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建设之路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党国英 字号:【

读到关于福州市区县农村建设的消息,颇受鼓舞。福州市政府抓农村建设工作有章有法,某些做法可资很多地方学习借鉴。

中国绝大多数被称为“城市”的地方,实际上是城乡兼有的区域;城市政府也是辖区比较广大的区域性政府。所以,城市政府始终有发展农村经济的职能。在中国的这些城市中,省会城市又有所不同。省会城市工商服务业比较发达,如果政府施政理念出了问题,农业就有被忽视的可能。从国内外的多种研究看,忽视农业农村,其实也伤害了城市经济部门;而农业农村发展顺利,城市经济的繁荣就有了保障。福州的整体发展也能证明这个基本道理。

城市发展倚重草根创新能力。草根创新活跃,基础扎实,工商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会更快,品牌竞争力会更强。而草根创新有几个重要条件。一是教育基础要好,学校设施的建立必须体现普惠性要求。二是食物价格要相对低廉,让青年人不会把吃饭问题当作职业转换的主要约束条件。这就要求农业成本比较低,农业有竞争力。三是居住条件好。儿童在成长期有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甚至有一个可以游戏的院落;成人有一个摆放简单的机器设备的地方,都有利于创新。这几方面综合起来看,就是要求政府对教育设施、对农业以及对居民住房的投入能够高度重视。坚持这样一个理念,经过一定时期努力,城乡经济就会生机盎然。福州市十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教育和农村环境建设的投入也不遗余力,这种无急功近利短期行为的施政方针,必定给福州市的长远发展带来益处。

建设幸福乡村是福州市农村工作的重心。从媒体披露的信息看,福州市政府抓住了此项工作的关键。幸福感在比较中产生。判断幸福程度有多高,一是与过去比,二是与横向其他人群比。通过大力提升村镇经济的专业水平,扩大了分工程度,使福州辖区的农村经济效率有了极大提高。有的村镇实际上已经告别了农业,成长为联结全社会分工系统的专业小城市。这就带来居民收入的显著增长,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通过农村公共服务的大举投入,福州市在城乡差距显著缩小,区县综合人文环境甚至好于市区,加上交通便捷,提高了城市设施的共享水平,也极大促进区县居民幸福感生成。

农村发展的根本之路是深化社会分工,提高经济效率。按目前发展趋势,传统农村地区还会进一步分化,少数专业村镇必须进一步发展为功能相对完善的小型社区,否则没有生命力;真正的农区必须发展为专业农户的广阔天地,农户通过自己的合作社进入市场竞争,否则没有竞争力。沿着这个方向发展下去,福州市的城乡面貌会越来越美好。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