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日新月异和国家农业扶持政策的强力推进,我国农业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然而,受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农户固有思维方式等因素影响,土壤肥力下降、秸秆焚烧现象严重、化学肥料用量超标等问题日益凸显。素有“黑土地”之称的吉林省也未能幸免,多年来“掠夺式”的农业生产方式,让原本肥沃的土地疲惫不堪,黑土层越来越薄、犁底层越来越厚、化肥越用越多、土壤越来越板结。
为走出这一困境,吉林省各级农业部门及广大农民积极探索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研制、改进了适合于一年一熟的玉米免耕播种机,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机具配置方案,建立了规范化、标准化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田,逐步实现了生态和谐下玉米稳产、增产。
据介绍,吉林省玉米保护性耕作主要采取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核心技术。秸秆粉碎还田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免耕播种则通过减少土壤耕作次数,降低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增加作物产量。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耕作方式,能够改良土壤、降低生产成本,是集社会、环境、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综合节能技术。实施保护性耕作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吉林省经过10年的实验示范、研究推广,截至2015年,全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面积已达840万亩,覆盖全省8个市(州)的32个县(市、区)。
免耕播种肥黑土
初夏时节的东北已开始玉米等大田作物播种。一望无际的田野上,免耕播种机一字排开作业,吉林省梨树县卢伟农机专业合作社经营的440公顷土地从2014年起采用免耕播种法,通过宽窄行种植方式,公顷产量达到1.3万公斤。据合作社理事长介绍,免耕播种机上的刀片切开土壤,划出播种和施肥的位置,之后种子和肥料进入预定区域,紧接着用轮子来压实、播种、施肥一次完成。这种耕作方式使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让植株烂在地里当肥料,既培肥地力,还蓄水保墒,缓解了春旱这个大难题。同时,这种保护性耕作方式还引来了蚯蚓。在梨树,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土地,平均每立方米有蚯蚓60多条,而传统精耕细作的土地,只有5、6条蚯蚓。蚯蚓数量是土壤生态恢复的“指标”,蚯蚓对于疏松板结的土壤作用巨大,玉米的根系可以扎到1米多深,获取更加丰富的养分,所以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配套机具的种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主任李洪文表示,免耕播种机是目前我国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最为关键的机具,也是直接关系到这项技术能否可持续推广和应用效果的核心机具。目前,我国不乏玉米免耕播种机的生产企业,但许多机具通用性能差、播种质量不佳、出苗整齐度低,不能很好地满足免耕播种技术要求,仍然是制约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瓶颈。在吉林,尽管有“吉林康达”牌为代表的牵引式重型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机已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是面对东北玉米带秸秆覆盖量过大、种植行距不足的现状,仍不时会出现堵塞影响作业质量问题,难以彻底满足不同区域农户不同作业模式的要求。据康达农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免耕播种机和深松施肥机需要较大马力的农机牵引,目前大中马力拖拉机数量不足,农民的小型拖拉机不愿闲置,都影响了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因此,针对我国小型机械多,性能优良大型机械少的现实,应在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农机农艺相互融合,并对关键产品、关键部件重点攻关、突破,这是目前发展保护性耕作的首要任务。
今年,吉林省农机购置补贴继续重点向玉米、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所急需的关键、薄弱环节机具和大型机械倾斜,补贴品目由上年的35个减少到22个,实行惠普制补贴,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据了解,吉林省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根据秸秆还田覆盖形式,可分为秸秆留高茬还田免耕播种和秸秆全覆盖还田两种技术模式。为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示范推广,吉林省从去年起在全省26个县(市、区)开展了高标准技术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业补贴试点,补贴资金7000万元,对秸秆全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模式,每公顷补贴450元,留高茬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模式,每公顷补贴300元。通过这一政策,大大提高了保护性耕作的推广速度,2014年底全省保护性耕作推广面积590万亩,2015年底,这一数字已达到了840万亩。据介绍,吉林省计划“十三五”期间安排3亿资金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
与此同时,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推广对土壤肥力的效果逐渐显现。在梨树县,应用免耕播种技术3年的地块,土壤耕层含水量较传统种植方式增加12.39%,相当于增加了50毫米降雨量。据相关研究,吉林省黑土区土壤有机质由开垦初期的5%下降到现在的2%左右,秸秆还田后有机质含量每年增加0.01~0.03个百分点,实行保护性耕作3年地块10厘米耕层有机质含量比传统耕作方式的地块增加了25%。
生产生态双丰收
每到农作物收获的季节,“焚烧秸秆影响空气质量”等新闻便时常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据资料显示,吉林省每年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量超过4000万吨。每到秋收后,一捆捆秸秆铺天盖地堆在一望无际的沃野,成为困扰农民生产生活的一大难题。面对政府三令五申,“烧秸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影响安全”、“秸秆不能烧,谁烧就罚谁”等要求,不少农民的回应是“罚款也得烧,不烧怎么办”、“白天不让烧,晚上偷偷烧”。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等专家看来,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可以减少雾霾,而且还能降低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是让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
吉林省通过实行保护性耕作技术补贴,让农民逐步接受保护性耕作技术,从而有效减少了秸秆焚烧现象。据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于10月24日发布的《环境卫星2016年10月16日-10月23日秸秆焚烧火点周报》显示,与2015年同期相比,东北三省的火点总数由468个下降到47个,减少幅度近9成,其中吉林省的秸秆焚烧火点从去年同期的113个减少为3个。而这后面是一笔更大的经济账:实施保护性耕作,可减少灭茬、旋耕、打垄、镇压和搂秆等农耕作业环节2~5项,机车少进地3~7次,节省用工和节约作业成本平均每公顷1000元~1500元,可以产生明显的节本增产效益。据吉林省调查统计,仅春耕整地播种阶段,农户平均可节省生产作业费用350元~600元/公顷,年节约生产成本10%~15%。由于土壤水分增加和土壤肥力提高,可实现增产5%~10%,增产和节本使农民田间收入增加15%~30%。在秋收阶段,保护性耕作可省去秸秆粉碎、打包、运输等环节,也节省了耕作成本。保护性耕作是一项省工、省时、省力、省能源和增加作物产量的节本增效技术,可以有效节约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就曾指出:“要想让社会、环境、经济三者实现效益最大化,必须推广示范保护性耕作技术。”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