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出转产转业的新路径——浙江嘉兴市生猪养殖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探索
时间: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中国农村网 作者:何晓霞 李锦华 字号:【

上世纪90年代,浙江省嘉兴市的生猪养殖业日渐繁荣,成为供港供沪的重要产地,年存栏量曾一度高达300万头,占全浙江省的近五分之一。“家家户户都养猪”,一度成为嘉兴养猪业繁荣之景的映照。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养猪逐渐成为嘉兴市广大农民生产致富的重要支柱,生猪养殖场(户)数在高峰时曾达到12.75万户。

然而,随着规模的扩大和数量的速增,生猪产业发展与生态容量的矛盾在近几年日益凸显。据嘉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市农业经济局局长葛永元介绍,“散户为主的密集式养殖,既增加了管理难度,又加大了环境承载负担。”尤其是2013年“上海黄浦江死猪漂浮事件”的发生,给嘉兴生猪养殖产业来了一记沉重的打击。如何走出困境,引导生猪养殖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成为嘉兴农业面临的一道门槛。

痛定思痛后,2013年,嘉兴釜底抽薪,在全市开展了以“拆违减量”为核心的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从此,嘉兴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和规章制度,疏堵结合,开始了一场以“转产转业”为目标的自我转型发展探索。

穿过现代风格的木色咖啡屋,是一片精致草坪。青草与蓝天呼应,勾画出农场庄园的美景。这里是嘉兴南湖区新丰镇曾经的养猪大户周根荣的家。无法想象的是,记者脚下透着青草香的土地,在2014年以前都是臭气熏天的猪舍。

周根荣指着脚下和不远处的树林子告诉记者:“2014年响应政府的号召,拆了3650平方米猪舍,一部分改建为现在的咖啡屋和餐厅,一部分种绿化苗圃。”在2014年“拆违减量”行动中,周根荣是竹林村村支书陈云华做工作带头拆的第一人。有些戏剧性的是早在1985年,他也是当地政府发动带头养猪的第一人。

从第一个养猪,到第一个拆猪舍,周根荣经历了嘉兴市养猪业从起到兴再到转的全过程。“要说转行有没有损失,那肯定是有的,但是不转也不行啊,环境污染确实严重。现在儿子和儿媳种一些园林绿化苗木,搞一些咖啡餐饮,环境舒服多了。”周根荣作为养得最早、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专业户,他养猪的年收入平均在30~50多万元,但是转行做园艺苗木以后,基本上都在吃老本,还未到盈利的阶段。

转型发展使养殖户收入在短期内受到影响,那么如何让老周转得心甘情愿?

从政府层面看,“拆违减量”需要先确定“拆谁的,如何拆”。葛永元向记者介绍,2013年嘉兴先后配套出台了8个关于生猪养殖业转型发展、加强养殖服务监管、规范病死猪无害化处置的政策文件,市与各县(市、区)连续三年签订了生猪养殖业减量提质目标责任书,明确阶段性猪舍拆违和生猪控量目标,层层推进落实。

在强大的行政推动力下,“拆违减量”工作迅速展开。“不仅要做得实,更要细致,要科学。”葛永元告诉记者,“市、县两级联动,重新调整、科学划分了禁养区、限养区。”工作人员逐场签订“一场一策”治理方案,切实推进了拆违整治工作。

更重要的是,拆除猪舍要按标准给予足额补偿,让退养农户退得出、转到位、稳得住。“拆除猪舍按照每平方米150~300元不等的标准,给予退养农户转产转业补助。”据介绍,按规划周根荣的养猪场位于禁养区,“应该立即拆除。”由于周根荣的猪舍建设成本较高,最终他以每平方米300元的标准获得了补偿款共计105万元。据统计,嘉兴全市累计投入30余亿元,帮助10多万户原从事生猪养殖的农户顺利实现了转产转业。同时,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退养人员实行托底安置。

退旧业,创新业。为了让退养农户顺利实现转产转业,嘉兴市农办、市农业经济局联合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广泛开展培训。“通过免费开展技能培训、组织专场招聘会等形式,引导和帮扶退养农民从事水果、花卉等高效种植业,或转移到二、三产业创业就业。”据葛永元介绍,“提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要实现培训与退养人员的就业意向、岗位推荐和技能要求紧密结合,进而有效提高退养人员的就业创业能力。”仅南湖区近三年已举办各类转产转业培训班142期,培训人员6611人次,组织召开专场招聘会44期,提供就业岗位12952个,为广大农户转产转业提供了有效支持。

“我和孩子参加过几次培训后,创办了嘉兴市绿森园艺有限公司,流转了100亩地,发展苗木栽培,期间遇到些市场困境。现在儿媳借助苗木基础搞乡村休闲农业,效果不错,还是年轻人有想法。”周根荣对儿子儿媳的先进理念很支持。他说,像原来那样的养猪方式,跟不上时代,就得淘汰。他也很高兴自己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从早上9点就开始围着猪舍转了。”

儿媳妇陆芳艳作为主力,全程设计、建设了这个以举办派对、婚礼酒席和校园活动为主要业务的咖啡餐饮农场。“嘉兴市举办一场户外婚礼的场地费是5000元左右,我们这里环境好、交通方便,正式营业后会增加自助烹饪区、绿植园艺DIY等活动,一定会很有吸引力。”虽然只是试营业,但是从客人的笑容和赞叹中,她看到了休闲农业的未来。陆芳艳给这个农场起了个好听的名字——“森荣花苑”。原生态味道十足的牌子下面有一行小字:“从心享受慢生活。”周根荣说,这也是他们一家人的心愿。

嘉兴市还有很多像周根荣一样退养生猪,从“转产转业”中获得新生的农民。百合美果蔬农场主陆建明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过去他是上万头存栏量的养猪场老板,如今是以油桃、葡萄、食用菌、洋香瓜为主的设施果蔬农场老板。这个聪明、勤勉的地道农民,在转型中发挥了自己对市场的敏感性和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闯出了现代循环农业的新路。

“我的大棚里都施用自己用食用菌菌渣和羊粪混合沤制的有机肥,所以水果口感都很好,销路也不错。”陆建明告诉记者,在当地农经部门的支持下,他引进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享受了购买有机肥的优惠政策。唯一让他有点遗憾的是,由于羊粪的数量太少,每年还是需要购买300多吨有机肥。“如果我的农场能搭配养殖500头猪,那就完全可以实现内部循环了。”

养殖户转产转业成功,打开了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结构调整的成功之门。通过集全市之力,上下联动,嘉兴以行政手段、科技手段、市场手段和法制手段组合发力,使“拆违减量”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到2015年底,全市累计拆除违建猪舍1617.88万平方米,生猪养殖场(户)数由高峰时的12.75万户降至目前的1万户以内,生猪存栏量降至32.77万头。目前,全市仅保留45家生猪规模养殖场,生猪养殖规模化率100%。

农村环境得到改善,是转型发展的最大成效。2014年,在浙江全省年度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中,嘉兴市首次被评为优秀。回望嘉兴生猪养殖三年转型路,源头减量是头号功臣。“嘉兴市将以更大的步伐迈向生态化治理与现代化养殖目标,在生猪养殖业结构调整中取得更大的成绩。”葛永元站在往日猪舍今日花园的土地上,道出嘉兴农业的前路。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