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 驻村帮扶 精准“拔穷根”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于险峰 张仁军 字号:【

  干部驻村帮扶是辽宁实现精准扶贫的硬办法。2014年7月以来,辽宁向全省1791个贫困村派出驻村工作队,并明确了各工作队与派出单位三年帮扶目标和年度帮扶计划。一年来,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为贫困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增添了了活力,增强了动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工作队派出单位,动员本单位干部职工,与所驻村贫困户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增收项目,确保贫困户稳定脱贫——

  “结对”帮扶 精准到户

  今年辽西是一个干旱年,一些只能望天收的苞米棒子有穗无粒,好多农户家的苞米几乎颗粒无收。建昌县小德营子乡新立屯村的孙朝祥却很是幸运:“省科协的工作队给我家补了300元种了3亩地耐旱的谷子,一亩地能打600斤的谷子,谷子价格比苞米高,一斤能卖到七、八元钱,一亩地就能收入4000多元。”

  新立屯村是一个“口袋村”,往外走只有一条道路,前几年新建了两个移民新村。辽宁省科协驻村工作队到来后,深入走访后先期确定两个项目,养牛与种谷子,让贫困户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驻村工作队队长杜楠对记者说:“目前有24户养牛,一户给补助1000元,其余的帮他们协调贷款买牛。对在山坡地种谷子的,每亩补100元。”

  “工作队到村里来帮扶是真心的、真诚的,是真扶贫。在村里实施的项目有后续支持,帮我们开办养殖培训班,建养殖小区。帮我们买脱谷机,还要上包装打品牌,让村民们种植后没了后顾之忧。全村66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即将过上小康生活。”新立屯村村支书丁秀民告诉记者。

  “工作队来了之后,帮我们修村路、清理垃圾,村容村貌变得整洁干净。建立树莓基地,群众认可也得到实惠。” 彰武县二道河乡二道河村的村民刘远志告诉记者。驻村工作队干部于锡明向记者介绍:“为做到精准扶贫,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党员代表及贫困户商定,以扶贫济困为宗旨,杜绝 ‘哭穷’、争戴‘贫困帽’的现象,通过‘四议一审两公开’工作法确定贫困户,扶持176户贫困户养羊。”

  辽宁省残联对口帮扶新宾县下夹河乡松树村,累计争取198万元的项目启动资金,投资兴建了松树村扶贫就业示范基地,以该基地带动全村贫困人口脱贫。省残联机关和直属单位40个党支部、264名党员还与松树村33个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建立长期结对帮扶关系,并承诺“不脱贫,不脱钩”。

  “走屯不落户,户户见干部”。各级驻村干部把走访群众,了解村情,排查贫困户作为开展驻村扶贫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深入农户一户一户调研,一户一户确定贫困情况,一户一户帮助选好致富路子,一户一户联系帮扶对子,做到定户、定人、定责,推动实施精准扶贫。

  针对贫困村采取不同的扶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治疗。紧紧依托当地的资源禀赋和优势基础,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找出穷根 因地施策

  时值初秋,清原县南口前镇康家堡村真是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村庄群山环抱,村里山地、林地多,可用耕地少。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但是康家堡村受自然灾害侵袭的几率较大,特别是夏天易受洪水灾害,因灾、因病致贫和返贫的现象严重,不少村民连90元的新农合都交不起。

  抚顺市地税局驻康家堡村工作队帮村里引进琥珀球加工项目,先期投入帮扶资金6.2万元用于设备款与培训费, 为村里培养一批懂技术、会雕刻、能致富的新型农民。

  “我家治病花了4万多元,还欠外债3万来元,我身体不好也不能出去打工了,最困难时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在工作队的帮扶下,我参加了村里的琥珀球加工培训班,在屋里就能工作,不用风吹日晒,增加了我的收入,解决了我家的实际困难。”康家堡村村民王志香告诉记者。

  抚顺市地税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刘琪说,工作队引导和鼓励农民树立勤劳致富的思维观念,消除等、靠、要的懒惰思想,结合康家堡村情民意,因地制宜,积极引导村民开展以养殖、种植、手工加工等为主体的发展项目。

  阜新县苍土乡西苍土村没有什么资源,辽河油田驻村工作队到来后听民意摸民情,理清扶贫工作思路,最终确定了“以扶持发展生态养殖业为切入,以增加集体收为核心,带动传统产业升级,拉动村民脱贫致富”的总体工作思路。油田捐赠资金200多万元,建设年出栏500头生态养猪场作为先期具体实施项目,所有权归村集体。

  养猪是一个传统项目,村民易于接受。贫困户胡大勇上有两老人,还要供养一个学生。原来也养过猪,家里能养10多头母猪,但整不好就赔了。跟村里养猪场合作后,代养稳赚不赔。养殖场以代养、认领等形式,优先帮扶和带动贫困村民及具有一定养殖经验的农户参与。

  西苍土村村主任雷树权告诉记者,养猪场运行后一年能增加村集体收入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增加2400元,还能安置20多人。村里已经规划流转了120亩地,来年种果树,又能增加一块收入。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在全省协调和投入致富项目资金5.2亿元,引进致富项目1306个,发展一村一品致富项目863个,培育支柱和特色产业1057个,引进合作企业284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713个,为贫困村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增强了后劲。

  切实为群众特别是贫困户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群众感情,进一步化解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服务群众 强基固本

  2014年7月23日,辽宁省广播电视大学驻村工作队一行3人扛着“铺盖”,带着“锅碗”来到了喀左县甘招镇,在西赤里赤村3组村民王国生家简单安了家。驻村后,工作队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走访调查,了解该村的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情况,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交流,走访特困户。

  驻村工作队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迅速开展帮扶项目,解决实际问题。发挥电大的优势,推荐13名村民免费上大学;为村里培养了年轻的后备干部;积极与省气象部门沟通,为村里添置一套天气预报广播系统;解决改造浇地水井、夜晚路灯等问题,投资30多万元修建1200米村路,筹集42000元资金救助贫困学生34人、农村低保6人、重症癌症患者2人。到去年年底,全村的收入,村容村貌、村民的生活等都有了喜人的变化。

  辽宁省政府研究室驻吕家店社区工作队队长李洪彪说,工作队深入开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坚持以“方便群众办事,达到群众满意”为目标,不断推进社区两委班子服务群众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工作队主动了解群众反映的强烈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牢牢掌握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的主动权。

  记者来到朝阳县波罗赤镇焦营子村时,正逢村民黄德贤家在翻盖房子,他原来在外搞建筑挣着钱了,在城里买了楼房,压根不想回来住了。黄德贤说:“现在环境变好了,把旧房好好翻新一下,收拾好了自己回来住。”

  省住建厅驻焦营子村工作队帮村里新建文化广场一处,面积2200平方米,配齐了健身器材、篮球架、路灯等辅助设施。为方便村民出行,协调资金硬化道路3公里,对中心屯环境进行全面治理,并在村内安装了路灯76盏;修建花坛、栽植景观树京桃、垂榆共500余棵,达到了美化亮化宜居标准。

  记者从辽宁省委组织部了解到,驻村帮扶推进了村级场所阵地建设。按照省委提出的村级场所建设达标升级工作要求,工作队积极协助乡村党组织搞规划、跑资金、落项目、抓配套,一年来,帮助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846个,并帮助配全办公设施、图书资料、体育器材,使村部真正成为服务群众、议事决策、文体活动、休闲娱乐的中心,进一步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按照辽宁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大对贫困村扶持力度的要求,各驻村工作队的派出单位加大了对贫困村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投入力度,改善困难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着力发展致富产业,促进增收致富,统筹各方力量搞好贫困村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使得辽宁的驻村帮扶更加精准地拔掉“穷根”,为贫困人口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