阳”金字招牌。围绕县乡以上干道两侧大力发展花木生产,重点打造了境内京沪高速、新245省道、新205国道、宿迁大道、新344省道等两侧连片规模花木基地。建设中国沭阳国际花木城、周圈盆景市场、新河花木电商采购基地等十余个大型花木集散市场及中心;花木产业实现了由苗木到园艺、由绿色到彩色、由“点”到“线”到“面”转变。花木产业已成为富民主导产业,在扶贫开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县花木种植面积由2011年的4万亩发展到50万亩,花木从业人员约25万,年实现花木产值52亿元,带动了4.1万低收入农户实现增收。

龙头带动,农户在产业扶贫中受益。沭阳县充分发挥花木龙头企业在产业扶贫中的引领作用。狠抓内培外引和带动机制创新。对外引进了三叶园林等一批占地3000亩以上的大型花木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了江苏省内首家上市花木企业——苏北花卉以及一批大型花木种植企业,其中县内单体种植面积超1000亩的花木企业(大户)达29家。周集乡低收入户谢建中说,“我身体有病干不了重活儿,村里帮着把我的农田流转给了企业,每年有固定流转收益,扶贫资金入股每年有8%分红,老婆还能在花地里打工,我平时也能在自留的土地上种点苗木、蔬菜,收入稳定。” 像谢建中一样,当地已有629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与园林公司签订了帮扶脱贫协议,低收入农户还可以得1万~2万元的扶贫贷款支持,种植的花木、多肉植物等都能“加价包销”。沭阳县以“政府+公司+金融+低收入农户”模式,形成产业扶贫“大合唱”,受到低收入农户欢迎,也得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的认可,形成帮种、帮养、帮收、帮销以及联户带动、入股分红等多元帮扶格局。目前,全县花木扶贫产业园已发展到36家。

科技创新,花农在品种转型中增效。沭阳县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花木产业科技服务体系。依托省市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成立了花卉苗木研究中心、盆景研究院、花木科技超市等一批科研机构,做好花农培训和“科技入户工程”,深入村头、花圃田头、花农家中抓好指导培训,并开展推广示范工作,让低收入户迅速掌握种植技术。耿圩镇低收入农户都说:“这些年好了,经常有免费的技术讲座,怎么种花木,怎么育盆景,都讲得明明白白。如今,我们也都成了种花木的行家里手。”

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老品种,引进新品种,主导种植模式正在悄然改变。颜集镇花农荣剑介绍,他和妻子仲秋香经营12个塑料大棚,种植3000多平方米40多种多肉植物,以往种植绿化花木,亩产最多2万元,现在培植的多肉植物能收入十万余元,同样辛苦一年,年收入能翻上几倍。沭阳县在去年建成占地3000亩的苏台(沭阳)花木产业园的基础上,今年又在耿圩镇建设了占地420亩的多肉植物家庭农场集群,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在章集街道建设100亩的鲜切花生产基地,亩产值达到6万元。全县先后引进、培育花木新品种40余种,花木品种已发展到3000余种,新品种植面积超过30%,近1万户低收入花农从品种转型中获利。

产业融合,扶贫链条不断拉长。沭阳县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为提高花木产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近年来,以国际花木城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三产融合发展,花木产业正加速向互联网经济、旅游经济、生态经济融合发展。通过国际花木城、沃彩园艺、花木大世界等实体花木园艺市场、电商配送中心、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和连续四届举办中国花木节,以及全国精品盆景展,着力提高花木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10月份刚刚闭幕的第四届中国·沭阳花木节、中国盆景制作比赛暨第二届中国精品盆景(沭阳)邀请展,吸引游客达22万人次,吸引资金约17亿元。同时,致力打造“虞姬故里,花乡沭阳”旅游品牌形象,以花木资源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精心打造了扎新线景观路、古栗林生态旅游度假区、新河特色镇、山荡特色旅游村等“一路一区一镇一村”休闲旅游线路。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53.5万人次、同比增长11.2%,实现旅游总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9.5%,吸纳了6000多低收入人口参与三产服务。

借网销售,花木产业扶贫搭上快车。人口不足3000人的新河镇周圈村,在外界有个响亮的名头——中国互联网盆景第一村。该村是沭阳县的花木发源地,近年来电商发展红火,全村631户,开的网店就超过560家,自产的400多种苗木花卉基本上都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售往全国各地。据统计,在全县3万余家网店中,约有80%的网店从事花卉苗木及配套物品销售。商品种类从籽种、树苗、鲜花,到干花、盆景、资材,应有尽有。用阿里研究院的话说,就是“淘宝上20%的花卉苗木类卖家集中在沭阳”。2015年沭阳县全年网上交易额突破65亿元,快递发货量平均每天超15万件;2016年上半年网络销售额达62亿元,快递业务量3464万件,同比增长124.9%。该县于2015年4月被国家商务部、财政部认定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县有3个镇和22个村分别获评“中国淘宝镇”和 “中国淘宝村”。

沭阳县专门出台电子商务发展指导意见,围绕低收入户“入门之前缺引导、起步阶段缺培训、发展阶段缺资金、升级阶段缺人才”,开辟农村电商扶贫“绿色通道”,着力打造“镇乡对接”“村村联姻”和“大户+低收入农户+电商”模式,助推花木产业电商扶贫。党员陈静在网上销售花卉、盆栽、种子及园艺用品等,月成交量15000多单,月销售额50余万,她主动帮助村里20多名低收入家庭的年轻人加入到网销花卉的队伍,实现了稳定增收脱贫。据统计,全县现有1600多户建档立卡户“触网”创办花木销售网店,实现增收近1亿元。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扶贫办、沭阳县扶贫办)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