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精准扶贫“四看”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李裴 罗凌 字号:【

  贵州省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坐落在乌蒙山脉中段,山深坡陡,土地广阔,史称“化外之地”。受气候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化、基础设施落后、农业产业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产业结构单一,群众生活困难,是威宁县扶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2011年以来,迤那镇在扶贫开发工作中采取“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识真贫”科学方法,经过4年的实践,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6.14%下降到2014年的11.28%。“四看识真贫”的实施,激发了干部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形成了同心攻坚的有效保障,闯出了一条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迤那经验”。

  一看房,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估算其贫困程度

  迤那镇在入户调查过程中,首先住看房及生活环境。通过看农户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钢筋混凝土、砖混材料、砖瓦砖木、石窑洞、竹草土坯)、建房时间,通过看其住房条件、衣饰穿着及所处的生活环境,看通村通组路情况,既纵看历史观察贫困原因,又横看环境分析发展潜力,估算农户的贫困程度。经过调查,迤那镇有35%的农户居住分散且远离场镇,缺水,交通不便,自然环境较差,资源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身经济发展。为此,迤那镇将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到村到户相结合,采取“农户(村)自测-农户(村)申请-入户(村)调查-村级评议-回访统计-审核确认”的方式确定危房改造和生态移民户,并张榜公示,保证扶贫对象公开、公平、公正。建立了贫困户危房改造台账,对贫困户建房时间、房屋结构、房屋面积等情况进行调查回访,在评议小组1人评议1户的基础上,确定危房改造户,先后有3428户贫困户的危房得到改造,惠及群众13712人。对居住在深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贫困农户进行登记造册,认真做好移民搬迁户思想工作,充分考虑移民生存发展的要求和愿望,把小城镇建设成宜居、宜业、宜商的移民新村,先后有424户生态移民户搬迁至迤那小城镇,惠及群众1863人。同时,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为抓手,着力基础设施到村到户,强力推进“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用基础设施支撑产业发展,民生改善。4年来,建成通村公路134.5公里,通组路331.62公里,建成水利工程12个,修建小水窖1100口,实施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9231户用电户全部实现“同网同价”。

  二看粮,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土地情况和生活条件估算其农业收入和食品支出

  二看粮,即看农户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的耕地面积,林地和桑园、茶园、果园面积,牧草地面积、商品用经济作物面积,按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和市场价格计算农户的年收入情况,看其生产生活条件估算其贫困程度。经过调查,迤那镇有13%的农户本来家庭经济状况就差,距离贫困线不远,如遇旱灾、水灾,种植业减产减收,养殖业遇瘟疫,或因家庭成员突然伤残、死亡或其他自然灾害等,就会造成贫困或返贫;有25%的贫困户由于财力不足,生产资金投入甚微,甚至根本没有投入,尽管调整结构后种植了中药材或搞生态养殖,但缺乏种植养殖技术,脱贫难度依然很大。针对这些原因,迤那镇因地制宜确定产业扶贫到村到户精准扶贫措施。根据迤那土壤、气候等特征,按照“宜烟则烟、宜药则药、宜果则果、宜薯则薯、宜畜则畜”的原则,从生态种植养殖业入手,着力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大力实施稳定2万亩以上烤烟种植和2万亩以上玉米高产创建,实施2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和2万亩经果林种植,实施2万亩以上蔬菜和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种植,实施大牲畜存栏2万头和生猪出栏2万头的“七个两万”工程。按照产业扶持到户、基础设施到户、资金落实到户的方式,着重抓了三个方面:一是改变资金分配方式。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采取直接补助、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农业产业发展,2011年以来,统筹扶贫资金7500万元,支持马铃薯、烤烟、养牛、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及龙头企业培育,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34个,培育示范引领型产业15个,市、县龙头企业4个;二是明确资金支持重点。各级扶贫资金,主要用于中药材种植、生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升贫困群众素质等方面。4年来,启动项目建设565个,总投资10.2亿元;三是坚持资金打卡到户。为了让扶贫对象明明白白知道自己得到了什么扶持、得到了多少扶持,把种植中药材的肥料补助资金、养牛补助资金等各级帮扶资金打卡到户,做到扶贫对象“手上有卡,卡中有钱,钱里有项目”,确保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户身上、用到贫困村寨里。

  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就是通过看农户的劳动力状况和有无病残人口估算其务工收入和医疗支出

  通过看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打工时间,生产技能掌握情况估算农户的年收入。经过调查,迤那镇有5%的家庭有残疾人、体弱或年老丧失劳动能力的成员,不仅对家庭没有收入的贡献,反而还增大支出,导致家庭长期陷入贫困之中,难以脱贫;有3%的贫困户长期生病或患重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而且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有的甚至债台高筑。还有少数家庭是因成员年老或残疾致贫。为此,迤那镇积极实施教育培训到村到户,采取1户1人接受中职以上学历教育、1户1人接受培训后转移就业、1户1人掌握农村实用技术的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二传手培训、土专家田秀才、田间地头、专家讲堂等技能培训,基本做到贫困户脱贫致富需要什么就教什么。4年来举办了计算机基础培训、中药材种植培训、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烤烟栽培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焊工培训、厨师培训等培训171期,共培训16000(次),确保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确保这项工作落实,实行结对帮扶到村到户。实施科级干部帮4户、副科级干部帮3户、股级干部帮2户、一般干部帮1户的“4321”工程,选派165名干部与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把13个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具体分配落实到省、市、县、镇干部或驻村工作队员及科研院所、学校身上,实行定点、定人、定责帮扶。

  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通过看农户受教育程度和在校生状况等估算其发展潜力和教育支出

  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即看农户家中是否有小学生、初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通过贫困家庭读书对象估算农户年支出,计算农户的收入。经过调查,迤那镇发现,有11%的贫困人口因贫失学,又因失学而成为新一代贫困人口,有8%贫困家庭因供养子女读书而致贫。总之,由于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加上缺资金、缺技术、缺项目,导致发展动力不足,不少贫困家庭满足于种植传统的包谷、洋芋,缺乏进取心。为此,迤那镇着力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发展基础,着眼标本兼治制定科学扶贫措施:一是按照“户有卡、村有账、镇有簿”的工作要求,对贫困村、贫困户登记造册,建立迤那镇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明白卡和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台账,做到一户一策一干部,使每一个贫困村、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帮扶单位、帮扶责任人的帮扶情况一目了然。二是建立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分片联系制、分村负责制、分组包保制、分户帮扶制、分段突破制、分类动态管理制和分层设岗定责制 “七制并举”的长效工作机制,将精准扶贫工作与“百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进行有机结合,形成“镇党委+党工委+党支部+党员+农户”的工作运转机制和“党组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制度机制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建强队伍,齐心协力谋发展。以抓党建、强队伍、齐心协力谋发展为统领,不断加强镇党政班子、村支部书记、农村致富带头人“三支队伍”建设。四是采取选派党政干部到难村、政法干部到乱村、经济干部到穷村、专业干部到产业村的“四类”干部到“四类”村任职方式,选派15名党员干部到村任名誉支部书记,确保村支部书记谋发展、“带头跑”。五是抓党风廉政建设,强化项目管理。实行项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成立迤那镇扶贫项目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配齐工作人员,每一个村明确一名班子成员作为该村的项目建设挂钩负责人,对挂钩到村到户的领导干部和村“两委”干部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管理,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

  “四看法”在迤那镇扶贫开发工作中的4年实践带给我们三点启示:

  启示之一:实施精准扶贫必须突出“精准”,注重统筹推进。扶贫开发的基本对象是贫困人口,现在的贫困人口数量是根据统计的抽样数据算出来的,到底谁是贫困人口、分布在哪里、致贫原因何在、怎样才算脱贫,很多方面不太清晰。迤那镇从摸清底数入手,做到识别贫困对象精准,致贫原因分析精准、扶贫措施制定精准、项目资金投入精准、组织保障跟进精准,完善贫困的识别机制,变“大水漫灌”式扶贫为“滴灌”,较好解决了底数不清、指向不明、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从而增强了扶贫工作的针对性。

  启示之二: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有的放矢。单位越小越精准,内容越实越精准。单位必须体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内容必须体现针对性、个性化、可操作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一锅煮”、“一船拖”,眉毛胡子一把抓。迤那镇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较好解决了到底谁穷、到底为什么穷的问题,有效避免了“新瓶装旧酒”现象的发生。

  启示之三: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激发内生动力。迤那镇充分调动起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从而抓好了工作的落实,较好地避免了有了政策难以执行、有了方案不能推动、有了督查组不能开展工作、光打雷不下雨的窘境。

  (作者单位: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