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构建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思考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刘荣志 姜岩 窦艳芬 字号:【

  绿色食品产业作为生产无污染、健康、安全、优质农产品的标志产业,有利于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满足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需求。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条块分割、统筹乏力等原因,产业发展缺乏合理分工和紧密协作,创新资源和产业发展在区域内呈高度极化分布。京津冀地区创新资源密集,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具有走在全国前列的优势和条件。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依靠创新驱动推进多元主体一体化发展,既顺应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及优化升级的要求,又适应京津冀消费者消费结构的不断变化,成为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的重要内容。

  发展现状与优势

  1.现状。一是产业规模与布局独具特色。过去20多年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总体规模稳步扩大。截至2014年底 “三地”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达到439家,绿色食品产品种类为1394个;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上升至322.78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到203.6万亩,基地产量为143.9万吨;绿色生产资料获证企业14家,产品达27个。河北省凭借其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成为绿色食品产业主要聚集区,北京、天津凭借其技术、资金、信息、市场等优势后来居上(京津两地2014年新增认证企业占认证企业总数的近50%),北京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且认证企业和产品数量居于区域乃至全国领先水平。二是核心企业绿色食品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家级、省部级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获证数量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增速最快(2009-2013年年均增长391%),核心企业认证种类呈大幅增长趋势。核心企业布局仍以河北地区居多,总数高于京津两地之和。河北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数量及其产品种类在全国均排名第一。但三地绿色食品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优势、创新能力和对产业链带动、统筹、辐射能力均有待提高。三是产学研的合作潜力巨大。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品质。尽管三地坐拥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以及一批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在绿色食品专用生产资料研发、产品和环境监测技术、疫情防控技术等领域具备强大科研实力和丰富研究成果,但区域内产学研对接不畅。三地高校、科研机构在资源共享基础上,亟待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四是产业链有待紧密衔接。绿色食品产业链构成包括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绿色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研发、产地环境的维护和监测、优质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绿色产品生产和认证,绿色食品商业流通体系的构建及流通模式创新,标准制定、质量认证、监督管理和综合服务等管理创新和技术监测的跟进。目前三地产业链的上下游还未有效衔接,急需通过培育或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影响力大的知名企业集团,实现关键技术研发、基地建设、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2.优势。一是资金实力比较强。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财政支农、金融创新等政策优势明显,能够为农业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来源,满足绿色食品产业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资金需求。二是土地及劳动力资源丰富。河北省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自然条件多样性特征明显,存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三是区位特点鲜明。具备郊区绿色食品区、农村腹地绿色食品区和偏远地区绿色食品区,现代化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农业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建设在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为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四是产业基础良好。京津两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升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设施化程度和科技创新水平,依托京津地区的科研优势在绿色食品产业投入品研发、环境监测和产品监测技术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创新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竞争力。

  尽管京津冀地区的绿色食品产业规模在全国占比不高(2014年该区域用标企业总数和产品种类在全国占比分别为5.05%和6.59%,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1.27%和1.42%,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不足全国的1%),但技术、资金、市场、资源、政策等产业竞争优势较为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实现京津两地的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和河北的资源优势的有效对接,形成产业分工、协作、集群效应,促进产业配套协同发展,亟待建立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来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内涵、建设路径和发展目标

  1.内涵和建设路径。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指在京津冀三地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过程中,相关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基地等主体,开展跨区域、跨组织、跨文化的合作创新活动,形成涉及制度、管理、技术、产品、市场、业态等多方面联动创新、相互支持的有机整体。

  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应由农业部主管,其他相关部委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协管,中国农学会牵头组建,并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生产基地、行业协会、商贸物流公司等主体,通过各级政府政策扶植,整合三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等优势资源,创新各类组织模式,调整科技资源、产业发展、园区的空间布局,优化运行机制,推动联动发展,实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和业态创新,以整体提升京津冀区域内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2.发展目标。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在整合京津冀三地资金、技术、信息、人才、土地、市场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协同创新,整体提高区域绿色产品的研发水平、增强绿色食品供给能力,打造优质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产业集群,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创新商业流通模式并形成新的业态,推动绿色食品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特色产业。力争到“十三五”末,京津冀地区绿色食品产业的研发能力位于全国前列,产品供给能力较“十二五”大幅增加,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企业总数增加到800家,产品数量突破200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增加到30个,基地面积和产量均增加一倍;产地环境监测面积上升到600万亩。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创新主体和空间布局

  1.创新主体。

  一是管理和制度协同创新主体。农业部主管,并与财政部、科技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及京津冀地方政府开展相互协作,支持共同体的发展。三地政府和相关主体在利益诉求达成高度共识的基础上,完善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需要有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支撑。二是技术协同创新主体。由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龙头企业和农业协会构成技术创新主体,其中京津两地要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突出优势,承担主要研发责任。技术创新重点在于构建覆盖产地环境、绿色生产资料、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监测检验等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加强有机生物肥、生物农药、生态修复、绿色食品保鲜、储运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开展环境监测技术、绿色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疫情防控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突破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尤其是精深加工技术瓶颈,提高产品的深加工度,延长产业链;强化对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服务与推广体系建设,促进技术产业化发展与应用。三是产品协同创新主体。京津冀三地科技园区和生产基地承载技术应用和实现产品创新的重任,其中河北省凭借其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在积极承接京津技术转移、实现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应通过完善质量认证、过程控制、全程监管和商标管理等综合手段和措施来提升绿色产品的质量和品质,打造更多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不断实现产品创新。四是市场协同创新主体。京津冀三地商贸流通公司、商贸流通中心和园区要加强协同发展,形成一体化的流通网络和绿色食品市场,不断创新商贸流通模式。加强绿色食品产业与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商业流通模式,包括B2B、B2C、C2B等,打造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品牌,提高绿色产业的附加值。

  2.空间布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分工、产业布局及园区的分布等方面。一是科技创新分工。进一步发挥北京大都市的技术、人才优势,通过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的原始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使北京成为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技术创新总部、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创新人才聚集中心;天津一方面要吸收北京的重要技术创新输出,另一方面通过重点提高自身绿色食品产业应用研究与技术研发转化能力,逐步成为绿色食品产业创新中心、技术研发转化基地;河北省重点强化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和示范推广能力,推进建设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中心及产业升级试验区。二是绿色食品产业布局。从产业布局来看,河北省要充分发挥在京津冀三地中自然资源禀赋优势的主导地位,发挥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的优势,借助京津冀环境的改善,有步骤增加绿色食品有效用标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产地环境监测面积等,着力提高基地的专业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不断发展品种丰富、层次多样的绿色食品产业,使河北省成为区域绿色食品产业的主要功能区;北京在加速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发挥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供给方面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发展水平,打造更多的高端绿色食品产业的示范基地;与北京相比,天津在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借助天津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加快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节奏,扩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与产量,积极培育更多的获绿色食品认证的农民合作组织,并通过延长绿色食品产业链,增加其附加值,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规模。三是京津冀科技园区的布局。要突出功能定位的差异化,以实现优势互补。北京园区要发挥首都资源的优势,突出高端引领的功能,不断向津冀输出先进的科技成果;天津科技园区既要加强自身科技创新,也要加快对北京创新资源的承载能力,布局和利用好重大创新资源,培育更多的领军企业;河北科技园地区作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之地,要有效吸引京津科技成果就近转化,同时提高河北自主创新水平,在企业集群化发展上下功夫,发挥示范作用,辐射带动周边发展。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1.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理事会。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学会牵头并联合京津冀三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农业学会及行业协会等,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及理事会。理事会全面负责协同创新共同体相关工作,负责维持共同体的稳定运行;理事会牵头讨论共同体的发展方针、工作计划,审议共同体的重大事宜,制定共同体各单位的任务分工、协调科技资源的分配等。成立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等组织机构,制订共同体章程、经费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和人事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

  2.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资金投入机制。协同创新共同体各单位共同出资,建立京津冀绿色食品与生态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基金。各单位共同参与和任务分工,实现风险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激发各主体协同创新的内生动力,充分利用各共同体单位的优势资源,有效开展产业研发、技术创新及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市场需求,实现双赢及多赢。

  3.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鼓励共同体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作开展联合攻关,实现优势互补与叠加、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服务的创新,力争把京津的科技优势转变为京津冀的优势,把科研院所的高端研发成果辐射扩散到企业、基地。建立创新资源的互通共享机制,借助农业部委托中国农学会创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京津冀三地科协联合成立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逐渐完善绿色食品产业数据库、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专家库、评价体系和服务规范等,有效推动三地农业科技成果信息的互联互通,为助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4.加强企业研发联合体协作机制。绿色食品产业的相关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中不可或缺。要加快建立三地企业研发联合体,共同建设企业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特色产业基地,完善公共技术平台、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科技要素向企业聚集,形成对产业升级及科技创新的有力支撑。

  5.建立地方政府创新协作联动机制。三地政府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原则,加强沟通协作,积极出台促进共同体发展的政策措施,破解共同体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障碍,形成有利于区域内人才、技术和资金等创新要素流动的政策环境。在科技资源配置、重大科技项目布局上要统筹协调,从以往单纯对企业、产业的扶持,转向扶持三地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开发与管理上,积极促进三地人才支持政策相互衔接,逐步建立三地人才政策的共享机制,促进人才资源流动,依托全国涉农科技社团加强引导三地科研人员的学术交流合作,提升区域吸引和集聚人才的综合竞争力;政府应支持跨区域建立科技金融对接平台与科技金融超市,逐渐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此外,在政府主导的疫病防控、质量安全监管方面,三地政府要加强管理、服务的协同创新,应联手通报动植物疫情信息,实现区域间绿色联防联控;消除绿色食品流通的技术和行政壁垒,加快实现具有法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验结果互认;共同开展食品质量安全联合执法检查。

  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政策建议

  1.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积极推进京津冀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发挥中国农学会等科技社团的智力资源优势,尽快制定实操性强的绿色食品产业区域发展规划,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确定、推动整个区域绿色食品产业布局、分工和资源的合理配置。

  2.加强财政投入力度。加快京津冀一体化的交通、通讯、信息、市场、绿色生产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构建绿色食品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3.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建设一批京津冀区域绿色食品成果转化中心,技术交易中心,知识产权法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在区域间合理转化,促进区域间绿色食品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协同创新和产学研的高度融合,保障技术、资金、人才、成果等创新要素在区域内合理聚集和流动。

  备注: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作者单位:刘荣志,中国农学会;姜岩,窦艳芬,天津农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