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绿色领跑农业转型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许雪亚 字号:【

  绿色食品事业是中国农业发展中开创出的一项新兴事业。自1990年创立至今,我国绿色食品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目前,“绿色食品”成为了精品品牌,赢得了消费者的口碑;绿色食品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相关企业达9300余家、产品超过22000个。25年来绿色食品事业的发展为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有效模式,成为农业发展突破“环境与资源瓶颈制约”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本期特别推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25年”专题报道,对中国绿色食品事业进行回顾和总结,希望更多同志关注我国绿色食品事业,共同推动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用绿色领跑农业转型发展

——中国绿色食品事业发展25年综述

  本刊记者 许雪亚

  绿色食品,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是我国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加工产品的代表。

  绿色食品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国家推动并在全国组织实施的一项开创性事业。25年来,绿色食品从概念到产品,从产品到品牌,从品牌到产业,从国内到国际,创建了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兴产业,打造出了一个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水平的精品品牌。绿色食品推行的生产与管理模式,倡导的消费理念,树立的品牌形象,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和广泛赞誉,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产业兴起  扬起绿色风帆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城乡人民生活在基本解决温饱后开始向小康水平迈进,对农产品及加工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发展开始实现战略转型,向高产、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农业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根据这种形势,农业部农垦部门在研究制订全国农垦经济社会“八五”发展规划和2000年工作设想时,根据农垦系统的生态环境、组织管理和技术条件优势,提出开发绿色食品的战略构想。这个构想得到了农业部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1991年,农业部向国务院呈报了《关于开发“绿色食品”的情况和几个问题的请示》。国务院对此作出重要批复,明确指出:“开发绿色食品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食品工业发展,增进人民健康,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都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要采取措施,坚持不懈地抓好这项开创性工作,各有关部门要给予大力支持。”1992年,国务院在《关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决定》中强调,“对绿色食品等经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确定的质量标志要严格管理,依法使用和保护。”发展绿色食品由此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1992年,农业部组建了绿色食品办公室,专门负责组织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工作。1993年,农业部颁布《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1996年,绿色食品标志证明商标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例证明商标。2004-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对绿色食品发展做出明确指示。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支持发展绿色食品”。2012年,为了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农业部颁布了新修订的《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绿色食品的公益性地位。

  25年来,绿色食品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创立了一个极富成长性的新兴产业,走出了一条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道路。

  企业与产品数量持续增长。绿色食品起步之初,企业只有63家,产品只有127个。2014年,全国绿色食品企业已达到8700家,产品总数达到21153个。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企业达到814家,产品3342个。目前,绿色食品企业已经达到9000家,产品22000个,分别是事业创立之初的150倍和170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9.3%和23.8%。主要产品覆盖农林、畜禽、水产及饮品等多个类别,超市里销售的大米,有近十分之一已经印上了绿色食品的标志,茶叶、水果等产品绿色食品的比例也不低。此外,绿色食品还摆到了部队官兵和高校食堂的餐桌上。

  产品销售额不断攀升。1995年,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为100亿元,2001年达到500亿元,2006年达到1500亿元,2014年达到5480.5亿元。

  出口贸易高速增长。1997年绿色食品出口额达到7000多万美元,2003年突破10亿美元,2005年超过15亿美元,2014年扩大到24.8亿美元。

  产地监测面积不断扩大。1990年,绿色食品初级产品及加工产品原料种植面积为60万亩。2014年,绿色食品农田、果园、茶园、草场、水域监测面积扩大到3.4亿亩。

  原料标准化基地已具规模。2005年,绿色食品大型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当年全国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创建了106个基地,基地面积达3176万亩,生产总量1470万吨。目前,全国已创建635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达1.6亿亩。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17个,面积达1000万亩。

  品牌引领  实现跨越发展

  品牌是绿色食品事业发展的载体,公信力是绿色食品品牌的灵魂。

  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为了发挥认证农产品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的积极作用,2005年8月底,农业部首次在南京召开全国“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工作会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了“三品”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加快发展的“十字”工作指导方针,同时提出全面实施绿色食品品牌战略。2009年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会议,进一步深化了对绿色食品品牌战略的认识,提出提升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影响力和竞争力“两个提升”的中心任务。2010年昆明全国“三品一标”(一标指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会议,进一步确立了绿色食品品牌战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用绿色食品品牌引领农业品牌化,推动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维护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严谨的标准是前提,严格的监管是保障。25年来,绿色食品立足品牌的公信力,严谨规范地开展工作。在标准建设方面,瞄准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保持了绿色食品高端市场定位和精品品牌形象。在证后监管方面,绿色食品依据《商标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建立健全并严格推行了以企业年检、产品抽检、市场监察、风险预警、产品公告为核心的监管制度,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管理不规范的企业及时淘汰,并配合有关监管部门对假冒伪劣产品严肃查处,维护了绿色食品品牌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如今,绿色食品已成为一个政府主导的公共品牌,具有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知名品牌、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

  品牌认知度和公信度不断提升。据市场调查,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已超过78%,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标志之一,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绿色食品标准严格,产品质量过硬,包装精美,标志管理规范,品牌形象鲜明突出,赢得了消费者的普遍信赖。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稳中有升。2002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为94.3%,2009年达到98.8%,2014年达到99.5%。

  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在绿色食品品牌的引领和带动下,全国6000多家企业实施了标准化生产和规范化管理模式,提升了社会形象;6500多个农产品品牌实现了向安全、优质方向转型和提升,增强了市场竞争力;2010万个农户参与了标准化原料基地建设。绿色食品品牌促进了产品升级转型,推动了企业营销方式和市场升级转换,实现了优质优价。在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绿色食品产品价格比普通产品高出10%~30%,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

  品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升。绿色食品突破了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带动了我国农产品扩大出口。入世以后,一大批绿色食品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累计出口创汇超过260亿美元。绿色食品商标的国际注册,保护了品牌的自主知识产权。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现已在日本、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等11个国家和香港地区成功注册,依法受到保护。目前已有来自法国、芬兰、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印度尼西亚6个国家的9个产品获准使用绿色食品标志,产量达180万吨,绿色食品品牌的国际影响已日益显现。

  25年来,通过宣传绿色食品品牌,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消费,面向全社会普及和传播食品安全知识,强化了科学、安全、健康、环保的消费理念;通过创立和发展绿色食品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树立了农产品精品形象,带动了我国农业品牌战略不断深入实施。

  创新驱动  永葆绿色生机

  绿色食品是我国的一项开创性事业,25年来,根据事业发展的进程,围绕阶段性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绿色食品在发展模式、制度机制层面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并不断开拓创新。

  绿色食品以技术标准为基础,依据国际先进水平的食品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国情,按照“安全与优质并重、先进性与实用性结合”的原则,创建了一套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目前发布和有效使用的绿色食品标准有126项,贯穿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生产加工控制、产品质量检验和包装贮运规范的全过程。总体要求高于同类国家标准,一些卫生安全指标达到甚至超过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

  绿色食品以证后监管为保障,监管内容包括绿色食品质量状况和标志使用情况。采取五种有效监管措施:一是企业年检,每年对企业实行年度实地检查,记录实行“三联单”制度;二是产品抽检,对其产品采取质量抽检方式,中心每年委托独立第三方对获证产品进行监督性抽查检验,目前抽检比例达到22%~30%;三是市场监察,对各省级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固定市场和自选流动市场网点的标志监察工作,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每年组织各地绿办在当地大、中城市选取超市、便利店、专卖店、批发市场、农贸市场所售标称绿色食品的产品实施采样监察,规范绿色食品标志使用行为,查处假冒绿色食品;四是实行风险预警措施,设立风险预警专家组,进行风险隐患分析排查;五是产品公告,在指定的国家级新闻媒体和官方网站上公告不合格企业与产品信息,接受社会广泛监督。

  经过多年努力,已建立起了一个从上到下、覆盖全国的工作体系,培育了一支崇尚绿色、精通业务、情系“三农”的高素质专业队伍。目前,全国已有36个省级、1720个市县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队伍发展到6000多人,其中现场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两支专业队伍达到2888人,企业内检员13806人。同时,作为重要技术支撑单位的绿色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已初步建立,定点检测机构达到100家,绿色食品专家队伍已超过400人,覆盖全国,涉及70多个专业。

  不断开拓创新是绿色食品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绿色食品一直保持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不断完善标准体系,改进审批流程,创新监管措施,推出了工作领域多项创新,使绿色食品始终保持了核心竞争力。为了简化工作程序,缩短企业领证时限,加快推进电子信息化进程,分步在全国实现了绿色食品网上审核与管理;为了积极发挥市场拉动作用,加快推进市场建设,积极创建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络和专业流通渠道,采用“互联网+”开展网络营销。在不断创新的进程中,绿色食品事业始终保持生命力。

  绿色事业  凸显大效益

  25年来,绿色食品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峻。人们为了自身健康,产生了对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迫切需求。绿色食品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控制,其技术标准覆盖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等食品生产环节,确保了产品安全水平和品质等级,将人们带入全新的食品消费领域。从投入品抓起,积极推动绿色食品生产资料标志许可工作。目前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用标企业总数为97家,产品243个,较去年同期增长26.0%和20.2%,产品230个,涉及肥料、农药、饲料、兽药、食品添加剂等5大类。同时研究起草并修订了《关于加快绿色食品生产资料发展意见》,提出了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推进措施和奖励办法。此外,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已建立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一大批国内外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还设立了绿色食品专区、专柜,绿色食品专业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满足了城市居民的消费要求。广大消费者对绿色食品品牌的认知度已超过80%,绿色食品标志已成为我国最具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标志之一,成为国内大中城市居民消费的一个“热点”。

  25年来,绿色食品工作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立足点,通过实施农业的品牌战略,提高绿色食品的市场价值,实现优质优价,从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国很多地区尤其是贫困、西部、边疆地区,以打造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为手段,带动超过2000万户农户实现脱贫致富。四川雅安五丰黎有限公司,2003年开始建立了第一个3000亩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带领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据不完全统计,公司花椒基地现有花椒树650万株,产量800万公斤,带动当地农户6千余户,户均花椒产值达2.8万元。在收购环节对绿色食品花椒基地内的花椒进行保护价收购,每斤高于市场价为0.2元,使椒农在公司的发展壮大中得到真正的实惠,实现了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社会增益的多赢目标。

  发展绿色食品加速实现了改良生态条件、美化乡村环境的目标,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很长一段时间走的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快速发展之路,生态资源破坏严重,食品安全问题一度十分严峻,全面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绿色食品强调清洁生产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控制和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对生产、生活废弃物实行资源化处理,对农业野生资源加强保护和利用,符合生态经济的发展要求。目前,我国有3.4亿亩产地环境由于开发了绿色食品受到监控而得到了良好保护,既控制了工业污染向农业转移扩散,又消除了常规农业自身的负面影响。

  当前,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发展进入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绿色食品面临更多的机遇与挑战,也肩负更大的使命和责任,绿色食品在继续充分发挥品牌化引领、标准化示范、产业化经营等功能作用同时,更将注重发挥绿色食品的生态效益,使其在保护农业资源、提高生态系统修复功能中实现引领和示范。乘势再起航,绿色食品必将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提高人民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