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施策 标本兼治 切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 唐珂 字号:【

又是一年丰收季,焚烧秸秆话题再次成为社会热点。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秸秆资源量,将带来巨大的生产潜力,但同时也带来不小的转型压力。目前我国农业,露天随意堆放和焚烧,仍是秸秆利用率低下的直接表现,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加快推进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已刻不容缓。如何变废为宝,变秸秆负担为发展动力,需从政策、产业、技术等多个层面同时发力,才有望破题。本期视点栏目,特约请农业部科教司司长唐珂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程序分别撰文,并配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图解,希望从宏观政策、试点示范、先进技术等多个维度,向读者全面展示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世界上秸秆资源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按照1:1.5的谷草比计算,2014年我国农作物秸秆理论产量为9亿吨左右,分别是同期印度、美国、澳大利亚的2.29倍、1.21倍、19.6倍。做好秸秆综合利用事关耕地质量提升、农民增收就业、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气污染治理,事关找回农业的另一半,意义重大。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粮食生产取得的巨大成就,秸秆可收集量也在逐年增加。各地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加大投入,出台政策,务实推进,2014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8%,成绩来之不易。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一些地区秸秆利用率偏低、露天随意堆放和焚烧秸秆的问题依然十分严重,既浪费了宝贵资源、破坏了土壤有机质,又助推和加重了特殊时段、局部地区的雾霾天气,影响交通安全和人们生活,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今年7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现场会以及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围绕“一控两减三基本”目标(严格控制农业用水总量,把化肥、农药施用总量逐步减下来,实现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资源化利用),切实打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今年10月在河北石家庄又召开了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交流各地做法和经验,形成统一认识和思路。因此,认真贯彻会议精神,我们应按照政策支持、示范引导、农用为主、产业发展、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的总体思路,从以下几方面创新工作机制和方式,促进秸秆利用迈上新台阶:

一、加强政策创设,建立秸秆利用长效机制。今年是“十三五”谋篇布局之年,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以及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制度的精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把政策扶持作为关键环节抓紧抓好。近年来,尽管国家已出台一些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但农民直接受益的不多。据农业部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等8省(市、区)(以下简称8省)15县24个村农户的典型调查,仅16%的农户享受过政府秸秆综合利用补贴。为此,要认真贯彻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08]105号)关于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的要求,加强政策创设,加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秸秆综合利用系列配套政策:一是建立对以秸秆为原料的沼气、沼渣沼液、饲料、成型燃料、生物炭、电力等终端产品制定补贴制度,提高秸秆综合利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积极争取秸秆还田和农机作业补贴政策。三是在发展草牧业和开展粮改饲试点方面出台扶持政策,推进农作物秸秆和籽实的全株利用。四是出台扶持秸秆收储运站点场所建设补贴政策和用地、用电、交通、税收等扶持政策。

二、拓宽投资渠道,破解秸秆利用资金瓶颈。秸秆利用成本高、投入大,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突出,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加上我国秸秆综合利用规模小、茬口紧、种养脱节的特殊性,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一要建立中央、地方、经营主体三方筹资制度。目前制约秸秆综合利用最大的因素是还田离田成本高。解决秸秆问题既不能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也不应让农民完全承担禁烧的成本。据农业部对8省的调查测算,秸秆还田成本约为单季作物纯收入的9%~15%,离田成本约为15%~30%;一些省区秸秆还田试点补贴标准每亩仅为10~20元,相当于还田实际成本的1/3左右,农民将要自己承担2/3的还田费用。据实地调查,吉林省德惠市秸秆离田(农民自行收集和运输)成本为每亩67元,其中田间人工打捆每亩33元、运输成本20元、堆垛成本13元,1人1天收集2亩秸秆,净收入不足100元,不及打工收入,从而影响了农民收集秸秆的积极性。“十三五”期间,按照明确事权、多方负担的原则,建议国家尽快建立对秸秆还田离田、收储利用站点场所建设给予长期稳定财政支持的机制,大幅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据测算,建立健全秸秆还田离田补贴机制和收储运体系, 2016-2020年约需要中央投资300~500亿元资金。二是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绩效奖补机制。目前各地秸秆综合利用进展不平衡,2014年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中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0%的只有5个省,利用率最低的只有40%。秸秆出口不畅、利用率低,是一些产粮大省秸秆焚烧严重的重要原因。中央财政应依据各地秸秆综合利用率年度增幅和火点数降幅等指标,对成绩显著的相关省和地县给予绩效奖补,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充分调动各地工作积极性。三是加大资本市场化运营力度。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大力扶持秸秆综合利用龙头企业,遴选一批具备条件已实现商业化运营的秸秆利用企业,力争在未来五年内培育孵化上市(含新三板),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

三、开展试点示范,积极探索成功商业模式。受秸秆收储成本高、启动资金缺乏、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目前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秸秆利用商业模式较少,秸秆利用企业经济效益低、生存难,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健康发展。韩长赋部长今年4月对秸秆综合利用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我们正在积极与综合部门沟通,拟在京津冀及全国其他秸秆利用重点地区,开展以下试点示范:一是开展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将秸秆吃干榨净。二是开展秸秆还田试点。秸秆中富含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专家测算,每吨鲜秸秆相当于24公斤氮肥、38公斤磷肥和34公斤钾肥,秸秆还田能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肥力。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方向是还田,一些国家秸秆还田量已占秸秆总量的2/3以上,已形成秸秆还田、厩肥和化肥配合施用的“三合制”施肥制度。因此,要因地制宜开展秸秆深翻还田、秸秆炭化还田改土、秸秆生物腐熟还田等试点,提高还田质量,促进耕地种养平衡。三是开展秸秆能源化利用试点。重点是开展秸秆生物柴油和航空燃料、以村为单位的成型燃料代煤并配套智能炉具等方面试点,促进农村清洁能源发展。通过试点示范,将已有技术集成、配套、熟化,上升为可持续的商业模式,进一步提升秸秆企业综合效益,为秸秆综合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秸秆综合利用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目前,秸秆综合利用中还存在着还田技术标准和规范不明确、一些秸秆利用的关键技术成本高效率低、基层亟需的秸秆利用设备数量少不配套等问题,制约了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各级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进一步加大秸秆利用科技创新力度,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今年农业部和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农业废弃物(秸秆、粪便)综合利用技术成果汇编》,我司和生态总站印发了《秸秆综合利用主要技术简介》,以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指导。下一步,我司将与科技部农村司加强合作,按照引进消化一批、创新研发一批、科学制定一批(标准和规范)、转化推广一批的思路,积极谋划秸秆综合利用的研发计划,聚焦重大核心技术突破,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努力将秸秆利用建立在科技支撑、科技推动、科技引领的良性轨道。

五、建立协调机制,切实形成工作推进合力。为落实“一控两减三基本”工作部署,农业部今年成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工作组。各地也应探索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明确职责,充分发挥能源、环保、农机、农业、畜牧、计财等单位的作用,形成秸秆综合利用的合力。要鼓励开展秸秆利用组织创新、管理创新、金融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充分调动农民和企业的积极性,确保政策和工作落地。要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秸秆经济和环境保护意识,营造秸秆综合利用良好氛围。要对各地秸秆综合利用组织管理、工作推进、任务完成进行考核,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有序推进。

六、出台法规规章,努力构建永续利用格局。我国农业、土地、环境、农业机械化等方面都颁布了相应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法规涉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内容既少又散,不利于秸秆综合利用的长远发展。为了促进秸秆综合利用法制化建设,应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全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条例》以及配套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规范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投入、科研、管理、禁烧等工作责任,形成以用促禁的规范化、制度化利用格局。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农村要美秸秆必须治。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功在当代、利在后世。要按照改革的思路、创新的理念和实干的精神,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的目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作出新贡献。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