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洛川始终扭住苹果产业不放松,带动全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入从7979元增长到12987元,贫困户由9897户下降到3005户,实现了“一户一亩苹果园,不愁脱贫过好年”。
立足资源优势,让苹果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洛川地处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气温、降雨、日照、海拔、土质等条件适合种植优质苹果,是全球最佳苹果适生带上的典型地段。当地政府坚持把苹果作为振兴洛川经济的突破口和主导产业,一届接着一届干、始终围着苹果转,近年来更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出台了“统一标准、全县平衡、多口进、一口出、封闭运行”的资金整合管理办法,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推动洛川成为全国知名的“苹果之乡”,充分发挥特色产业在扶贫开发中的基石作用。目前,洛川苹果种植面积达50万亩,覆盖全县78%的耕地和95%以上的农户,全县农民纯收入的95%来源于苹果产业。
加强标准化生产,给“农家果”按上“好户口”。洛川把推进标准化作为发展苹果产业的关键,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让好苹果卖出好价钱。全县每年安排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支持贫困户进行果园改造,制定了16个涵盖全产业链的苹果标准体系,做到生产标准、质量品质、品牌标识、包装规范、销售价格“五统一”,实现了洛川苹果带皮吃、上户口、论个卖。如今,“洛川苹果”已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区域公用品牌,50万亩苹果整体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品牌估值55.73亿元。延安革命老区的10个县依托这个响当当的品牌共同发展,基本形成了“小苹果、大产业”的脱贫致富新格局。
推进果畜结合,让农民享受绿水青山的红利。洛川历史上干旱少雨、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多发,加之果农长期偏重施用化肥,土壤贫瘠化严重影响了苹果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些问题,当地政府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按照“以果带畜、以畜促果,果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思路,广泛推行“果沼畜”生态模式,并在洛河峡谷等川道地区创新推广“塬面果、川沟羊”发展思路,变河谷贫困带为种养结合增收经济带。果畜结合的生态发展模式,不仅对涵养水源、改善生态发挥了重要作用,更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脱贫。昔日风沙满天的洛川黄土地,如今雨水逐渐丰沛、气候开始湿润,已成为西安等周边城市居民周末体验农家乐和休闲旅游的好去处。来过这里的游客都会留下一句话:“早知有洛川,何必下江南”。
强化三产融合,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效益。洛川把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作为提高苹果产业整体效益、促进农户稳定增收的重要抓手。2011年以来,洛川以农业部批准的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产业端大力开发果汁、果醋、果酒、苹果脆片等系列产品,每年消化贫困户残次果100万斤,吸纳2700多户贫困户参与生产性服务;在价值端不断提高苹果附加值,通过成立洛川苹果文化研究协会、建立苹果博览馆,着力挖掘、展示、传播洛川苹果的文化内涵,大幅提高苹果“含金量”。这颗“小苹果”由青变红再变金,过去只能装点辛苦钱的“瓷饭碗”,如今俨然变成了汇聚多元收入的“金饭碗”。
抢抓发展机遇,让农民搭上“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快车。洛川把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作为根本出发点,牢牢抓住“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契机,大力推进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积极引导个体电商与企业联合销售,同时全面规范农村淘宝和个体电商经营行为,统一果品质量和包装标准,推行最低价格指导。目前,全县共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店铺188家,4500多个微店,预计全年电商销售达2万吨,实现收入4亿元,30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创业就业。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