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办班”到“育人”——福建龙岩市整市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郑景顺 黄闻君 字号:【

“时间虽短,收获颇丰,学到了新知识,开阔了新视野,接受了新理念,结交了新朋友,增添了新资源,获取了新信息,找到了新目标”。这是福建省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心声,也是“龙岩模式”带给农民的巨大变化。

2012年开始,龙岩市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四年来,龙岩坚持“改‘培训’为‘培育’,变‘办班’为‘育人’”, 成功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龙岩模式”,龙岩市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之一。如今,这一举措成效显著,越来越多的农民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除了忙于农活,种田人开始更多地走进培训课堂,变身为懂生产、会经营、更自信的“新农民”。

谋转型 解难题 创模式

龙岩市2005年开始实施“核心农户示范工程”,即每年选择40个建制村,每个村各培育1~2户核心农户,并通过组建专家讲师团和农民讲师团,采取核心农户“1户带10户”模式,培养了一批既“爱农、懂农、务农”又“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新型农民。然而,“核心农户示范工程”的实施虽然对提高农户技能、解决种养技术难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农业生产发展后继乏人形势依然严峻,“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农业生产缺人力”问题严重。

对此,龙岩市于2011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调研探索,2012年初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围绕“如何提升农民地位,增强农业吸引力”和“如何提升素质、规范管理、稳定队伍”等关键问题,从“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等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探索工作机制、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不断总结和提升,逐步总结出了以政府主导综合服务整体推进为特色的整体运作模式。2014年7月龙岩市被列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示范市。近4年来,龙岩市坚持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实施,坚持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推进,不断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六个一”做法,开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龙岩模式”,得到了农业部的充分肯定,做到了可学习、可探索、可复制。

搭平台 明方向 强保障

所谓“六个一”,是龙岩市人民政府以“一套管用的政府文件搭平台、一套可行的培育目标明方向、一套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保障、一套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提素质、一套严格的认定管理制度保质量、一套区别普惠制的扶持政策强效果”的做法,整体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健康发展的培育模式。

为整市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搭建好平台,龙岩市相关部门出台了市、县两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方案》、《认定管理办法》、《工作考评办法》、《扶持政策》等系列文件。

为明确培育目标,龙岩市深入乡村调查摸底,坚持把培育工作与促进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每年培训5000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每年颁证认定1000名以上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每年引导扶持100名以上大中专毕业回乡从事农业创业,每年扶持200户以上新型职业农民示范户联系带动周边农户2000人,到2020年全市形成5万人左右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这是我们龙岩市认真研究,精心论证,科学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目标。”龙岩市农业局科教办杨洪先主任说。

为落实有效的工作机制,龙岩市每年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列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纳入市对县、对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考评,形成党委政府“一把手”亲自过问、部门主要领导亲自抓的良好格局。并且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市政府对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财政局、农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培育工作。

据龙岩市农业局廖汉铭局长介绍,培训的教师都是教授、专家等,去年培训请来台湾农业专家,给培训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视野和知识。

提素质 保质量 强效果

从“办班”到“育人”,为提高农民素质,龙岩市实施一套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坚持课堂教学与基地实训、专家讲评与学员交流、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传统培训与现代教学相结合。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的培训办法和组建讲师团培训一批、选送大中专院校深造一批、组织科研院校互动一批、扶持示范户“一带十”带动一批、组织专家“一对一”帮扶一批、运用现代化手段远程答疑一批的培训模式。

“我以前从不爱看书,觉得农民看书也看不懂,现在我真的是一遇到问题就去参考书籍,询问专家。让我受益匪浅。”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一员的沈添星告诉记者,通过漳平市农业局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在专家的指点下,自身素质得到提高。

为执行严格的认定管理制度,龙岩市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实施方案》,明确龙岩市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标准(试行)。在认定标准及条件方面,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年龄要求、技术能力、产业规模、收入水平等。在认定程序方面,由农民自愿申请,乡镇负责筛选申报,县级主管部门审核后报县农办汇总,县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审核确定后报市农办备案,最后由县政府盖章发证。在准入及退出机制方面,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实行动态管理,三年一考核,对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或有违法行为或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或破坏生态环境,以及不接受管理服务的、不按要求参加培训的等,经研究给予劝退。

为兑现区别普惠制的扶持政策,龙岩市认真梳理、汇编了48项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结合本地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研究制定新型职业农民优惠政策、扶持政策。

强技术 促经济 显成效

龙岩市颁证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大都是当地种养大户或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他们经过培训,在推动农业科技运用和农业机械化、组织化、产业化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现代农业科技的运用。截至目前,全市新型职业农民累计推广了新品种30多个;主推技术80多项;推广专用配方肥,推广面积30万亩;推广推广新农药12种,推广使用面积达8万亩;推广插秧机、旋耕机等农用机具1200多台。

技术上去了,效益水到渠成。长汀县河田鸡养殖户积极参加培训,促进了河田鸡养殖规模扩大、质量提高,目前河田鸡年产量高达600万只。永定县亦出台政策,开展了红柿高接日本甜柿示范基地建设,推动了全县8万多亩红柿标准化栽培。漳平市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推动3.5万亩茶叶、1.9万亩花卉朝设施农业、精品农业发展。效益的增长通常是呈现几番甚至好几番的态势,大大激发了农民们的热情,也促使更多的城市务工青年回乡创业。

新型职业农民陈永星,其创办的西山花木场,改变了红豆杉绿化造景的传统用途,把盆景型红豆杉销售市场定位于居民室内观赏上,以全新的市场营销理念赢得了新的消费市场。

此外,龙岩市通过各种教育培训,涌现了一大批创业致富典型。其中有13名新型职业农民当选为龙岩市“乡村好青年”,成为龙岩市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领头羊。

科技带动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成就典型,环环相扣,呈现极佳的良性循环态势。“六个一”各项落到实处,实实在在为农民办事,赢得了一致的口碑。未来新型职业农民的道路建设虽然漫长,但前途光明。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