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从日本引进我国,为我国农业带来了一场“白色革命”,极大地提高了部分农作物的产量和效益。在我国北方旱作区,地膜覆盖技术更是粮食生产的关键技术,能使农作物产量提高30%左右,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随着地膜覆盖技术大规模应用,问题也日益显现:使用后的地膜如未及时回收将成为污染,对农业生产构成潜在威胁。那么,废旧地膜究竟好不好回收?怎样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难题?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甘肃省是地膜消费大省,废旧地膜造成的环境污染也曾一度困扰甘肃。近年来,甘肃省通过严格制定标准,建立完善的回收体系,使得这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收膜人:
昔日成“灾”,今变增收新途径
早上七点不到,天微亮,深秋的陇中大地寒意已浓。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镇红土村,一辆农用三轮车从远处驶来停下,48岁的车主李东明从车斗上卸下竹筐,带上铁钩下到了路边的田地,开始了一天的回收废旧膜工作。这辆三轮车与其他车相比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是车前的挡风玻璃上多了一块“地膜收购车”的红色标示。
据李东明介绍,早些年因为旧膜回收成本高,所以当地人干旧膜回收的积极性都不太高。一般情况下,一个农民捡地膜一天最多只能回收半亩地,人工费一天就要上百元。有时,农民们为了抢农时赶着播种,直接将残余地膜连同泥土一起翻入到土壤中,造成地膜残留。
“几年前,俺们这里的废膜都成了‘灾’成了‘魔’,连片的田地都是,这几年好多了,有人在县里建起了旧膜处理厂,就连乡镇上也就近建起了(旧膜)回收站。”李东明边忙着手里的活儿边说:“像这样的旧膜卖到回收站一方能有个六七十元,我这一车也就有个1.3~1.4方,差不多有个100元吧。”忙的时候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就在镇上随便吃一口。上午一车,下午一车,一周跑6天,平均下来也得拉个6~10车。
由于地膜的保水保墒效果好,在当地,每年农民种地都要覆膜一到两次。一般是头年的十月底十一月初是秋覆膜,来年立春后就把地里的旧膜起走,三月底四月初是春覆膜季节,到了四月底五月初种上玉米或马铃薯,也有种蔬菜的。有的为了图省事,干脆一年只覆膜一次,头年的秋覆膜不揭,等来年继续用。
李东明家有20亩地,其中种了6亩的马铃薯,13亩的玉米,每年都要用地膜。“一亩地用一卷,也得用20来卷地膜。现在,村里干旧膜回收的有四五个吧,周边村里也有做这个的,有的村多了有10来个人呢。俺们这里大部分都是手工捡膜。”李东明告诉记者,自己在2013年农闲时,听说收废旧地膜可以卖钱,于是干起了回收地膜的营生。“在人家田里捡旧膜,大部分村民都不管,毕竟烂在地里就成污染了。也有些老汉儿不让白捡,勤快的村民自己把地里的地膜捡起堆在地头儿,等着收膜人来收。这就看情况了,一大堆差不多有个半方左右,给个八元十元的不嫌多,四元五元他也不嫌少。”
甘肃省是全国最先引进和试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省份之一,近年地膜覆盖面积逐年扩大,地膜使用量连年增加。2014年,全省各类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已达2750万亩,地膜使用总量近15.6万吨。随着地膜使用量快速增长,产生了大量废旧地膜。放眼农村,这不仅造成了视觉上的“白色污染”,还存在降低耕地质量、牲畜误食、焚烧处理引发二次污染等潜在威胁。“鉴于此,甘肃近年来按照农业清洁生产理念和农业循环理念,逐步探索出了‘强化源头防控、政府扶持引导、企业市场运作、行政监管推动、技术支撑保障、法制引领规范’这一解决废旧地膜残留的有效途径,基本形成了地膜增产增收、废膜回收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甘肃省农牧厅环保站副站长李崇霄说。2014年,全省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已达75.4%,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中废旧地膜残留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中转站:就近回收再启程
田里回收的旧膜去哪了?李东明这样辛苦一天收集的废膜又将被送到何处?
记者跟随李东明来到了位于宁远镇的地膜回收中转站。在这里,记者见到了更多像李东明这样干地膜回收的人。一辆辆标有“地膜收购车”的农用三轮车,有的装着满满的旧膜,也有装半车不满的,一天中或早或晚,不时从周边驶来,聚集于这个回收站大院。
由于回收的地膜太多,车辆也多,回收站的工作人员只能两个或三个一组,爬上三轮车的废旧膜堆,从上到下,由左到右,拿卡尺大概估算一下,冲着后院记账的人喊一声:“1.3方”、“1.5方”,“1方不到,算1方吧”……这样,旧膜回收车开进后院卸货。
“这些地膜贩子很辛苦。这么满满一车差不多有个1.8~1.9方,多一点大一点的车能拉个2方左右,一般得捡个十五六亩地才行。20~25方废膜差不多合一方新膜的价钱。”回收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这些回收站点都是挨着耕地建立的,每个回收点都能辐射一大片儿。这些废旧膜在这里初步整理后,将被运往本地或外地的旧膜回收处理企业。”工作人员指了指停在后院的两辆卡车。
据了解,甘肃省废旧地膜回收和利用主要涉及农户捡拾、网点回收、企业加工三个环节。2013年制订的《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规定各县(市、区)须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纳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合理布局回收网点,扶持企业和其他组织回收利用废旧农膜。为促进废旧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专门设立专项资金,2011年-2015年,已累计投入资金9000万元。截至2014年年底,甘肃省从事废旧地膜回收加工的各类企业达293家,设立乡村回收网点2148个,初步形成涵盖地膜捡拾、回收、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的网络体系,基本形成了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轮回”车间:
“前世”地膜,“今生”PE
“废旧地膜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不回收利用将造成资源浪费。”兰州金土地塑料总公司负责人金鑫海告诉记者。金土地塑料总公司是一家集塑料吹膜、合成材料、塑料回收利用科研生产为一体的企业。走进金土地的地膜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机床正在飞速运转,操作人员熟练地把机器生产出来的塑料膜按一定标准卷成一卷。“这是我们的地膜生产车间,这些黑膜、白膜在这里出厂后将被销往各地。我们生产的地膜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不但更薄,而且拉伸强度也高,便于回收。”金鑫海拿起一卷地膜边拉扯边说,目前,我们国内使用的农用地膜厚度为0.006毫米~0.008毫米,与国外使用的0.015毫米相比,强度小,很薄,不好回收。地膜回收的难度关键在地膜的强度与厚度,拉伸强度、厚度越高,越便于回收。而农民为了价钱便宜,往往选择拉伸强度与厚度低的地膜,因为相比前者,这样的地膜更便宜些。
转身离开生产车间,来到金土地的废旧地膜回收处理车间。与李东明交易的宁远镇回收站的部分旧膜就被运到了这里进行返厂“轮回”处理。在这里,记者看到,废旧地膜被粉碎、清洗后,通过热融、挤出变成了再生塑料颗粒。
据介绍,甘肃省废旧地膜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将回收的废旧地膜生产再生塑料颗粒,利用再生颗粒进行深加工成PE管材、塑料容器(如化粪池)、滴灌带等;二是将回收的废旧地膜直接粉碎,混合一定比例的矿渣加工生产下水井圈、井盖、城市绿化用树篦子等再生产品。
据李云霄介绍,甘肃省近年采用“财政贴息、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建设了一批工艺先进、规模经营和抵御风险能力较强的回收加工企业,并配套相关优惠政策,为废旧地膜回收综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金土地公司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支持下,2012-2015年甘肃在44个县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示范项目,安排中央补助资金23361万元,新增地膜回收面积1374万亩,新增加工能力47284吨。为了有效强化行政监管,2014年起,甘肃省对旱作农业区地膜政府采购进行招标时,优先考虑具有废旧地膜回收加工能力的企业,以此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到废旧地膜回收中来,逐步形成了“谁生产、谁回收”的良性机制。
启示:坚持“两条腿走路”与“三位一体”协调发展
甘肃的实践表明:在未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前,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传统地膜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是不可替代的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地膜推广应坚持“两条腿走路”。在大田农作物上推广使用高标准地膜,走严控增量、减少存量和推进资源化利用的路子。在部分地区和作物上,推广一膜多用、一膜多年用技术,走地膜高效利用的路子;同时,在设施农业、高附加值经济作物上或覆盖时间短的作物上,应探索试验降解地膜。目前,废旧地膜残留防控还是要坚持走提高地膜质量标准、提高回收率和资源化利用的路子。
据甘肃省农牧厅资料显示,下一步,该省将以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树立农业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围绕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运用行政、经济、技术与法制手段,提高地膜回收与综合利用,推进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