佯装咳两声,骗块红薯糖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云玲 字号:【

每逢过年,超市里人头攒动,光是卖糖果的柜台前就排起了长队,品种繁多花样翻新的糖果晃人眼,想好买一两斤的,结果总比预想要买的多。喜滋滋拿回家放进糖盒,一看去年买的还在,许是人的嘴吃刁了。于是,就特别怀念起家乡手工制作的红薯糖果来。要是能手工制作一些品尝,想必会一扫而光的。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在老家安徽宿县一个叫苍山的小山村里,就流传制作这种既不用花钱又特别好吃的手工红薯糖果。那时,村里人生活普遍都不富裕,能吃得起商店里水果糖的人家几乎没有,每逢过年,家里的大人们为了能让孩子吃上糖果,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在年关到来之前,自己亲手制作红薯糖果。

制作红薯糖果的工艺比较复杂,原料是红薯、大麦芽等。那时村里的小麦、大米很缺,唯独不缺红薯,每年冬天,家家户户都贮存下一窖(至少有两三千斤)上等的红薯,除留作过冬外,剩余的一部分加工成粉条,另一部分就用来过年制红薯糖。

手工制糖小孩子是插不上手的。只见大人们先忙着从薯窖里选出一架子车上等红薯,洗净、去皮放入家里那个平常用不着的足能盛下一担水的大铁锅里,加上水,盖上锅盖,为防止漏气,在锅盖周围用毛巾裹严,接着女人们拉着风箱用大火熬煮。等一垛棉柴快要烧完,红薯煮熟,趁热将它捣成泥,掺入大麦芽,然后迅速将它们装入纱布袋,由家中的男劳力,两手用劲挤压出汁水入缸。干这种活光有蛮力不行,还要有耐力技巧,并能承受烫的煎熬,即使手上烫出了泡也要坚持做下去。

随着缸里的汁水越聚越多,这时男人们似乎该喘口气了。女人们便小心翼翼地将缸里的汁水舀进铁锅里,然后文火煮熬,随着锅里的温度慢慢升高,锅里的糖开始上浆。接着进入做糖最后一道工序——叠糠。这项工作技术性最强也最关键,不是任谁想叠就能叠成的。记得那时我们全村百十来口人,只有新奶一人能担此重任。新奶四十来岁,她丈夫是村里识文断字的张二爷。新奶人长得富态,但心灵手巧,古道热肠。剪纸绣花针钱厨艺样样行,别管是谁有求必应,她家院里一天到晚人流不断,十里八村远近闻名。

新奶一来,用她那双巧手,将早已备下叠糖用的炒熟的花生、芝麻、小米、米花、黄豆、面粉等掺入糖内,擀面样地擀薄,趁热麻利地叠好,切成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条、块、三角、菱形、面卷等,不一会,面板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花生糖、芝麻糖、米花糖、酥糖、面糖等又香又甜的红薯糖来。虽说这时候糖还没吃到嘴,但满院子早已弥漫着诱人的红薯糖的味道。做完糖后,新奶总要唤家里孩子们快快爆一锅玉米花来,选那些爆不开的哑玉米在糖锅里滚,不一会黄灿灿大如乒乓球状糖猴就做成了,看着好玩,吃起来一咬嘎嘣脆,一不小心能把晃动的门牙粘掉,在红薯糖里是孩子们的首选。

制作了一天的糖,最多吃一个过年。新奶为了能让孩子们一年四季有糖吃,将叠剩下的糖趁热舀进盆里,制成一个个圆圆的糖瓜,这种糖瓜凉后像铜锣,把这“铜锣”埋进面缸里,一年,甚至几年拿出来吃味道如初。不过,那时孩子们轻易吃不到这种糖,听大人们说这种糖是专门治孩子咳嗽的,孩子们不咳别想吃。吃时也必须用榔头才能敲下一块。记得我小时一咳嗽奶奶就给我吃这种糖,有时没病,我也佯装咳两声,于是我便可以喜滋滋地得到一块糖了。

糖做好了,每家的盆里、篮里多少都盛着,孩子们馋得直流出口水。但这时开吃早了些,没到过年,谁都不能提前动,连孩子也知道这规矩。

等到过年,孩子们不光穿上了新衣,而且还有红薯糖装满口袋,别说吃,手里摸着都好高兴哟!孩子们高兴地喊着、叫着,大人们在后面跟着,望着孩子们那快乐劲,眼里、心里不由得乐开了花……

(作者单位:青海省农经总站)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