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养造就高素质 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务副校长 刘天金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谁来种地”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形成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2012年以来连续4个中央1号文件和近期中央印发的一系列文件都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作出了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要求。可以说,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国家战略已经全面确立和总体部署。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历经35年农民教育培训丰富实践的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其全国体系,作为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性质的“国家队”,迫切需要系统总结基本经验、全面夯实主体支撑、不断创新机制模式,有序有效有力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扎实深入开展,加快培养造就新型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

集中三大组织优势成就大学校

中央农广校是农业部直属的全国性的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创办于1980年12月,主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全国性组织体系,大规模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农民学校和农村基层干部“黄埔军校”。2002年12月,中央编办批复同意加挂“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副牌。2013年7月,《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要求,加快构建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中央农广校集中了三大组织优势。横向组织优势是联合办学及其领导机制。创办初始由10个部委(单位)联合举办,目前联合办学单位已发展到21个,建立了由各联合办学单位组成的中央农广校领导小组、兼职副校长和联络员三层联合办学领导机制。纵向组织优势是自上而下的全国体系。基本形成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和乡村教学点五级办学体系。现有中央校1所、省级校(含农垦)36所、市级校345所、县级校2184所、中职教育乡村教学班19105个。目前正在加快建立以农民合作社等为依托、广泛覆盖现代农业产业的农民田间学校,使自上而下的线性体系在产业上实现网格化覆盖。网络化组织优势是信息化手段应用和融合发展。从建立初期的广播应用,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电视应用,到本世纪初互联网络和卫星网络应用、到现在智能化云平台的应用,农广校一直是我国现代农业远程教育的代表,目前已形成“农广之声”农业广播教育、“农广天地”农业电视教育、“农广在线”农业网络教育、“农广微教育”农业移动学习和“农广智云”智慧农民云平台五大品牌。

把握三个阶段特征锁定新任务

根据“三农”发展形势要求,全国农广校办学工作及职能任务也不断发展变化,具有三个阶段性特征。大致在头10年,特别是1985年3月中央组织部转发《关于利用农业广播学校做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工作的意见》,农广校集中面向农村基层开展中专学历教育,形成了农村基层学历教育阶段性特征。大致在中间20年,特别是199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国家教委等单位关于进一步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意见》,明确农广校承担面向“三农”开展人才培养、科学普及、干部培训、扶贫攻坚、精神文明建设五大任务,农广校不断下沉办学重心,紧紧围绕加快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中心任务,大规模开展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形成了新型农民技术技能培训又一阶段性特征。截至2014年底,累计招收中等层次学历教育学员471万人,合作高等教育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74万人,绿色证书培训78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2154万人、职业技能培训1186万人,广谱性实用技术培训近3亿人次。2012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明确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为骨干支撑打造专业化多元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以农广校为基础依托构建“一主多元”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至此形成了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为主体任务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抓住三条工作主线夯实主阵地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启动3年多来,全国农广校紧紧抓住三条工作主线不断强化主体支撑。

一是着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平台。充分发挥决策参谋、技术支撑和政策执行等公共服务职能,配合农业行政部门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工作。先后承担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等重大课题研究,研究起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方案和指导意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实施方案等工作文件,举办各级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班,总结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大模式。实施农业国际交流合作项目借鉴发达国家专业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做法,加强典型宣传。研究起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和《职业农民促进法》立法提议,筹备务农农民职业化进程监测工作。在农业行政部门指导下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础建设。组织编制论证《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下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教材建设通知,建立建管用评教材工作机制,编制发布50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组织编写26种规划教材。开发运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申报系统”、“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及“新型职业农民信息库”,建立运行中国新型职业农民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按照农业行政部门要求承担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事务。农业部《关于统筹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工作的通知》明确,农广校等专门机构作为承办机构,具体负责受理审核、建档立册、证书发放、信息库管理及相关组织服务等认定事务。这是构建职业农民队伍的基础工作和系统工程,全国农广校将其作为基本职责规范有序开展。

二是努力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一主多元”体系。我国农民教育培训资源总体丰富与实力不强、注重统筹与机制缺失并存,构建“一主多元”新型体系需要加强建设壮主体、创新机制活多元。首先抓好农广校建设强化基础依托。下大力气稳定机构队伍、明确职能任务、改善公益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条件,农广校教育培训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把农广校“空中课堂”、“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田间课堂”一体化建设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十三五发展规划,争取进一步改善专门机构设施条件。第二,充分发挥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用,参与组建中国农业职业教育校企联盟及现代农业、现代畜牧业、现代渔业、都市农业和现代装备五大职教集团,积极构建现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同时研究谋划农职院校与农广校系统点面联动机制,统筹组建培养基地,用好农职院校和农广校两个资源,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第三,以农广校为平台载体,加快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师资库和导师制度。吸引农业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农技推广机构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农业企业管理人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分级建立10万人规模的高素质师资库。同时在县级农广校推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导师制度,对新型职业农民全程开展教育培训辅导、产业发展引导和生产生活指导。第四,研究制定农民田间学校建设方案,通过政策推动、扶持拉动、任务带动和机制联动,引导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普及农民田间学校。同时抓紧研究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的组织延伸功能,以及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实训实践基地的办法措施。

三是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农广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及时推出家庭农场生产经营专业,指导基层校抓好招生和教学工作,目前中职教育在校生23万人。积极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和现代青年农场主培养计划主体培训任务,农广校系统2年共培育100万人。创新培训方式,开展务农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摸底调查,建立培育对象数据库,在培育对象上实现与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对接和融合;围绕产业开展从种到收、从生产决策到产品销售“一点两线”全程培训,在培育目标上实现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对接和融合;适应农民学习和生产生活特点,推行“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训,在培育方式上实现与农民学员实际要求的对接和融合。

推进三种力量结盟实现全覆盖

农民教育培训最大的问题是组织问题,创新农民教育培训模式,首先要创新农民教育培训组织方式,有效破解教育培训“低水平简单重复”和“搞培训不抓队伍”问题。农广校坚持开放的大体系观,创新机制模式打造资源集合平台,推进专门机构、相关资源和市场主体三种力量结盟,探索建立政府部门统筹领导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苹果型”组织服务方式。“一个果柄”是作为“国家队”的专门机构。由中央、省、市、县四级建制农广校组成,起组织支撑和资源保证作用。“三片叶子”是相关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第一片叶子”是依托乡镇(区域)农技推广机构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层站,将专门机构的组织支撑和资源保证作用进一步向乡镇(区域)延伸;“第二片叶子”是对接农职院校建立培养基地,提供新型职业农民高端培训和高职教育;“第三片叶子”是联系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企业建立产业实训基地,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实习实践。“一个果实”是作为市场主体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农民合作社等建立农民田间学校,以“一社一校”的布局实现对产业和农民的全覆盖。“苹果型”有机统一体,把政府部门的统筹主导职能、专门机构的支撑保证作用、相关资源的有序高效利用机制导入市场主体,共同培育和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再过10年20年,中国农业将主要由新型职业农民来承担,中国农业将由此走向现代化。我们将以专业队伍的专注精神担负专门机构的职责使命,全面加强基本职能、基本队伍和基本条件建设,不断完善基础工作平台、资源集合平台和教育培训平台,更快更好更大规模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本文系作者在全国农广校校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表时有删节)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