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也是中央一号文件的一大亮点。由于这一部署刚刚提出,社会各方面的认识总体上还处在初步、零散、不成熟阶段,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亟需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深化理解,在一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作出必要的回答。
深刻认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中央会议和文件中,是党的“三农”工作理念和思路的又一重大创新,具有深厚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农业农村转型发展的根本选择。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呈现出新的加速度,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条件大幅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历史罕见的好形势。特别是粮食“十一连增”,且连续4年超11000亿斤,提前近10年完成了国务院《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目标;农民收入“十一连快”,且增幅连续5年跑赢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不仅1998年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近12年快速扩大的趋势得以阻断,而且创造了1984年之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第一次连续3年(1995、1996、1997)以上缩小的历史。成绩令人欣喜,但也必须看到,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很不牢固:一是从农业资源看,不仅空间潜力极为有限,而且部分主产区土壤地力长期透支、质量持续下降、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已对农业稳定造成了日趋严重的威胁;二是从农民收入看,在家庭经营受成本抬升和价格“天花板”双重挤压收益有限、农民外出务工数量和工资性收入增幅明显趋缓、转移性收入总量小增量少等因素影响,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面临极大挑战;三是从农村社会看,农业劳动力长期大规模向城市迁徙,不仅导致农村人才等资源严重流失,并引发了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更多更紧密地融入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及资源利用水平;有利于扩大农村产业规模和就业容量,拓展农民就业增收空间;有利于聚集农村人气和改善农村人员结构,促进农村社会繁荣稳定。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顺应国内外产业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看,当今,产业融合已日益成为世界范围内产业经济发展不可阻挡的潮流,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建立在科技发展并不断融合基础之上的新型产业革命已风起云涌,正在带动社会经济系统日益广泛、剧烈而深刻的变化。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不同行业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边界为了适应增长而日渐模糊或消失,全世界已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产业在不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快速发展。从国内看,在新常态新要求下,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进行深度优化调整,产业发展与国际接轨、跨行业跨领域融合发展的步伐空前加快。一些企业以互联网技术融合应用为突出代表实现快速崛起,吸引了国人乃至世界的目光。当前,在产业融合理念的先导性作用下,“互联网+”、“创客”、“众筹”等新概念迭出,其背后如影随形的无不是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产业形态和巨大而活跃的产业发展空间。具体到第一产业而言,近年来我国农业虽然在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上步伐有所加快,但总体上仍处在起步阶段,由于产业融合度不够,不仅在生产环节竞争力严重不足,而且在加工环节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比如,在食用油加工领域,以打通全产业链作为最大经营之道的新加坡食用油加工企业益海嘉里,进军我国后已连续多年占据国内小包装食用油市场40%左右的份额,大豆压榨能力占国内产能之首,并且在国内调和油市场价格上发挥着风向标作用,掌控着很大的话语权。在畜产品加工领域同样存在类似问题。顺应形势、应对挑战,迫切需要推进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通过借势发展增强竞争力。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具有重要的政策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一,在政策要求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推进有关产业和领域的融合发展。其中,十八大报告提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此后,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专门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在辽宁、江苏等地调研时,他多次强调,要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并驾齐驱、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相互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要深入推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对这些要求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贯彻。第二,在理论背景方面,国外对产业融合的讨论早在数字技术导致产业之间出现交叉的1970年代已经开始,以发达国家的学者为主,对产业融合的内涵、类型、原因、意义等率先进行了广泛研讨。国内关于产业融合的研究总体上滞后于西方约20年,主要讨论散见于新世纪以来,且多为一些服务业领域的领导,比如,分管旅游的领导谈旅游怎样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分管科技的领导谈科技怎样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学界进行专门系统研究的很少。尽管如此,但近年来产业融合的理论已引起了“三农”学者的关注,有关产业融合视角下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专题研究成果已开始出现。第三,在实践基础方面,国内外关于产业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已有很多,具体到国内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方面也不断有了一些探索与积累。比如,国内现在一些发育程度较高的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区及休闲农业聚集区,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兴起的农业产业化,以及此前多年倡导的农村多种经营等,均体现了产业融合的方向和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截至目前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不同层级和形式,为下一步推进更加深度的融合打下了一定基础。
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讨要防止落入泛学术化的陷阱
一个新的理念出来以后,证实者有之,证伪者也有之,这是一种正常的学术现象。但从目前的一些趋势看,对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的探讨,关键是要密切结合发展实际和中国国情,努力避免泛学术化的空洞讨论。
第一,要防止落入简单套用经济学理论的陷阱。通常情况下,经济学是指流行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流经济学,是这些国家的学者关于市场经济中商品和劳务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及这些经济过程相互联系的系统理论,也是有关市场经济运行和国家调节的经验总结和政策主张。这些理论总体上反映了生产社会化的某些客观经济法则,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要看到,这些经济学理论多是西方学者研究得出的,不仅具有地域局限性,也具有制度局限性,其往往用物的关系掩盖了人的关系,用量的分析替代质的分析,回避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利益的对立,表现出强烈的阶级欺骗性。更重要的是,由于迄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没有一个中国人,一些所谓的主流经济学理论没有一个是以中国为样本研究得出的。长期以来,我国的部分学者和干部热衷于运用西方经济学理论说明中国的问题,甚至将其奉为圣明和灵丹妙药,动辄以“某某经济学理论认为”加以推理,犯下了不少不符合国情的逻辑错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此前国内外学者涉及甚少,研究中注重运用一些经济学原理十分必要,但要注意以科学辨证的态度加以扬弃,防止简单套用,犯本本主义的错误。
第二,要防止落入生硬照搬国际经验的陷阱。我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学习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但是,与参考西方经济学理论一样,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也需要注意取其精华、舍其糟粕。特别是对于“三农”而言,情况更加特殊,我们的工作一般很难在国外找到现成的答案,农村改革发展几乎完全“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历程也充分表明了这一点。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农民户均经营耕地面积不足10亩,仅相当于欧盟的1/40,美国的1/400,即使是与我国国情相近的日韩,户均经营规模也是我们的2-3倍。同时,近年来我国的农业从业人口虽持续下降,但仍是美国和日本、韩国的100倍左右,农村人口则体量更大。这些独特的国情农情也进一步说明,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我们同样难以照搬所谓的国际经验。目前,由于国外专门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探讨与实践极少,谈到借鉴国际经验,有关方面均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日本二十世纪末开始的“六次产业化”。的确,日本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实施“六次产业化”发展战略,将农业生产向第二、第三产业延伸并加以融合,改善了农户的生活质量,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可持续性发展。但也要看到,日本的农业并非国际成功范例,其全日制农场只占14%,平均起来一个农场还不到一个劳动力,绝大多数是兼业农户,生产效率低下,其“六次产业化”实际上也是政府应对这些问题的无奈之举。我国一些地方虽然没有明确“六次产业化”的提法,但做法和成效也许并不逊色。因此,在借鉴日本经验时,同样需要多立足实际,有取有舍,决不能盲目跟风和追捧。
第三,要防止落入概念定义过于机械封闭的陷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甫一提出,怎样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下定义,如何确定融合的边界,其内涵和外延是什么,等等,很快成了学者、官员等有关方面讨论的热点,甚至为此争执不下。从工作需要出发,这些基本问题有必要尽可能理清楚一些,以保证大方向的正确,但也并不是一定要在所有问题上都达到认识的高度统一,放之世界而皆准。国际上关于产业融合的理论探讨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可是到目前也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所以我们也不能犯学术上的急躁病。应该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动态和开放的系统,切入点和涉及的问题很多,站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从不同的立场和视角出发,人们的认识必然不尽相同。比如,从第一产业出发思考的问题和从第二、第三产业出发思考的问题,从经营主体、融合机制角度思考的问题和从产品、科技等角度思考的问题,必然大相径庭;在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不同阶段的外部环境大不相同,人们对问题的认识也会迥异。因此,如果一定要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给出一个十分明确的定义,只能因时因事以发展的观点灵活处理,研究得出相对科学的结论;否则,在这方面争论不休、大费周章,不仅没有多大实际意义,而且可能禁锢思维认识及融合发展的空间与灵活度,犯形而上学的错误。
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道路
结合我国国情,总结借鉴国际国内产业融合的实践经验,现阶段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本质上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农村为依托,以打通延长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为方向,以农业与关联行业间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管理方式的交叉渗透和优化重组为途经,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的过程。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涉及领域广、时空跨度大、工作任务重、现成经验少,需要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政府引导、市场主体,机制创新、试点先行等基本原则。当前,重点要在以下四个方面明确定位和要求。
要明确融合的基点在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角度和途经很多,但对我国而言,必须强调和始终坚持一定要把农业作为基点,将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和农民务农就业增收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保障粮食等农产品基本供给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农民收入问题始终是“三农”问题的核心。如果我们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点放在农业以外的其他方面,最终可能会带动农业农村的发展,但也可能会侵害农业和农民的利益。屁股决定脑袋,站在不同位置就可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不同的思维认知和行为结果。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民是弱势群体,只有把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基点从一开始就明确放在农业上,始终把农业和农民放在突出位置,融合的方向才不容易出现大的偏差。
要明确融合的关键在农产品加工业及休闲农业。除了农业以外,在二三产业所关联的各种业态中,能够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很多,比如,科技、信息、市场等服务行业,以及工业企业等,但面对众多选项,我们需要坚持突出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先抓住抓牢最重要的方面。客观分析,科技信息等服务行业进入农业,更多体现于对农业的支撑手段,起到的主要是辅助作用;工业企业进入农业,虽然会带来资金、管理等优势,但也相对存在着专业性不够强、感情疏离、与农逐利等问题。与上述二者不同的是,农产品加工业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中,不仅具备一定的资本条件,还有着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天然优势。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业本身就一头连着加工原料生产、一头连着加工产品市场销售,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不仅处在前延后展的便利位置,而且具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也就是说,融合一二三产农产品加工业既有天然优势,也本身就是它的天性。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力自建原料基地和市场网络,早已是一二三产业的融合体。另一方面,大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从业时间较长,对农业既具有深厚的感情,也具有专业的人才技术等积累,支持农业发展中更容易做到得心应手。加之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庞大,2014年主营业务收入已超过18万亿元,总产值已是农业的2.1倍,成为举足轻重的部门,对农村乃至全国产业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具有融合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实力。这些情况表明,把农产品加工业定位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关键最重要的业态十分必要。此外,近年来休闲农业发展突飞猛进,且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高度体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理念,市场空间十分广阔,也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值得高度重视和借力的重要业态。
要明确融合的主体在新型经营体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千家万户的农民都要行动起来,但由于我国农户经营规模狭小,特别是传统小农户很难在推进融合发展上发挥大的作用。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既要调动广大传统小农户的积极性,更要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40万家;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万家,其中省级以上1万家,国家级124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0万家左右,50亩以上的规模化经营农户317.6万户。这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不同领域实践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和要求,应在今后推进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更大活力,推动其发挥更大的生力军作用。
要明确融合的保障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在发挥市场机制和市场主体的作用,政府不能够包办,也无法包办。但是,在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同时,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是要加强规划引领。特别是在当前各方认识尚不尽统一、各地工作头绪尚不清晰的情况下,尤其需要通过规划等指导性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原则方向和目标任务及措施。二是要加强示范引导。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在不同区域和不同行业及领域,通过总结发现树立一批融合发展的先进典型,加强宣传推广,促进由点到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十分必要。三是要加强政策激励。研究制定针对性政策,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做得好的地区和经营主体等,通过财政奖补、税收优惠、金融扶持、通报表彰等形式给予适当奖励,推动形成争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构建起长效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机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