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困难与对策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林广毅 康春鹏 字号:【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各种信息的传播速度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卖难”、“菜贱伤农”等新闻进入到公众的视野内,不仅令人痛心,也沉重地打击了部分农民的积极性。而另一边则是令城市消费者屡屡惊呼的“高菜价”,甚至有人连连感叹“吃不起”。这种“菜贱伤农”与“高菜价”的矛盾现象的背后所涉及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流通环节过多、运输成本高、收购商囤货、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错综复杂。问题的根本症结是什么?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在一些农村的调研中发现,有些偏僻闭塞的贫困村的村民开始置备起电脑并在网上卖起了鸡蛋、蜂蜜、杂粮等农产品,价格不菲但销量不错。随着对越来越多这类“不务正业”的村民的深入了解,我们也开始在问自己,电子商务能给我国农业带来多大的变化?其原理是什么?现阶段发展农产品电商有什么困难与对策?

电子商务可能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机会

转变当前的农业发展方式,驱使我国农业提质增效,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以前,在吃不饱的年代,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让人们“吃饱”,而在今天,这个目标已在逐渐转变为让人们“吃好”。“吃好”意味着花费更高,同时也能够在市场上买到好的产品。但现实是,消费者在选择农产品时,很难直接辨别其好坏,即使是有着各种认证的农产品,消费者在购买时也会打上几个问号。因此,还是得从源头寻找出现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众所周知,农产品要实现其价值,就要流通,进入市场,转变为商品。在传统的流通渠道中,存在着流通环节多、信息不对称、无品牌或品牌效应低等诸多问题,并导致了前面我们所提到的“恶性循环”。而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也开始兴起。电子商务是基于信息网络开展交易的一种交易方式,它极大地拉近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同时极大地扩大了产品的销售市场,让生产地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消费地的束缚。正因如此,农产品电商的发展让农民有更广阔的销售市场,并且相对传统的线下渠道极大地减少流通环节,从而让农产品销售渠道变得更为通畅,而这种变化,不仅有利于农民销售农产品的价格提升,也有利于消费者购买到质量更优质的农产品(当然,这种效果可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市场调整),而且还有利于消费者通过评价等方式驱使生产者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并最终促使“良品驱逐劣品”的良性机制的形成。当然,这个过程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这种畅通的渠道具备了解决传统渠道因环节过多而造成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特性。一旦解决(或部分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就能够实现对不同质量的产品实行区别定价,从而加速农业生产由对数量的追求转变到对质量的追求,促使农业更良性地发展。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可能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机遇。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的趋势从总量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根据农业部的统计,2014年我国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与同期3.3万亿元的农产品物流总额相比,仅为3%。

但从发展速度和整个电子商务发展大环境来看,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

从可以获得数据的阿里零售平台(淘宝+天猫)来看,在阿里零售平台上交易的农产品有效GMV(网站成交金额)从2010年的37.35亿元迅速增长到2014年的448.6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6.17%。另外,从经营农产品的电商企业以及电商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数量来看,同样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根据《阿里农产品电子商务白皮书》,仅仅是在阿里零售平台上经营农产品的卖家,2014年就达到了74.98万家,较上一年增长60.57%。

另外,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大趋势和大环境来看,我国的农产品电商具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统计,截至2014年底,我国网民规模已达6.49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47.9%,其中城镇网民规模为4.70亿人,普及率达62.8%,农村网民规模为1.78亿人,普及率达28.8%。从增速来看,虽然增速有所减慢,但仍在持续增长,其中2014年增长5.0%。

而从与电子商务相关度较高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和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这两个指标来看,仍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其中城镇网络购物用户的规模达2.84亿人,2010至2014年的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6.1%,占城镇网民之比也从2010年的40.8%提高到2014年的60.4%;在农村网民方面,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为0.77亿人,复合增长率达32.6%,占农村网民之比也由20.1%提高到43.2%。

在网络支付方面,城镇的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2.42亿人,2010至2014年的五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4%,占城镇网民之比也从2010年的34.9%提高到2014年的51.4%;农村的网上支付用户规模为0.63亿人,复合增长率达31.2%,占农村网民之比也由16.8%提高到35.2%。

上述数据表明,随着我国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不仅网民规模持续增大,而且通过网络进行购物消费的用户规模也在迅速增大,这为农产品电商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各大电商、物流等领域的巨头纷纷涌向农村,从各类资本纷纷加入农产品电商,尤其是生鲜类农产品电商中的争夺大战等现象就可以清楚看出,我国农产品电商已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而从发展势头来看,众多电商企业和卖家的纷纷加入,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农民返乡创业,越来越多投身于农业的新青年新农人忙碌在田间地头等等诸多新变化都在表明,农产品电商的发展已开始呈现出星星之火即将燎原之势。

当前发展农产品电商所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

从农产品电商发展的基础来看,目前我国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还较为薄弱。

(1)仓储物流

目前,我们的仓储物流体系还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目前在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的物流成本偏高,二是冷链物流体系发展较为滞后。这也是制约中西部较为偏远、交通较为落后的地区的电子商务,尤其是农产品电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知道,一方面,农产品电商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就要确保到消费者手中的农产品的完好性、及时性或新鲜度;另一方面,物流配送成本也不能太高,因为整体而言,农产品的附加值不高,如果物流配送成本过高就会压缩其市场空间。而仓储物流的解决,不仅涉及基础设施及设备的巨额投资,甚至涉及道路建设,单靠个别小生产者是不可能解决的。可喜的是,当前一些物流企业、电商平台以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建设仓储物流体系,包括冷链物流的基础建设。

仓储物流是一个行业,一般而言,一个物流企业是否选择在某个地方上投资建设并开展业务主要是出于其业务上的考虑,即当前或一段时间后是否有利可图。因此,政府可以在进行综合考核之后对某些地方的仓储物流业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以加快改善当地的仓储物流条件,促进当地农产品电商的发展。

另一方面,依据生鲜农产品的主产地和消费地的供需情况,加快冷链物流的布局,引导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建设,进一步完善冷链物流体系。

(2)产品标准

目前,很多农产品都是没有标准的,尤其是蔬菜水果类。由于缺少标准,对产品的准确描述和分类就不可能实现,优劣也难以区分,加上是在网上进行的销售,更加大了消费者分辨的难度。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现有的一些认证或者一些地理标志,由于缺少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逐渐引起了用户的疑虑,并加剧了消费者对认证的普遍不信任程度。

因此,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各行各业的行业协会等组织的力量,加快制定各类农产品的标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协会等应当加强对各类标准和认证的监管,尤其是现有认证的监督管理,加大对违规认证机构的处罚,使各种认证和标准真正获得应有的公信力。

(3)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虽然由于近年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各地都在构建自己的农产品追溯体系,但就现有的体系来看,更多只提供一个威慑功能,即在出问题时,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但准确来说,这样的体系只能算安全追溯体系,还谈不上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因为它不具有驱使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的动力。也就是说,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不仅具有安全事故责任的追溯功能,还应当为消费者提供辨别其质量的依据,而且必须确保其真实性。

实际上,在这方面已经有不少探索,甚至有不少生产者为了取得消费者的信任,直接在田间地头安装了24小时运行的摄像头,为消费者提供实时的画面,但从推广应用效果来看,目前还在起步探索阶段。目前已经有不少商家都发现了其中的商机,并积极投入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研发和试验推广。

从政府角度来说,一方面应当乐于看到企业的积极参与,但另一方面,也应当加强与各个企业的联系及合作,通过联合各方力量和优势,加快推出较为可行且相对统一的标准,以促进该行业更有序规范地发展。另外,关于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当主要由谁来实施、谁来维护、谁来监管、谁来付费等问题,政府方面也应当加大研究。

(4)人才

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少不了人才,农产品电商也是如此。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主要需要三大类人才,即电商类人才、农业类人才和食品类人才。在电商人才方面,包括美工、运营、推广、客服等人才,而这类人最好还能对农产品比较了解。除了电商人才外,农业方面的人才可能更加紧缺,尤其是农业技术人才。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以前我们是吃不饱,所以对农业的研究更偏重于病虫灾害防治和产量提升方面。但今天,在确保产量的同时,我们可能更需要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的农业技术人才。

第三类就是食品方面的人才。众所周知,初级农产品除非极个别的地理型产品外,很难取得较高的附加值,唯有进行适当加工,甚至深加工之后才能获得更高的附加值。为此,就需要进行食品方面的研究,包括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各种食品类人才。

因此,各地在发展农产品电商时,不仅要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更应当加大农业技术人才和食品技术人才的引进培养,并应当充分与协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各种组织进行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借助电子商务这股新风促进当地农业的新发展。

此外,关于农业规模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城镇化、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正如前面所提到的,这些改革推进的难点在于解决农民生计的问题,如果农业的转型升级能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创业和就业机会,生计有了着落,则在农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时自然会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化和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城镇化的推进。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农产品电子商务是我国农业转型升级的一个好机会,要抓住这个机会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商,需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农民、城镇居民等等各方力量的作用。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产品电商的发展之路将会越走越宽,我国农业也将会更加健康地发展。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也不再是贫穷的代名词,如惊弓之鸟般常常谈及食品安全的城里人也将会吃上放心优质的食品。

(作者单位:林广毅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系;康春鹏 农业部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