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基于四川省的调研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张红宇 张涛 孙秀艳 杨春悦 字号:【

农业社会化服务特别是农业生产性服务,是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支撑,对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促进现代农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近日,围绕这一问题,我们到四川德阳中江县和广汉市、绵阳三台县和江油市等地进行了专题调研。

农业大县对生产性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从调研情况看,广大干部群众普遍认识到了当前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认为当务之急是尽快补上农业生产性服务这个短腿。

第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亟需农业生产性服务助力破解。我们调研的几个县都是人口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其中中江县、三台县人口达143万和147万,常年外出务工人数为47万和40万,分别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和53%,且输出的大部分是青壮年劳力。由于劳动力大量外出,一些丘陵地区农户无力耕种承包地,绵阳市两季都撂荒的耕地占10%以上,当地老百姓对代耕、全托、半托服务的需求尤为迫切。

第二,农民增收难度加大,亟需农业生产性服务拓展空间。这几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虽然不多,但雇人成本和租地成本越来越高;农民外出打工收入虽有增加,但受实体经济不振影响出现了外出农民工回流态势,农业大县农民增收面临很大压力。中江县2014年粮食总产达77.1万吨,居德阳第一、四川第二,但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万元左右,比德阳市平均水平还低1000元以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从农业内部挖潜增收是条好路子。如,中江县金穗源粮食合作社,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插机收、统防统治等服务,仅小麦机耕一项,合作社每亩有80元收入,同时为农户节省220元成本;农忙时节合作社还会雇40多名农机手、植保员,农机手日工资已从2013年的120元上涨到今年的200元,涨幅达66.7%;部分合作社成员带农机入社,年底还能享受分红。

第三,农业整体竞争力不强,亟需农业生产性服务支撑提升。绵阳江油市农民人均耕地仅0.94亩,虽有为数不少的家庭农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但农业生产经营总体仍是“小而全”、“小而散”,市场上大路货、初级产品居多,还没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2014年全市劳均农业增加值仅为1.72万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近1/3,与大县的地位很不相称,亟需通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建立健全专业化分工、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运作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经营体系,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

农业大县发展生产性服务已有的好做法值得推广

第一,引导服务需求。政府的作用重在引导示范,补市场化服务的薄弱环节、补生产性服务的短板,等市场成熟了就退出。具体到实践中,广汉市整合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及其他资金680万元,将农业生产性服务细分为水稻机插秧、水稻统防统治、水稻收获烘干、蔬菜工厂化育苗、蔬菜产后预处理、油菜机播机收、小麦开沟排灌等7个作业包,对中标服务组织按作业面积进行补贴,目前正在考虑调整作业包内容,将农民亟需的秸秆收集和还田服务也纳入补贴范围。

第二,培育服务主体。除发展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和经营性服务组织外,各地还培育了一批以自我服务为主的服务组织,形成了多元化服务格局。中江县农技推广部门是传统的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县乡两级共有农技推广机构51个、工作人员1534人,主要从事农作物主导品种、先进新型栽培技术推广应用,2014年全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6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4个百分点。三台县台沃公司是典型的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公司年产配方肥16.3万吨,在乡镇自建自有7000多个科技服务网点,推行“四个一”服务模式:一袋子肥料即通过测土配方为农民提供专用肥料,不用买多种肥;一站式供肥即连锁直销,减少肥料销售中间环节,不搞层层批发;一体化服务即以配方肥为核心,并提供种子、育秧、植保等综合性服务;一块小市场即在农村建立精细化服务团队,每人服务1~3个村。江油市蜀岭联合社是自我服务型组织的代表。联合社由11家生猪养殖、蔬菜和中药材种植的合作社入股组建,通过代销、高于市场价收购等方式收集合作社产品,统一检测、统一分选加工、统一商标、统一销售。

第三,强化服务基础。有产业、有基础,才能有服务体系。广汉市整合涉农资金5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5万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18万亩集中连片水稻生产基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9%。

第四,完善服务机制。前几年,绵阳游仙区太平乡常年外出农民工占劳动力总数的65%,全乡撂荒土地达5300多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4%。为解决这一问题,去年乡农业服务中心牵头组织全乡种粮大户组建了土地托管中心,采取农民把承包地交给托管中心,中心向农民支付保底价,并在粮食收获后按一定比例与农民分红的全托方式,以及托管中心为农民提供农资、农机作业、技术、销售等服务,农民支付服务费,种田收益全部归农民所有的半托方式,为农户提供服务。

从这些探索实践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点认识:其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一样,根本动力是市场需求。其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农业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是重要前提。其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多元共存、融合互促是基本格局。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调研中发现,尽管各地进行了积极探索,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也有了一定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覆盖全程、便捷高效的完整体系。特别是农业生产经营中还有些关键环节的服务仍很薄弱,亟待通过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来破解。

第一,粮食烘干。当被问起当前发展中有什么突出困难时,金穗源粮食合作社理事长常涛脱口而出:“打的粮食没地方晒,附近也没烘干机,去年只好拉到20多里外的农贸市场和学校去晾晒,500多吨稻谷光人工费和车费就花了3万多块。”我们调查的种粮大户、粮食合作社也都集中反映了这一问题。一方面,种植几十亩、上百亩粮食的大户或合作社购买烘干机投入较大(日处理15吨售价在20万元左右),又需要场地,自己买不划算,更希望接受社会化服务;另一方面,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并没有这方面业务,经营性服务组织如果自己购买烘干机,由于粮食收获时间集中,收获季节只用开工十几、二十天,闲置率比较高,回收成本较慢,也不愿开展这方面服务。

第二,蔬菜保鲜。中江县响水河韭菜合作社理事长说:“合作社现在只是帮农户把韭菜卖出去,但因为没有保鲜条件,韭菜早上能卖2块,晚上就只能卖8毛,遇上大规模集中上市价钱会更低。目前最大的愿望是能有冷藏运输车、冷库和真空包装设备。”这一问题在当地相当普遍。

第三,品牌推广。广汉市种粮大户黄明水说:“现在前端服务已经比较好了,但粮食没品牌,价格上不去,不能体现优质优价,希望政府能在这方面提供帮助。”不仅粮食需要提高品牌附加值,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更需要打造品牌。

第四,市场信息。绵阳市农业局陈修福反映,在蔬菜、生猪等产品的市场信息服务方面,现在还比较欠缺,养猪户知道“市场好了不要赶,市场不好不要懒”,但到底什么时候该赶、什么时候该懒,根本判断不准。

第五,山区丘区农机作业。我们在丘陵地区的公路两侧看到,不少小块的坡地都种上了玉米,在这样的地块上开展农机作业,只能使用小型机械。绵阳市农技站刘如东介绍,绵阳市山区丘区耕地面积占81.4%,地块小而散、平整程度低,一般发展小麦、玉米等旱作农业,需要“爬坡上坎”,更欢迎轻便、小型农机服务,但目前这些都很缺乏。

第六,蔬菜水果统防统治。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统防统治相对发展得比较缓慢。蔬菜水果作为使用农药的主要作物,应成为专业化防治的重点,但由于品种的多样性和病虫害的复杂性等原因,开展这方面技术服务的门槛比较高、风险也比较大,造成专业服务组织还不多,服务发展得还很不够。

综合以上情况,当前及今后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产性服务业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后环节。二是针对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农产品提供差异化服务。三是重点为兼业农户提供基础型服务、为专业农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增值型服务。

政府在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中应有所作为

结合全国面上和调研情况看,目前我国发达地区社会化服务体系相对健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政府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特点,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发展、品牌培育、市场营销等方面有所作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同时也要秉持有限政府、有限责任理念,科学合理作为、不包办代替,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市场化发展创造条件、留出空间。

第一,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从四川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已成为制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着力加强机耕道、农机场库棚等农机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农机能下田、能上路,田网有渠有水、能灌能排,为开展生产性服务打牢基础。

第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农业的生产经营和服务,“命门”都是人,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不仅是部门战略、行业战略,更应上升为国家人才战略。各级政府要依托已有的人才培育工程和项目,探索设立就业创业基金,鼓励和吸引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科技人员等,积极投身农业生产经营特别是现代农业服务业这一创业创新的广阔“蓝海”。

第三,改善服务装备条件。现在耕地、播种、插秧、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发展较为迅速,但施肥、喷药、修剪等田管机械发展较为缓慢,今后农机购置补贴应更多向田管机械倾斜,以机械和服务有机融合促进施肥施药的精准化,更好地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目标。

第四,加大关键服务环节支持力度。搞服务就要“最初靠政府、最终靠市场”。对于一些公益性较强、覆盖面较广、农户亟需,但收益相对较低的关键服务环节,比如统一供种、集中育供秧、病虫害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粮食仓储烘干、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蔬菜冷藏保鲜等,要积极探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贴、无偿提供等多种方式,集中力量加大支持。

第五,有效发挥金融支撑作用。要针对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的不同需求,制定差异化的金融支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对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的撬动作用,加快融资性农业担保体系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抵押物,大力发展信用贷款。探索成立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出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金,为社会化服务组织融资提供支持。提高开展全程托管生产性服务主体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标准和赔付额度,扩大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等对农业机械的覆盖范围,强化对服务主体的风险保障。

第六,加快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要像支持农业机械化一样支持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大对互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要加强与相关信息服务、网络服务运营商合作,抓紧开发推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用软件和信息共享平台,研究发布针对性强、有影响力的市场信息,以互联网思维和手段,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有效对接,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前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建议

结合调研情况,经过认真思考,我们认为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选择,规模经营是基本方向。但规模经营在我国的实践路径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在务工机会较多、劳动力完全脱离农业的城市郊区和发达地区农村,可以促进土地经营权流转,让新型经营主体进入,通过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来解决“谁来种地”的难题,提升农业竞争力;其二是在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但留守老人和妇女仍有时间和意愿务农,却又无力干、干不好的广大农区,更加需要托管、半托管的社会化服务,更加需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服务的规模化经营来解决“地怎么种好”的问题,帮助农户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对前种规模经营方式已有专门文件和政策,下一步要将政策重点聚焦后者,要围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发展现代农业,着力解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

(本文系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的 “关于农业大县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专题调研报告,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