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湖南省怀化市是武陵山片区面积最广、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性较高的地区。近年来,怀化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建设各个领域,走出了一条生态资源丰富的贫困山区可持续的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之路。
厘清发展定位,坚持生态立市、生态优先战略不动摇。强化示范引领。怀化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实施了一系列生态文明创建工程,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创建成果。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0.83%,先后被授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新能源示范市”等,涌现出国家级生态乡镇、生态文明村47个,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文明村677个。强化规划指导。《怀化生态市建设规划(2003-2020年)》注重规划的科学性,得到原国家环保总局专家评审组充分肯定。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融入“一带一部”“长江生态经济带”和“一核三极四带”生态建设规划,为武陵山片区生态文明建设积累了经验。强化制度保障。注重发挥各级人大立法作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法制建设。2016年5月,靖州县发布《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从制度层面和顶层设计上为“生态立县”提供法制保障,成为湖南省第一部地方性生态环境保护条例。
把牢发展重点,坚持在发展中治理、在治理中发展不懈怠。加快林业生态建设。对重点生态区实行严格保护,全市建立各类保护区54个,受保护面积达28%以上。同时,将森林覆盖率、植被覆盖率、水土流失率等指标纳入生态环境质量年度考核,筑牢林业生态建设的根基。严格水资源管控。重点推进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和江河湖泊水环境保护,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加大对沅水、舞水、渠水等主要江河的保护力度,严禁非法占用河流水域,确保水域面积不减少,水环境不受破坏。强化环境污染治理。加强重点区域、流域、行业、企业的污染治理,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程,扎实推进结构性减排和技术性减排等。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
明确发展路径,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不放松。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重点发展以自然生态资源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生态文化旅游,着力打造具有怀化特色的精品线路和生态旅游品牌,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大幅度增长,以怀化为发展极和增长极的大湘西区域旅游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以结构调整和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新建粮油、果蔬茶、畜牧水产、生态林业、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基地500多万亩,全市拥有有机食品认证13个,绿色食品认证8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16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0个。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培育了一批生态工业示范典型,怀化工业园、恒光化工、湘维公司等成为湖南省第一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工业企业达87家。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不完善。生态文明创建合力尚未完全形成,考核指标体系还不够科学,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仍然滞后。二是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机制尚未形成。特别是环保基础设施和环保能力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纵深发展。三是经济转型升级任务重。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经济粗放发展的特征比较明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四是生态监管机制效率偏低。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运行和统筹协调体系不够完善,环保规划、环保政策执行和环保执法难以到位,生态违法成本仍然较低。五是生态文化融合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作为生态文化建设主体的社会公众力量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主动性还不强;与之相应的民间环保组织发展也是相对滞后,代表公众环境利益与生态文化诉求的公益性社会活动力量尚未形成气候。
加快推进怀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措施
切实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文明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以绿色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将森林覆盖率、污染物排放降低率、能耗系数下降率等重点生态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内容,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实行差别化考评。推行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对不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故的,实行严格问责。二是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要求,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推进生态资源管理方式创新,实行最严格的监督管理。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各级财政支出重点,确保生态文明建设投入稳步增加。完善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提高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比重。建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生态受益地区与保护地区、流域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通过资金补助、产业扶持、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补偿。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贷产品,加大绿色信贷发放力度,优化金融生态服务。四是建立生态文明法制体系。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人大的作用,研究制定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生态文明法规条例,对国家和省里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形成补充,突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积极推进产业建设,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产业体系。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大幅提高生态产业占GDP的比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农业。以市场为导向,发展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的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鼓励发展规模经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依托地形地貌和资源特点,积极推广“林—药—果”“猪—沼—果”等立体开发模式,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推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产业集群。培育壮大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导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高端延伸,不断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积极引导企业进行工艺改造、设备更新和管理创新,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三是大力发展生态服务业。围绕打造西南一流商贸物流基地,加快构建业态多样、特色鲜明、辐射力强的大商贸物流格局,扶持发展金融商务、会议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新兴服务业,推动交通运输、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等传统服务业,促进其提质升级。
始终突出科技支撑,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一是运用生态科技创新成果。发挥企业在生态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引导企业按照清洁生产、绿色发展的要求,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综合集成创新能力。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科研推广中心,完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成熟适用技术示范和推广。二是推进节能减排。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行动,实施重点产业能效提升计划。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推广新型节能与新能源交通运输装备。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倡导绿色出行、绿色消费。三是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加快建立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利用率和产出率。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鼓励废旧物品回收利用,精心做好“城市矿产”开发利用文章。推进农林废弃物、建筑垃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和再生利用产品。推进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循环链接,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继续严格治理保护,建立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保障体系。一是坚守资源环境保护“底线”。科学设定并严格遵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将各类开发活动限制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加快建立以保障人体健康为核心、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防控环境风险为基线的环境管理体系,健全跨区域污染防治协调机制,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饮用水安全。二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执法。建立环境违法严惩机制,加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环境违法成本。完善环境污染事故追究、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水平和执法能力。三是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探索利用市场化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建立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工作,完善交易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着力强化示范带动,建立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一是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建设。以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源地保护区、生态公益林保护区等创建为重点,坚持以点带面,积极推进生态文明试点示范,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创新生态文明示范工程管理方式,设立舞水河管理局、雪峰山管委会,打破现有行政区划和部门条块的限制,建立目标明确、协调一致、运转高效的管理机制,集中优势资源资金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创建工作。二是加快推进生态中心城市、生态城镇、美丽乡村建设。按照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着力提升中心城市、生态城镇建设品质,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协调发展、分布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着力建设一批省级、市级生态乡、生态村。加强地形地貌、田园风光、风俗民情等地域特征的保护,彰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怀化元素。三是广泛开展群众性生态文明创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深入挖掘、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列入义务教育和大中专教育课程、写入村规民约之中,确保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大力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等系列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共创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
(作者系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