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山乡应民心——记浙江省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第一书记应满红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 字号:【

应满红,男,1972年2月出生,1994年6月入党,高级工程师,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资产经营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2015年1月,作为杭州市优秀干部代表,派驻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担任第一书记。

驻村期间,应满红坐过蒋岭上村每一个农户家的板凳,跟每一位村民拉过家常;一年多时间,才40多岁的应满红,为村上的事操碎了心,头上增添了许多白发。为扎根基层,他把家从省城杭州迁到淳安山村,将全部心血倾注在这个偏远山村。在他身上尝到太多“甜头”的村民为留住这位好书记,联名“上书”杭州市委、市政府,要求第一书记应满红再留村3年。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应满红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也赢得了全村百姓的满堂喝彩、由衷赞叹。

真心驻山村 一次搬家“傻事”打动民心

金峰乡地处淳安县中部、浙西山区,全乡11个行政村大都坐落在山尖老坞,而蒋岭上村更是县级软弱落后村、省级集体经济薄弱村,村里基础薄弱、经济脆弱、班子软弱。2015年1月,应满红作为市级机关优秀干部被派往淳安县金峰乡蒋岭上村任第一书记。在应满红来之前,就有人跟他说,“挂职干部”不用长时间住在村里,只要为村里讨点钱撒点“盐”、过年过节问个好就行了;再“深入”一点,只要爬爬山、出点汗、田间地角转一转就万事大吉了。

应满红到这个冷僻萧条小山村的第一天,就了解到蒋岭上村每年都要举办“火把抢县官”的民俗活动,说的是明万历年间,淳安时任知县萧元冈途经淳安贺城,官轿未进衙门就被蒋岭上村村民拦“劫”,状告前任知县冤假判案。萧元冈知情后不但没有怪罪,反而现场办公,为村民申冤翻案。村民感念其恩德,遂每年演绎“火把抢县官”民俗活动,以作纪念。应满红为此深受感动。县官虽然只做了分内事,却被村民惦记了400多年。“既然来了,就要安心干,实实在在为村里做点事,不能愧对百姓”,他暗下决心。

第二天,应满红就正式自掏腰包,在农户家里租了一间闲置农房“定居”下来。此后一个多月里,他白天和村民到田间地头一起劳作,晚上走村串户与村民促膝谈心。这样一来,一下子拉近了与乡亲的距离,乡亲们也觉得这位书记是真的下来了。更让村民想不到的是,应书记还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让妻子辞去杭州城里工作,把儿子转到山区县城上小学。全家到淳安山区“定居”。妻子季燕虽然一时想不通,但她知道丈夫的性格,认定的事绝不会回头。没几天,他们就在淳安县城千岛湖镇租了房子,举家从省城大都市“迁移”到小县城。

本以为家里收入少点就少点,只要全家团聚就好,然而这一切只是妻子季燕的美好想象。一段时间下来,平日里哪怕是双休日,季燕也看不到丈夫的影子。一个月、二个月,快半年过去了,应满红还是只顾忙着村里的事,很少有时间回家,更不用说陪妻子儿子逛逛县城,游游千岛湖。儿子应辰霈说:“来到千岛湖,我和妈妈只去过蒋岭上村,其他地方爸爸都没带我玩过。”尤其是看到应满红回家都是一副“累瘫了”的样子,妻子对丈夫既埋怨又心疼。应满红总是安慰妻子:“忙完这一段,我尽量多回家,困难总要克服的。”亲戚朋友听到这种“不可思议”的事情,更是直言不讳,说应满红这个第一书记,简直是“第一疯子”、“第一傻子”。起初,蒋岭上村的村民也以为应满红是在作秀,可时间一长,他们是真心被感动了。

真功献山村 一串暖心实事聚拢民心

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第一书记得有几把“第一”的刷子。应满红说:“作为第一书记,就是要观念第一个转变,难题第一个敢碰,实干第一个带头。”

来到村里后,应满红发现村班子沟通不畅,干劲不足。为此,应满红多次组织召开村“两委”恳谈会,与每名村干部进行深入细致地交流。他把收集到的党员群众对班子的意见一条条记下来,认真剖析梳理,列出问题清单、整改清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始后,村“两委”班子和党员的学习制度、村里的财务制度、民主监督制度等就被修订一新,公布于众。现在村“两委”班子经常一起碰碰头、通通气,班子变得气顺人和、干劲十足、信心满满。

看到村班子风气好了,村民就愿意找村干部论事评理了。去年有村民找到应满红,反映村里方某占用村里老旧变电房堆置杂物十余年,原先也向村里屡次反映,但一直没有解决。查实后,应满红带领村干部先后6次上门苦口婆心劝说,耐心细致协商,终于用实际行动感化了方某,并把杂物搬出了变电房。

去年7月份,由于村里的水库维修和物业楼建设,需要从村口开一条路到水库,这当中需要征用村民的土地。为了争取农户的支持,应满红白天和村干部冒着高温到田间地头测量,晚上利用农户回家的时间,逐一上门沟通交流。针对一些不在家的村民,他就开着车到村民务工的工地、企业,面对面地谈心商量。“我记得有一个农户,他在千岛湖镇打工,我和应书记上门5次,电话不知打了多少次,可农户就是死活不同意征地。当时我都有点泄气了,但应书记还是坚持一趟趟去找这位农户,守在工地上等着他下班,晚上还自费请那位农户吃饭,最终把那位农户感动了。”谈起应满红,“85后”的村党支部书记方雷震就充满敬佩,他说:“应书记放弃杭州那么好的物质条件和办公环境,跑到蒋岭上来为我们吃苦受累,作为本村的干部,更没有理由不把自己村里的事情干好。”

应满红始终把村民当亲人,处处对村民关怀备至。5月份村民方瑞法患胃癌在杭州开刀,他一边赶往杭州看望、并自掏腰包送上慰问金,一边帮助快速办理低保证,让其尽可能地享受政策帮扶。村民方保全全家病残,是村里最大的困难户。应满红不仅为他争取低保、联系资助,还不时和爱人一起到菜场帮他卖菜,现在又从千岛湖镇为他争取来料加工,每天帮他运送原料和成品,不厌其烦、从不间断。村里有其他生病、生活困难的农户,他都给予300、500元不等的资助。一年下来,连他自己也记不清资助了多少钱。

面对老百姓的称赞,应满红总是说:“当好这个第一书记,不为别人,也不为给上面领导看,只是想为村里做点事,为老百姓办点实事。”一年下来,他用真诚聚拢了民心。现在只要应满红说的话、做的事,大家都挺他、支持他。

真情洒山村 一堆致富“苦事”赢得民心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办法。应满红驻村后紧紧围绕农民、集体双增收,谋思路,想办法,更好开展服务。

“核桃杆摇一摇,金元宝满山跑”。山核桃是淳安的传统支柱产业,许多村民每年的总收入,山核桃要占一半以上。往年,蒋岭上村的山核桃都是以蒲的形式直接卖掉,收入比邻村要低一些。去年,村里干部还打算以同样的方法卖掉,但由于销售价格比其他村低得多,不少村民很有意见。得知这一情况后,应满红积极联系外来老板,商量收购价能不能有实质性上浮,但均遭到拒绝。

遭拒后,应满红连夜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反复商讨各种方案。最后,决定由应满红自己负责包销4000斤成品山核桃,并由2名村干部和1名有意愿参与收购的村民,以每斤高于原来收购价0.4元的保护价,统购全村3.5万斤新山核桃蒲。同时约定,届时将其中正常利润的部分上交给村集体,用于村公益事业。

方案一出台,少数村民以为应满红要从中赚钱,村里好心的干部也劝他对此不要太认真,妻子更是担心风险。应满红婉言拒绝了劝说,自己掏钱买来山核桃脱蒲机,捐赠给村里使用。之后,脱籽、晾晒、挑籽、粗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等,应满红样样亲力亲为,晚上经常忙到九、十点钟,有时甚至到凌晨。由于害怕山核桃被偷,应满红亲自跟着大货车去临安深加工,晚上就窝在货车上睡觉。山核桃加工好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到杭州推销。山核桃成功销售,每家每户增加了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收入,应满红没有从中赚取一分钱,但却累得直不起腰来。

当应满红看到村里农户种植的土豆、玉米、蔬菜等农产品卖不出去时,二话没说就把促销任务揽了下来。他通过杭州的亲朋好友,帮助联系相关单位的食堂,把村民生产的数千斤土豆,还有板栗、水蜜桃都销了出去,这让村民感动万分。村会计方建民说,“以往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村里农户种植的土豆吃不完,不是喂猪就是烂在地里。应满红来了后,他自己贴油费、跑邮寄、当搬运工,硬是把全村的土豆都销售一空,自己却把左手弄伤了,半年都未痊愈。”在应满红的提议下,村里还成立了土豆合作社,集资了21万元,复耕了30亩土地,全村有27户加入了合作社,仅今年上半年就销售土豆1.6万斤。

“强村要放眼长远,富民要寻求后劲。”应满红通过调研分析,提出蒋岭上村除种植高山蔬菜、发展绿色农业外,还可发掘乡村生态民俗游的潜力,打响“火把抢县官”这项极富特色的市级非遗民俗品牌,以及“登山览胜”高山摄影点品牌,为此,他多次邀请杭州市园文局、相关旅游企业等到蒋岭上村实地察看观山尖、村祠堂、元冈庙等,千方百计为村里的持续发展找项目、做推广。现在,蒋岭上村不仅摘掉了软弱落后村的帽子,强村富民之路也越走越宽。投入400余万元的登山观景游步道、电网改造、水库整修工程、村级物业房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覆盆子、油茶、土豆、板栗、山核桃等无公害农产品在村合作社的带动下产销两旺。仅去年一年,村民人均纯收入就增加了3000元,比上一年度增长26.6%;村集体经济收入近10万元,比上一年度翻了近两倍。

“既然来到了蒋岭上,就是蒋岭上人,能够为村里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既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荣幸。只要对村里、对村民有利,就该大胆地去干。至于个人牺牲一点,付出一点,承担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应满红在自己工作述职报告里这样写道。他的真心付出赢得了肯定。现在,谈起应满红,村民都会伸出大拇指,他们都说:“蒋岭上村‘古有萧元冈,今有应满红’,是得来之福啊!”今年“七一”期间,应满红被授予“浙江省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心系百姓,情满山乡。应满红以实际行动回应了村民的期许,带来了山村的希望,赢得了百姓的尊重和崇敬。

(浙江省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