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里产的大闸蟹、三文鱼,你见过吗?白色的绣球菌、红枣大小的猕猴桃你想不想尝尝味道?
10月29日-11月1日,第十六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上,各地特色产品抢人眼球,拎着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的消费者随处可见,许多名优特产品在展会第一天就被抢购一空,热闹非凡。
展团亮“家底”
绿色产品成了香饽饽
本届绿博会是首次在西北地区举办,主题为“绿色生态、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展会总面积达到28000平方米,全国有35个展团参展,展位914个,绿色食品基地展位126个,绿色生资展位30个,电商平台展位39个,参展企业超过两千家,创历届规模之最。展出的产品,除传统的“三品一标”产品外,增加了绿色食品基地产品、绿色生资产品,实现了全产业链各环节产品同台亮相。
走进绿博会现场,每一个展位前都簇拥着大批客商和消费者,有的是在咨询商机,有的是在推广产品,更多的是西安本地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狂热追捧。家住西安城北凤城五路的张先生一大早就来到展会,“看到报纸报道有绿色食品博览会,就赶紧来看看,这里的绿色食品肯定都是货真价实,绿色认证的有保障!”
“我今年种了3300亩彩色玉米,每亩地的毛收入大概在2400元左右,比普通玉米要多收入1500多元。”在西安展区,一位30岁出头的年轻人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叫张望,是一家农业科技公司的法人代表。张望对记者说,作为一名理工科院校的毕业生,自己没有走许多同学走的路,而是将目光投到了生态绿色农业这个陌生的领域,几年下来他的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他的彩色玉米一年要反季节种两次,有新鲜的玉米棒,有加工好的包谷糁,有抽成真空包装的糯玉米,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研发,这条路走下来虽然艰辛,但收获不小。
贵州、四川、云南、湖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等省份的参展团,也都在展会上纷纷亮出了绿色食品的“家底”,让各地客商和逛会市民既饱了眼福又享了口福,展会上展出的粮、油、果、蔬等绿色无公害食品也和普通市民的餐桌越来越近。
黑龙江绿色食品展团,神顶峰黑峰产品有限公司展位入口前,几个消费者正在试吃蜂蜜,记者也前去凑个热闹,结晶细腻洁白,甘甜润喉,口感极佳,有回味花香的感觉,公司销售经理魏洪斌对记者说:“你吃的这款蜂蜜是刚刚在第44届国际蜂联(APIMONDIA)国际养蜂大会暨博览会上捧得世界养蜂大赛金奖的产品,这也算得上一件让国人扬眉吐气的事。品质制胜,是我们一直坚守的发展理念,也必将为我们赢得市场。”
除了继续为绿色产品搭建交易的平台,今年的绿博会也为不少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企业提供了展示的窗口。一位老大爷动情地说:“在这些绿色生资展区,看到了绿色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感受到了绿色食品严格的标准,吃着更放心。”
“绿博会我们几乎年年参加,但都是以食品为主。虽然我们是省内最早认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的企业,但市场对我们的认可度仍然不高。这次能有机会单独做展示,我们打算以奶牛精补料和肉牛羊精补料为主,把我们的产品好好推广一番!”青海江河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企管部经理张兴蓉激动地说。
据了解,这是绿博会第一次设立绿色生产资料展区,绿色食品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绿色食品产业的繁荣发展为绿色生资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绿色食品生产需要肥料等农资投入品的支撑,对农资类产品需求大,要求也很高。但我国绿色生资的发展仍严重滞后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需求,大量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无法选择到更好更多的绿色生资产品,巨大的市场需求缺口等待填补。另外,随着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升和农业部‘一控两减三基本’的践行,绿色生资的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线上+线下”
绿色食品走出深闺
与往届相比,绿色食品物联网、电商平台成为本届绿博会的一大亮点,80、90后农产品经营者正打开经营思路,整理“线上+线下”资源,让名优绿色食品更快被消费者熟识。
展会现场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宝淘、优加电商公司和绿茵、鑫农等农业公司的二维码引来消费者狂扫,线上线下争相购买。
四川省阿坝州政府副秘书长何志富介绍说,阿坝州地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空气无污染、土质和水质优良,决定了阿坝州绿色农产品不可复制的优势。这样的自然环境产出大量优质的绿色食品,逐步形成“川藏高原”区域品牌。
目前,四川阿坝电商异军突起,活跃非常,正在积极响应“互联网+”号召,努力拓展线上线下市场,由市场引领示范基地建设,拉动专合社发展,辐射周边农户,逐步实现阿坝农业规模化、科学化、品牌化、电商化。通过电商扶贫、精准扶贫,使阿坝高原的农牧民脱贫致富,实现增产增收,产业提档升级。
刚刚拿下内蒙古禾为贵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西安地区的代理权的刘大姐说,目前公司在着手开拓线上销售,要进一步加大宣传,逐步拓展绿色食品品牌影响力,前景十分看好。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绿色食品赢得发展大平台,正在逐步开拓市场,走进千家万户。
强化绿色食品淘汰退出机制
“绿色”是生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维护绿色品牌的公信力离不开强有力的监管保障。
绿博会期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监管发布会,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平介绍说,“2014年度,全国共抽检绿色食品产品3940个,占2013年用标产品总数的20.65%,抽检合格率99.54%。2015年1月-9月,共撤销56个产品标志使用权,其中:根据企业年检结果核准撤销10个产品的标志使用权,根据抽检结果撤销19个产品的标志使用权,根据续展审核结果撤销27个产品标志使用权,检查了全国55个城市或地区的160个各类市(商)场,整改不规范用标产品175个,发现查处假冒案件31例;受理举报案件163件,协助行政执法部门处理违规案件49件。”
据了解,作为农业部下属的绿色食品专门工作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围绕绿色食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定实施了用标企业年检、用标产品质量年度抽检、绿色食品标志市场监察与打假以及质量风险预警、信息公告等五项工作制度,并在全国绿色食品工作系统建立标志监管员队伍,目前全国持有效证书监管员3084人,覆盖了全国80%以上的地市、50%以上的县市。
“自2011年起,我们全面启动了质量管理风险预警和在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内部检查员队伍工作。截至2014年,全国注册登记并核发证书企业内检员总计15540人,现有风险预警信息员共122名。这一系列的制度与措施,确保了绿色食品质量稳定持续提高,品牌公信力逐步提升。下一步,绿色食品发展要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把好质量关,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满足城乡人民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让绿色食品成为引领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的‘风向标’。”刘平说。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