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研究 ——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湖南省怀化市委书记 彭国甫 字号:【

武陵山片区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协作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走出一条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农业现代化之路,既是武陵山片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促进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

一、区域性特征

武陵山片区包括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交界地区的71个县(市、区),与沿海发达地区、湖区及平原地区比较,农业发展有五个方面的明显特征。

一是生态农业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薄弱。武陵山片区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但生态产业化建设比较滞后。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森林覆盖率68.58%,分别高出全国、全省46.95、11.06个百分点,是全国九大生态良好区域之一。但资源利用比较粗放,大部分农产品以鲜销为主,加工转化率仅20%,低于全国30%的平均水平;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的比率为1.2:1,低于全国的2.2:1,农业生态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

二是山地多耕地少,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低。就怀化市而言,山地面积为292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70.5%,现有耕地面积419.24万亩,人均0.8亩,不及全国的三分之二。山地多、耕地少和土地分散的自然条件,限制了土地的适度集中和农业机械化的大面积推广,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经营为主,生产方式比较落后。

三是地域文化浓郁,农业与旅游融合不紧密。以怀化市为例,这里是我国侗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17处,古城古镇古村多达100余个,但农业现代化建设与地域民俗文化结合松散,以地域文化为内涵的乡村旅游、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发展不充分,农业品牌建设滞后,效益不明显。

四是农业人口多,整体素质偏低。以怀化市为例,2014年全市农业人口406万,占总人口的77.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50.26万。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据统计,文盲或半文盲占4.87%,小学文化程度35.41%,初中文化程度占47.26%,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占11.65%,大专及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占0.81%。

五是交通提质增速,农业发展尚未搭上快车。怀化市基本建成了集普通铁路、高铁、机场、高速、国省干线、沅江水运、县乡公路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但目前,怀化市农业现代化实现程度较低,与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较大。总体而言,武陵山片区农业发展仍然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过渡阶段。

二、做法和成效

一是围绕培育特色产业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和现代养殖业,围绕粮棉油、果蔬茶、畜禽水产、竹木森工、中药材等五大支柱产业,启动了优质茶叶、柑桔、工业原料林、生猪标准化养殖等十大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建成优势农产品产业带12个,种植业综合优质率达85%以上,养殖业综合优质率达95%以上。

二是围绕延伸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化经营。以龙头企业、品牌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全市省级龙头企业发展到36家,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南省著名商标21件,湖南省名牌产品14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2014年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41亿元,同比增长18.6%,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较快提升。

三是围绕农产品营销发展现代农村物流。建成区域性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5个,优势农产品专业市场10个。如靖州县茯苓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茯苓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的70%以上。加快发展新型物流配送模式,全市涉农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到500多家,其中在天猫网注册的电商企业24家。据湖南省商务厅统计,2015年上半年怀化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1.3亿元,是湖南省发展最快的市州之一。

四是围绕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市发展专业大户1.5万户、家庭农场34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997个、农产品加工企业3000多家。引导农村土地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积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全市流转耕地38.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3%。

五是围绕激活生产要素推进综合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介,农村股田制改革得到全国农村改革办充分肯定。农村金融服务不断创新,2015年5月,国务院扶贫办在怀化市召开全国农村金融扶贫工作现场会,总结推广怀化市创新农村金融扶贫的经验做法;沅陵县被列为全国六个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县之一。

三、对策和建议

加快推进武陵山片区农业现代化发展,必须立足区域性特征和实践经验,着力从以下六个方面务实推进。

坚持改革创新,加快完善有利于山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一是健全绩效评价机制。在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要加大农业生态效益、民生效益、经济效益等指标的权重,以增强地方党委政府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和完善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山塘水库养殖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制度机制,为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三是创新农业多元投入机制。推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和金融扶贫经验,发挥好金融机制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财政、金融、税收等优惠政策,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等进入农业开发领域,逐步形成现代农业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四是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农业投融资服务中心、农业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等专业服务机构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和村级组织的作用,着力加强基层涉农公益性服务;鼓励引导合作经济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农业经营性服务,着力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体系。

放大生态优势,坚持走绿色生态农业发展之路。一是严格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制度,加大林业资源保护力度,推进农业环境长效治理,严格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巩固好生态良好的金字招牌。二是推广绿色化生产。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进农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减少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物质施用量。推广标准化生产,发展生态养殖,重点支持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三是推进美丽村庄建设。结合精准扶贫,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完善水、电、路、气、房等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倡导和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的生产生活方式,为发展生态农业创造更加有利的产地环境。

推进结构调整,着力建设彰显区域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一是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打破行政区划,引导优势资源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科学布局农业重点产业,着力壮大产业规模,建设一批农产品优势产业带。二是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在综合考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基础上,以农业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因地制宜,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匹配度,努力开发一批地域特色鲜明的名优特产品。三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内自然山水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发展新途径。

强化科技支撑,加快转变山区农业发展方式。一是着力抓好农业科研攻关和应用推广。支持各县市成立特色农业技术转化和推广中心,鼓励中心定期聘请国内外农业领域的专家实地指导和联合开展科研活动。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应用推广,使其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二是着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坚持“培”“引”结合,鼓励农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奖励扶持政策,引进一批高素质农业科研、生产、管理人才,建立农业专业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库。三是着力提高山区农业机械化耕作水平。研发和推广适宜丘陵山区生产需要的农业机械,提高山区农机装备能力。支持农机专业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开展跨区联合作业服务,推进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把握市场规律,大力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扶持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培育、改造、引进、联合”等多种形式着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积极探索利润返还、股份合作、股份制、托管或租赁经营等形式,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吸收和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品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科学编制园区规划,合理布局种养、加工、营销、休闲观光及配套服务等产业,重点打造和支持农业科技示范区、农旅结合示范区、山区精品农业示范区等特色园区。三是实施农业品牌战略。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产品流通企业等积极创建农业品牌。

拓展销售渠道,着力构建现代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一是建设完善农产品产地市场。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规模适度、效益优先,突出特色、差异发展”的思路,加快建设一批综合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特色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鲜活农产品田间地头批发市场;加快改造一批旧的农产品产地市场,着力增强流通服务功能。二是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大综合投入力度,支持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完善储藏、冷链和保鲜物流设施建设,提升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提升产品市场销售率。三是发展电子商务、产销对接等农产品流通新模式、新业态。在政府农业主管机构中设立专门的“互联网+电子商务”部门,负责制定相关发展规划,培育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经营企业,推动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与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对接,不断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强农产品物流销售终端建设,广泛开展产销对接活动,缩简流通环节,提升综合效益。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