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王”的马铃薯致富路 ——记宁夏西吉县马铃薯种薯培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继强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王翔 字号:【

在宁夏西吉县火石寨乡沙岗村的田间地头,总有一位忙碌着的青年身影,这个人就是王继强,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草根王”,西吉县火石寨马铃薯种薯培育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外出打工不如回乡创业

1996年9月,王继强从西吉新营中学毕业后进入社会,他不知道自己可以干什么?靠什么生存?未来的路在哪里?但是为了生存,他在银川市电子通讯市场做了一名零工,为了一个月几百多元的生活费而打拼。在这个市场,与没有上过学而外出打工的同龄人一样,他靠卖力气解决温饱。2002年3月,王继强扒着煤车,怀着淘金梦进入了广州。可现实与梦想的差距太大,无奈中他又加入了打工大军之中。从那时起的近4年内,王继强先后砸过石头,在工地做过小工,干过保安……他经历了常人所经历不到的磨难:在繁华的街区像个乞丐一样守在饭馆门口;顶着炎炎烈日在铁路上为了一日三餐每日步行20公里做小工……

打工的窘迫逼迫着王继强转变思路,外出不行,也许回家可以有所作为。2006年,他带着4年来省吃俭用积攒下的几万元回到家乡,和朋友一起注册成立了西吉县火石寨山泉水厂。经过两年努力,2008年终于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走上马铃薯产业发展之路

自己发展起来了,有了小小的成就,王继强并没有因此而骄傲。他所想到的是身边的乡亲们,他们一代接一代地辛勤耕耘在土地上,收获着微薄的希望,在这个充满发展机遇的年代,如何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成了王继强最想做的事。一个偶尔的机会,王继强与西吉县农牧局的技术人员聊天中接触到了马铃薯,种植马铃薯在未来充满了巨大的商机。王继强认为,在西吉打好发展马铃薯产业这张牌,应该是带领乡亲们致富脱贫的一条有效之路。

马铃薯种植在王继强的家乡是祖祖辈辈的传统农作物,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种植经验,是一种传统优势作物。2014年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的出台,给马铃薯产业带来了新的巨大的商机。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适应性广,经过考察,王继强认为西吉县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种植马铃薯,产业潜力很大。

说干就干。2010年5月,王继强和他的团队注册成立了西吉县火石寨马铃薯种薯培育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刚刚开始种植马铃薯这一品种,而且实行秋覆膜种植,绝大多数农户对秋覆膜种植并不认可。面对这样的情况,王继强并没有灰心,他不分昼夜,奔走于专家和农户之间,向专家学习知识和经验,传授农户于田间地头,向农户们宣传秋覆膜种植的好处,并以高于市场价的订单回收农户种植的马铃薯。靠着这种热心和诚心,渐渐地得到了农户的认可,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使合作社逐步发展成为引领群众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领头雁”。

脱贫致富必须依靠科技力量。王继强在充分依靠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基础上,又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宁夏农科院、宁夏大学等高等科研院聘请技术顾问,同时还引进外国专家。在马铃薯种植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科普之冬”活动,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专题讲座,指导脱毒马铃薯繁育、示范推广及产业关键技术开发,为马铃薯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提供了有力保证。经过5年的努力,合作社筹资辟建了2000亩的优质马铃薯标准栽培基地,有效解决了技术推广应用和种子靠外购的问题。同时,合作社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以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设施拱棚栽培、秋覆膜种植、高垄栽培、机械化作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试验研究新技术,为切实提高马铃薯单产水平,推广马铃薯稳产高产综合栽培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种植经验。合作社如今已经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有效平台,现有社员918户,马铃薯产业使农户年均收入达到13380元,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既然我们选择了农村,选择了生养我们、培育我们的家乡,我们就应该无怨无悔,把带领乡亲们致富作为我们草根企业家的目标。”王继强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着。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