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玉米政策才是好政策?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具体到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保障农民合理收益。一方面,玉米价格由市场形成,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调节生产和需求,生产者随行就市出售玉米,各类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另一方面,建立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给予一定财政补贴,中央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到省区,由地方政府统筹补贴资金兑付到生产者,以保持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公布,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的新机制,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热议,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政策框架出台后,大家更关注的是“最关键的一条”——即政府到底拿多少真金白银出来补贴农民,以及相关配套措施细则能否保证补贴的公平、透明、合理、有效。那么,到底什么样的玉米政策才是好政策?

好的玉米政策必须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玉米不是口粮,我国玉米的食用消费量不超过总量的10%,其余90%以上都用于饲料和工业消费。从2007年起,我国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行玉米临时收储政策,有效保护了农民利益,但是由于国际粮价深度回落,国内粮价已成为全球“高地”,加上市场消费低迷,加工转化开工不足,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东北等核心产区新粮收储矛盾和安全储粮压力比较突出。目前国内玉米阶段性过剩特征明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5年全国玉米产量4491.6亿斤,同比增加178.7亿斤,而2015年消费量仅在3500亿斤左右。同时,国内外主要粮食品种已连续4年多价格倒挂,目前国内外玉米每吨价差高达600多元。受此影响,近几年玉米及替代品进口逐年增加。2015年,我国进口玉米473万吨,同比增加82%,同时进口非配额管理的高粱1070万吨,同比增加85.3%,进口大麦1073万吨,同比增加98.3%,进口木薯938万吨,同比增加8.4%,进口玉米酒糟682万吨,同比增加26%。简单一句话:高价格收储政策在带来高产量的同时也引起了进口增长,挤占了国内玉米消费市场,增加了国产玉米去库存压力。采取价补分离措施,推进玉米价格市场化进程,使其价格不再承担补贴农民的功能,是正确的玉米政策,只有这样才能加快国内玉米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从而减少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的数量;只有这样下游的饲料、淀粉和酒精等深加工企业才不至于连年亏损,整个玉米产业链才能够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的长远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好的玉米政策必须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本次改革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建立新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和种粮积极性。要保证改革顺利进行,应努力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做到精准补贴,补贴要与玉米实际生产者挂钩。在我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现状下,过去几年很多补贴都直接补给了土地承包者,而并非那些耕种流转来土地的实际生产者,这多少有些挫伤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新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应该在制度设计上避免重走老路,像精准扶贫那样做到精准补贴,让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做到透明公允,补贴的具体内容应在基层进行公示。经验表明,要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不必要的纠纷,关键在于保障整个操作过程的公开透明。面对农村现有耕地的复杂情况,新的玉米生产者补贴制度应探索制订可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调查核实种植面积等关键信息,并及时在基层进行公示。同时,为保证农民春耕生产资金需要,应尽早发放补贴,在每年春耕前必须完成上年度补贴资金兑付工作,提高补贴效率,避免国家惠农政策缩水。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