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联社带来共赢互利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徐明 字号:【

这几天,在浙江余姚三七市镇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架用于农田施药作业的农用飞机,吸引了市内外众多种粮大户前来观看。这架直升机可在3米至7米的低空作业,喷洒速度快,用药均匀,可以抵4个劳动力,还能节省农药成本30%以上。这架农用直升机是该合作社理事长李小江去年引进的。“直升机不但可以为社员提供植保服务,还可以为周边其他农户服务,实现提高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目的。”李小江说。

2008年11月,李小江和本镇另外7个种粮大户合伙组建了田螺山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起步之初,仅有14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如今已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70余台(套),合作社社员总人数也从最初的8个人增加到现在的150余人。通过联合作业,粮食亩产普遍达到450公斤以上,三七市镇因此成为余姚市首个粮食产值超百万元的乡镇。

2014年4月,李小江把三七市、丈亭、陆埠等余姚东部3个乡镇的8家农机、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稻田作业面积达12万亩的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联社的性质是股份制合作社,鼓励成员带机入股,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三七市镇村民陈伟明拥有两台拖拉机,原先在农忙季节给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服务,打打零工。联社成立3个月后,他带机入股加入了联社。除了享受到3%的入股分红,农机作业工资也达到了300元/8小时,“原先我一年农机作业收入15000元,加入联社后,农忙时候忙不过来,工时排得很满,光工资就有34000多元,到今年年底我还会有4000多元的入股分红呢。”说起这些,陈伟明笑不拢嘴。

联社的成立,有效解决了“机手找活难、农户用机难”的矛盾,无论插秧还是收割,各家的农机经过统一调配,提高了机械利用率。机械使用后,入社统一免费保养维修,既增加了农民收入,又降低了农机手成本,实现了农户与机手之间的双丰收。同时,稻田作业面积翻番后,农资经销量也随之扩大,通过这种抱团方式,在与农资生产企业“讨价还价”中增加了话语权,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

在此基础上,联社还成立了余姚首家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以低廉的价格为农民提供耕作、植保、收割、加工等系列服务。近两年来,共计让利给农民100多万元。如去年10月,因特大洪涝灾害影响,三七市镇及周边乡镇农户种植的晚稻大面积被淹,合作社马上召开理事会,决定免费为农民烘干稻谷,并以优惠价收购。此举虽使联社亏损了60多万元,但大幅度减少了农民的损失。

组建合作联社,目的是做强做大农机服务和粮食生产。田螺山农机服务专业合作联社的发展证明,实现了资源共享,抱团取暖,各方就可以共赢互利。

近些年,我国的农民合作社已发展至一定数量,但在规模和服务能力上仍存在散、小现象,为走共同致富之路,可以借鉴田螺山粮食(农机)合作社联合社的发展模式,抱团发展,横向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这样,既可以进一步提升合作社自我发展能力和服务成员的水平,有效避免恶性竞争,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单个合作社因势单力薄难解决的问题,改变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状态,壮大合作社的规模和实力,实实在在为农民增加收入。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