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主题,提出了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以现代农业发展为主线,对河北省玉田县发展现代农业的模式和实践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体系建设、产业发展、经营主体、金融改革、文化建设等方面归纳为“创建骨架、脚踏土地、激活细胞、创新造血、双手造富、武装头脑”,以期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工作开展提供参照。
创建骨架
管委会统筹农业招商、融资机构调剂资金融通,平台建设为现代农业构建框架。一是建立以农业招商为基础的管理委员会。玉田县成立了河北省第一个农业招商机构——现代农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统筹建设园区,特别加强农业招商推介活动:已引进恒天然集团、双汇集团、中粮集团等32家龙头企业。管委会统筹了整个县域的农业招商引资,总领了整个农业现代化招商、生产、流通的脉络。二是建立以统借统还为基本模式的农业融资机制。以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为管理和公示平台、现代农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借款平台、兴玉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为担保平台、农业企业信用促进会为信用协会,建立农业融资“四台一会”模式,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设立资金融通的平台。
激活细胞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提供专业社会化服务、贯穿生产流通体系、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发挥各自优势。一是家庭专业生产大户成为商品粮和大宗农产品的主要生产者。玉田县2013年新发展家庭农场15个,通过以家庭为核心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县粮食总产达55.2万吨,实现十连增。“地还是原来的地,专业耕种就是攒地力”生产大户成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排头兵。二是专业合作社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截至2013年,全县共有农机、抗旱、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专业化服务组织37家。合作社与生产大户各有分工,为家庭生产提供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提供社会化服务,健全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保障了农业生产质量。三是龙头企业成为贯通生产流通体系的主推者。全县32家企业实行产业化分包扶持,在农业产前投入品、产中服务、产后收储、加工和流通领域以及规模化养殖和资源开发利用领域发挥着主体作用,并在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竞争力方面起重要作用。
脚踏土地
土地集中流转、劳动力大量转移利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一是土地分散流转向集中流转的转变。2013年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2万亩,总数达到25.6万亩,全县土地规模经营率达34%。以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为依托,将零星的、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规模经营,建立了与农户利益共享机制。如刘现庄村采取旧房置换楼房、每月实物补贴降低村民生活成本的方式,将长期闲置的宅基地和住房统一规划,新村建设节约的土地复垦为耕地或商业用地,在为现代农业奠定发展根基的同时,加快了城镇化的步伐。二是发展集体经济引致劳动力转移。外出转移就业的年轻劳动力对土地的依赖性减小;剩余的老龄劳动力逐渐释放承包的土地,两方合力将对劳动力转移、集体经济的发展提出要求,而成立集体经济组织能顺利集中土地并吸纳剩余劳动力。刘现庄村成立农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启动千亩食用菌等项目可有效吸纳1500个劳动岗位。外力和内力的博弈引发专职农民集中土地进行规模经营,碎片化的土地将被整合而利于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奠定了现代农业的基础。
创新造血
“为有源头活水来”式的农业投融资建设与金融改革,为现代农业创造发展要素。一是宏观上建立以资金整合使用为重点的财政投入机制。发展现代农业需要资金,玉田在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争取上级部门资金后,财政资金分散且各有侧重,难以有效使用。玉田县着重在资金投入和使用效率上探索创新,2013年共整合各部委的财政资金1.56亿元,集中项目投放,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投放速度。二是微观上打造以资金互助社等金融组织为支撑的融资单位。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搭建起了整合农村零散资金的平台,以“方便快捷、针对性强、成本低”等诸多资金助农优势,成为了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例如,鸦鸿桥镇福泰和陈家铺乡集强两家农村资金专业合作社自成立以来,目前已拥有社员1556户,资金总额达4104.7万元,累计投放互助金4698.1万元,有692户社员从中受益。
双手造富
左手抓本土产业促差异化生产,右手引外资项目为现代农业注入技术活力。一是差异化的生产路子促发展。取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两条途径:走低成本扩张的价格竞争路子、走差异化发展的竞争路子。玉田包尖白菜是河北省第一个获得国家蔬菜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种,在差异化的产品生产路子中获得发展。二是引进外资促技术发展。引进投资1.815亿美元的新西兰恒天然牧场,带动了王铁铺村4万亩青贮饲料玉米的种植和有机蔬菜的生产。玉田县牧富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是通过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引入的世界银行赠款项目,是中国与加拿大瘦肉型猪综合项目的主要承担单位,每年可向社会提高优质种猪1.5万头,外资的引进有效的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资金与技术。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农村文化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补充。现代农业的发展不止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更是村庄建设、人文特征、文化服务的综合体现。刘现庄村自办村刊《百姓》,村组织和带头人开展的各种人文活动,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古今文化资源,着力打造“孝善文化”品牌。激励村民向上向善,倡导村民孝老爱亲、感恩报德,通过文化建设引领提升产业升级、经济繁荣和社会文明。建立了文化广场,成立玉田县收藏家协会、复耕书社、书画工作室,提升了村民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作者单位: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