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思考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姚红健 沈国忠 何新荣 字号:【

2006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农村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市、县区都出台了《关于实施“五年强村计划”创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若干意见》,从2013年开始,进一步加大了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的鼓励、引导和扶持力度,集体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主要做法

近年,湖州市坚持资源要素优先向“三农”配置,坚持系统、协调、整体推进,攻难点、补短板,推进输血型扶持与造血型帮扶相结合,强化内生动力的激活和发展潜力的实现,建构了党委政府主导、村级组织主体、干部群众主动参与、部门合力帮扶的工作推进机制,走出了一条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精准发力、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子。

生产发展型。把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与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相结合,与当地块状经济发展相结合,在促进产业发展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长兴县和平镇长城村,村两委会成员带头集资100多万元,成立长兴许长蔬菜专业合作社,2014年合作社由“合作社+基地+农户”向“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转型,合作社流转土地640亩,建立芦笋基地360亩、标准鱼塘280亩,打造省级蔬菜精品园,并以每亩每年1200元价格向公司出租鱼塘、出租办公场所,合作社自己承包30亩地种植芦笋等,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31.6万元。

村庄经营型。注重建设美丽乡村与发展美丽经济同步,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经营一体化,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提挡升级中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家堂村2008年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全村关停两家造纸厂、3家竹制品企业。成立竹林专业合作社,禁止任何化学除草剂上山,从源头上杜绝了水、土壤污染。2012年,以“青清山水,净静村庄”为卖点,引入社会资本,共同组建安吉蝶兰风情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村集体占股30%。村里负责基建,派驻财务进公司,公司负责开发包装与营销。2014年公司实现盈利,2015年仅景区门票获利150万元左右,集体实现增收45万。

产业服务型。适应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拉长产业链,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全价值链增值的发展趋势,注重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南浔区和孚镇陈塔村2010年创建了省级草鱼特色精品园,园区占地1028亩,成立了一家集水产养殖、组织采购、饲料供应、品种引进、技术培训、后期销售、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500多户,为农民创收2000万元,依靠园区内批发市场及鱼干厂的经营,加上鱼饲料的销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45万元。

集镇建设型。立足新型城市化建设,着眼于发展中心村,促进产业集聚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创业就业;着眼于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促进民生改善,通过挖掘资源,参与集镇建设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的增长。长兴县丁新村,有6个自然村,村民1723人,由于轻纺业的发展,吸引了1600多外来人口,作为原乡镇所在地,商贸辐射周边7个行政村。2012年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和中心村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133亩,通过建设公寓式安置房,开发了14000多平方米的商辅,利用盘活存量资源、落实复耕多余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新建了占地4700平方米的农贸市场和5000平方米的银行大楼,2015年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0万元。

资源开发型。从实际出发,注重挖掘资源潜力、盘活存量资源、促进资源的集约节约开发,实现集体经济的不断增长。德清县东衡村,以前从事石矿开采,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200多万元。2009年,矿山关闭,村集体收入跌到了不足20万元。“连门都开不了。”村支书介绍说,那些日子别说为百姓办点实事了,就是连日常开支都维持不了。浙江省开始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后,东衡村成为试点村。村里利用废弃矿山复垦引进资金1.08亿元。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村庄集聚,盘活了2000亩土地。其中,1700亩用于建设农业观光园区,引进企业建设经营,200亩土地用于建设标准厂房20万平方米,每平方米年租金可达120元。201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03万元。

投资入股型。结合城乡接合部村庄特点,通过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促进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在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有效保障农民的权益。吴兴区湖东村以1992年创办的东湖实业公司为母公司,按照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5%、15%、80%的比例。先后以股份控股和非控股方式投资入股10个实体,2008年实行村级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到2013年末,村集体资产从改革初的2.5亿元,增加到了10亿元。上缴国家税金后稳定收益3000万元,股份分红逐年增加,2010年至2012年每年分红保持在1000万元,2013年分红1400万元。全村建立了失业补助、医疗补助、学生奖励补贴、60岁以上老人生活补助和股东口粮货币补贴五大保障体系,使村民充分享受改革红利。

资产盘活型。结合土地综合整治、三改一拆,特别是结合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立足集体存量可经营资产的盘活,促进集体经济的快速增长。安吉县鲁家村在美丽乡村精品村创建过程中,实施了全村域规划设计,在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按照“有农有牧,有景有致,有山有水,各具特色”的理念,规划布局了18个家庭农场。引进专业旅游公司合作组建公司运作,实行“公司+村+家庭农场”的新经营模式。村集体盘活原有的资产,建设游客服务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发展餐饮住宿和农家乐,全村打造成“游、吃、住、购、娱乐”为一体的旅游大景区,吸引了上千万的工商资本投入。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从2011年的不足3万元,提高到2014年的120万元。

物业项目型。着眼于转变经济薄弱村扶持办法,变输血型帮扶为造血式帮扶,在集体资源匮乏、资金不足、资产量少的村,实施物业项目,鼓励跨区域联建、联购,把物业项目建设作为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的重要渠道。南浔区鼓励多村联合在中心镇区、工业功能区等区位条件较好、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地方组团建设物业项目。全区44个集体经济欠发达村经济合作社注册成立湖州市南浔区中小企业科技孵化园有限公司,抱团建设标准厂房。一期厂房已整体出租,年租金收入410万,村均增收近10万元。近三年来,全市共有236个欠发达村实施发展项目124个,预期村均增收9.13万元。

湖州市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明显。从全市来看,收入在100万以上村由2012年的326个增加到2015年的461个,增长41.4%,占村总数的比重由31.4%提高到44.4%,提高了13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2015年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下的村还有123个,其中10万元以下村还有37个。二是经营性收入增长不快,占集体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下降。据统计,2015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总收入47646.1万元,比2012年的39870.3万元,增长19.5%,低于资产经营性收入增幅,特别是资源性经营收入呈现负增长。经营性收入占集体经济总收入的比重也有所下降,从2012年的占比33.2%,下降到2015年的30%。三是村集体负担依然偏重,刚性支出压力较大。

对策建议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政策的执行力。从这些年湖州市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实践来看,领导重视、认识到位、措施明确、责任落实是关键。下一步要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的意见》,从加强基层建设、增强美丽乡村建设后劲的高度,结合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结合“两学一做”专题教育的推进和全市“四个年”活动,进一步创新和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整合资源、落实责任,切实抓好政策的兑现和落实,为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强化有效激励、强化政策保障。

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促进集体经济创新发展。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一是要以创新的理念为指引,进一步拓展集体经济发展、增收的实现路径。在进一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强化农村村级集体资产、包括资源性资产的确权登记,推进村级集体资产的流转交易,探索村级组织集体所有者权益的实现路径和方式,实现经营性收入的持续稳定增长。二是要坚持协调发展的理念,统筹不同区域、不同自然禀赋、不同发展基础的集体经济发展,坚持集体经济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管理、经营,与推进农业特色小镇和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相结合,与生态功能区建设、永久农田保护相结合,与发展休闲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相结合,系统、协调、整体推进,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引导要素配置、强化项目扶持,打造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三是要突出绿色发展的理念,把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转型升级、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相结合,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中走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四是要坚持开放发展的理念,明确政府权力清单、企业投资负面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和专项资金管理清单,打破行业壁垒、降低市场进入门槛,引导集体经济组织以资产投资、入股、独资等方式参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村新兴服务业发展和建设。加强政务服务网建设,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调整对集体经济发展有负面抑制力的政策,积极争取授权改革试点。五是要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厘清公共产品、非公共产品的关系,在保障供给水平、提升供给质量的同时,切实维护好集体、个人和相关利益第三人的权益;要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基层下沉、延伸的过程中,厘清事权、人权和财权的关系,推动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加大。

强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遵循供给侧改革的理念,突出补短板,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解决集体经济经营、管性人才缺乏的问题,选优配强村级班子和带头人,不断提升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调动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去杠杆,要挖掘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潜力,引导和促进资本要素向农村配置,注重化解村级集体经济债务,全面清理村级债权、债务和担保,对不良债务要通过收欠还债、核销减债、拍卖还债、划转冲债、减息止债等多种途径进行有效化解;对村级债务达到一定规模的村,实行动态监测,落实化解村级债务的目标责任制;村级各类组织不得擅自出借资金,不得擅自为外单位和个人提供担保,严禁发生新的不良债务。对已经实施的扶持项目进行一次回头看,对一些效益明显偏低的项目、客观条件改变难以为继的项目、承租者经营不善沦为“僵尸”的项目做一次排查,摸清情况、研究办法、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逐个解决问题,提高实施项目绩效。注重机制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人力资源和资本的有效组合,不断提高经营水平和经营效益。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监督管理,坚持和完善“村账乡管”、“会计委托”等制度,健全和落实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制度。完善村级三资管理制度,集体资源发包出租,必须实行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实现收益最大化。强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在重抓欠发达村加快发展的同时,切实抓好中间村,努力推进实力强的村更快更好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农办)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