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科技 驱动精准扶贫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 李金祥 字号:【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施了大规模开发扶贫战略,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国家扶贫战略的基本方略,要到2020年使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要啃掉这个硬骨头、打好这个攻坚战,就必须找准“贫”根、抓住“困”源,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症下药、精准施治。当前,精准扶贫主要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目前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在中西部地区的“角落里”,扶贫脱困的难度比以往都大;二是贫困人口诉求已从“以解决温饱为主”向“巩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转变。要实现“十三五”国家扶贫的既定目标,就必须持续提高贫困地区的生产能力,改善生产条件,充分调动贫困人群在生产、生活两个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从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看,农业科技已经成为补齐农业这块“短板”、拉长农业这条“短腿”和填平贫困这块“洼地”的根本出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推广,农业科技必将成为精准扶贫攻坚战赢得最终胜利的有效武器。

农业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

(一)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是新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事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了一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工程,并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颁布实施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关于创新机制 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了新时期扶贫攻坚的任务与要求,作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部署,将科技扶贫与特色产业、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等一并列为扶贫开发的七个重点领域。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既是中央关于新时期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落实的重要举措,也是贫困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型的内在要求,更是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二)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农牧民丰产增收的重要方式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扶贫开发工作各项政策能不能得到落实,最终是要看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能不能得到改善。农牧业作为广大贫困地区的基础产业,是贫困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更是广大农牧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依靠。由于自然条件、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等原因,贫困地区大多存在基础设施落后、农技水平较差、文化素质不高、产业发展迟缓等问题。从以往的经验看,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传统的救济式、福利性扶贫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农业科技扶贫,加快扶贫方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有效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自身素质、改变生产条件、增强生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加快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和必由之路。

(三)深入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是贫困地区良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普遍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承载能力有限,特别是土壤贫瘠、水土流失、土地沙石化和面源污染等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表明,贫困地区的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自身基础条件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坚持走人与自然、农耕传承与工业文明和谐发展的道路。推进农业科技扶贫,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进一步转变贫困地区农牧业发展方式,是促进贫困地区农牧业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可持续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调结构、强产业、抓改革、补短板、促增收的重要途径。

农业科技在新时期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

(一)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源动力

精准扶贫的根本是激活自我发展潜力,增强安全生产能力,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

特色种养技术激活了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潜力。实现自我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贫困地区只有不断挖掘自我发展潜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很多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但是土特优农畜产品资源丰富,自我发展潜力巨大,只是缺乏技术支撑,难以形成稳定发展的产业。特色种养技术是结合当地资源禀赋条件,应用现代化的种植、养殖技术,提高蔬菜、食用菌、中草药、黑山羊、肉兔等特色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和品质的手段。特色种养技术有力支撑了贫困地区农特优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牧民的收入增长。地处秦巴山区的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杨家庙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当地国心绿谷土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80万元,发展蔬菜基地746亩、蜂蜜200箱,带动全乡6个村的127户贫困户参与,销售蔬菜40万斤,加工蜂蜜2万斤,实现销售收入102万元,企业赢利15万元,农民户平增收2519元。

病虫害防治和动物防疫技术增强了贫困地区安全生产能力。农业安全生产是精准扶贫的重要条件。贫困地区由于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比较脆弱,病虫害、动物疫病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病虫害防治技术是人为地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手段,减轻或防止病原微生物和害虫危害作物或人畜的技术;动物防疫技术是指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扑灭和动物、动物产品的检疫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动物防疫技术有力促进了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活动顺利开展,提高贫困地区抵御农业生产风险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技术提高了贫困地区农牧业生产效率。提高农牧业生产效率是实现精准脱贫的重点。在精准扶贫中,贫困地区可以根据当地地理地貌、耕地类型、面积规模、种养品种等选择合适的农业机械装备。在实际应用中,农业机械化生产方式显著提高了贫困地区的劳动生产效率,如:玉米籽粒机械直收技术的应用使得玉米籽粒的收获每吨降低成本约200元;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种植油菜亩均10个工减少到0.8个工。

(二)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瞄准器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准识别、精准管理和精准帮扶。近年来,大数据技术、信息分析、智能决策等农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精准扶贫提供了新思路、新手段,有效提升了精准扶贫的针对性、及时性和前瞻性。

农业大数据技术提升了贫困信息识别的准确性。精准扶贫的基础工作是准确识别贫困人群及其贫困程度。2014年以来,国家已对全国31个省(市、区)、832个贫困县(含680个连片特困地区县和592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7017万农村贫困人口实施了建档立卡制度,初步形成了涵盖贫困县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帮扶情况、扶贫成效等六个方面和贫困人口结构特征、教育文化水平、劳动就业情况、种养结构比例、经济收入来源、卫生健康状况、医疗养老保障等海量数据信息,为农业大数据技术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农业大数据技术是针对来源广泛、类型多样、结构复杂、潜在价值大且运用常规方法和技术难以处理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发现、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实现快速查询、准确锁定、直观展现等功能的现代信息技术。在精准扶贫中,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处理,农业大数据技术剔除了人为干扰信息,让海量贫困数据“说话”,实现了对贫困区域分布、人口贫困深度等精细化信息的准确判定,从而精准制导,甄别出“真贫”,有力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客观、公正、透明地查找“病灶”、摸准“病根”。

农业信息分析技术增强了贫困人口管理的精准性。精准扶贫的重要保证是科学管理贫困人口并开展动态监测。农业信息分析技术是运用实时监测、动态跟踪和科学分析等方法,对大量已知农业相关信息进行整序加工和抽象归纳,透过由各种关系交织而成的错综复杂的表象并把握其本质。在精准扶贫中,通过跟踪数据流向,农业信息分析技术实现了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项目实施进度、职业培训效果和贫困人群生活状态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为贫困区域和贫困人群的核定、退出和调整提供了依据,为防止扶贫资金使用管理的“跑冒滴漏”、“张冠李戴”提供了新方法新手段。

农业智能决策技术提高了帮扶决策支持的有效性。精准扶贫的关键措施是有效评估贫困成因并因户施策。截至2010年,全国有272个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国家重点科研院校等单位累计派出3600人次挂职干部到全国481个贫困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也发现各贫困县基础条件参差不齐、扶贫需求各式各样,为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差异化政策措施的制定提出了新标准高要求。农业智能决策技术是依据对农业问题的分解和农业数据的分析,建立农业问题求解的总框架模型,根据模型各部分的目标、功能、数据和求解的要求进行运算求解,并将求解结果或得到的支持决策信息反馈给决策者。在精准扶贫中,依据对海量贫困信息的分析,农业智能决策技术综合运用扶贫开发政策模拟、效果评价等模型集群,充分发挥计算机专家系统和机器学习方面的独特优势,能够实现对扶贫政策实施情况进行动态比较分析、评估预测和优化改进,为“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帮扶措施的持续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农业科技是精准扶贫的助推器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开展农产品市场信息监测、推行“互联网+农业”是深入推动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力量。农业科技通过农产品加工、农业监测预警、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了落后地区的生产方式,调动了贫困农牧民生产的积极性,激活了贫困区域的后发优势。

农产品加工技术加速了贫困地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开发的核心内容。在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仅占0.9%,但围绕农民和农业形成的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却高达16.7%。我国农民与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的紧密程度较低,尤其是贫困地区,大量农产品无法有效进入到加工和流通环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转变贫困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是产业扶贫开发的必然选择。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着重点在于机制,支撑点在于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是以人工生产的农业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为原料的总和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一系列技术,贯穿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衔接着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对于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精准扶贫中,农产品加工技术特别是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应用,使贫困地区形成了集约化、品质化、品牌化的农产品加工业,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

农业监测预警技术提升了贫困农民的市场参与能力。市场是精准扶贫的“造血工厂”。贫困地区基础条件薄弱,农牧民获得农产品生产、流通、贸易信息的能力较差,在农产品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过程中,往往首当其冲。农业监测预警技术是集农业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服务技术于一体的技术体系,对农产品生产、市场流通、进出口贸易等环节进行全产业链的数据采集、信息分析、预测预警与信息发布,为政策制定部门和生产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有效管理农业生产与市场流通,是实现产销有效对接、引导农业有序生产和稳定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手段。在精准扶贫中,农业监测预警技术能够为贫困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市场信息,从而合理安排种养计划,提高了贫困地区抵御农业生产、流通、贸易风险的能力,使贫困农牧民参与市场活动的能力大大增加,形成“造血式”扶贫的良好局面。

农村电子商务加快了贫困地区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是精准扶贫的必由之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作为全国精准扶贫十项工程之一的“电商扶贫工程”在贫困地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从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多个方面深刻深入地影响了农业的生产、加工、销售组织方式,更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商品性和品牌性。农村电子商务转变了贫困农牧民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打通了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的“双通道”,打破了市场的空间限制,降低了农产品的准入门槛,使农牧民从幕后走向了台前。同时,农村电子商务改变了贫困农牧民的生活方式,推动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拓展了农村市场,进而带动了创业创新,助推了“互联网+”发力精准扶贫。

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的重点任务

精准扶贫战略的加快推进和扶贫攻坚目标的加快实现,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离不开农业科技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自我发展能力的持续提高。今后一段时期,应更加重视农业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地位,扎实推进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任务。

(一)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增强精准扶贫的动力

针对当前精准扶贫过程中面临的农业实用技术落后局面,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和推广应用,切实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中的支撑作用。一是要加快农业实用技术成果转化。针对贫困地区水土流失问题,推广免耕少耕、秸秆留茬覆盖还田技术,控制土壤风蚀水蚀;针对贫困地区土地贫瘠问题,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提高土壤肥力;针对贫困地区水资源缺乏问题,推广喷灌、滴灌、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节水农业技术,推进“五小水利”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田供水状况;针对贫困地区农牧业资源独特的优势,推广中草药、特色蔬果、食用菌、花卉苗木、木本油料、牛羊等特色产品种养及加工技术,打特色牌、生态牌、绿色牌、有机牌,带动农民快速致富。二是要增强农业科技前沿技术创新研发。遵循农业科技发展的趋势,瞄准精准扶贫的需求,既着眼当前,也着眼未来,选择当前发展急需而技术存在瓶颈、当前处于前沿而未来引领发展的领域着重发力,做好技术储备,为贫困地区农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创新研发,积极开发利用贫困地区的种质资源;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创新研发,促进扶贫工作的精准识别、精准服务和精准管理,提高扶贫效率;加强设施农业、加工技术创新研发,促进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产业升级。三是要加强农业科技集成转化。精准扶贫需要多样的、综合的农业科技,以满足其资源、人力、技术等不同发展要求。在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创新研发的同时,要加强农业科技的综合集成。在技术应用中加强土壤改良、节水灌溉、育种育苗、种植养殖、精深加工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增加产量,提高质量,获得附加价值,从多个方面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二)创新精准帮扶手段,增强精准扶贫的保障

在国家持续加大扶贫专项资金以及相关涉农资金投入的同时,应针对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与应用推广具有社会效益高、研发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物质投入大等特点,有意识地向精准扶贫相关技术或在贫困地区开展的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项目倾斜,推动相关重要平台和项目开展。一是搭建国家农业科技扶贫信息共享平台。按照“横向融合,纵向贯通”的原则,积极整合构建国家农业科技扶贫信息共享平台。在横向上,整合农业部、科技部、国务院扶贫办、林业局、统计局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互通,地方按照同样模式整合相应部门的数据信息,形成地方信息共享平台;在纵向上,统一国家、省市、区县、乡镇、村户在精准扶贫、农业科技等方面的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标准、统计口径和统计范围等,保证数据信息的一致性、兼容性和准确性,实现信息的纵向贯通。二是研建农业科技扶贫模拟评估系统。针对扶贫工作动态发展的特征,基于精准扶贫中采集汇总的各种信息,采用农业信息分析技术构建农业科技扶贫模拟评估系统,实现实时监测、动态跟踪和科学分析,根据农业科技扶贫各项措施的作用机理,模拟扶贫工作的进度和速度,评估扶贫效果,保障精准扶贫按时保质完成。三是建设农业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基地。要主动抓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支持促进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吸引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多方参与,积极借助“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采取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方式,形成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大力支持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创新示范,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加强一二产业融合;着力支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拓宽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强农业、工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创新融合。

(三)强化科教兴农战略,增强精准扶贫的活力

治贫首在治愚,只有充分发挥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的聪明才智,锻造一支扎根贫困地区、贴近贫困群众、了解发展需求、勇于服务奉献的科研和推广服务队伍,增强贫困地区群众“自我智力造血”功能,变“输血”为“造血”,才能彻底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一是加强贫困地区农业科技技能培训。强化落实“雨露计划”,加强对贫困家庭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一年以上劳动预备制培训等补助力度,进一步增加培训的批次、人次和时间。积极培养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带头人,组织开展产业带头人创业技能、知识的培训,发挥先富人群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线上咨询、实时服务、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模式。二是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农业科技精准扶贫离不开科研人员深入贫困一线。科研工作要积极服务贫困地区,科研人员要主动走近贫困群众。针对贫困地区在资源、环境、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需求,科研院所要进一步强化与贫困地区的合作,“交朋友”、“结对子”,实现一对一帮扶;完善“博士服务团”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服务。三是健全农技推广技术服务体系。在落实中央要求普遍建立驻村工作队(组)的基础上,根据贫困地区农业生态条件、产业特色、生产规模、区域布局等情况和扶贫需求,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进一步完善贫困地区基层农业技术服务队伍,确保每个贫困村都能得到有效的农业技术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农技推广”的优势,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服务,提高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