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农业发展新模式 展望我国农区草牧业发展
时间: 来源:中国农村网 作者:曹智 字号:【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让13亿多人吃饱、吃好始终是我国的头等大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食物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粮食直接消费量下降,目前只占粮食产量的30%;动物性食物消费迅速增多,消耗了大部分粮食,生产和需求出现了错位,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生产与社会问题,包括饲料不足、畜产品安全、种植结构不合理、耕地和草地严重退化等。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世界性问题。

优质牧草的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草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的苜蓿栽培草地面积仅为美国的10%左右,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低,生产体系不健全,苜蓿的产量和品质远低于美国,苜蓿产品依赖于进口。2000-2007年,我国苜蓿干草年均进口量为1524吨。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苜蓿干草进口量又一次大幅增长。2013年,我国进口苜蓿总量为75.6万吨,是2008年以前年均进口量的496倍。2014年我国进口苜蓿草累计88.4万吨,同比增加17%。

然而,我国的种植业仍是典型的“粮-经”二元结构,水稻、玉米和小麦等谷物种植面积占绝对主导,缺少饲草这一元种植。要从根本上解决人畜争粮的矛盾,确保饲料安全供给,从而保证我国食物安全和生态安全,必须加大对人工种草的扶持力度,加速发展现代草地农业,构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草牧业,支持青贮玉米和苜蓿等饲草料种植,开展粮改饲和种养结合模式试点,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草牧业的核心内涵就是加强饲草作物种植,优化种植结构,以支持草食家畜的发展,实行植物生产和动物生产的系统耦合。如何转变农区的传统生产方式,促进草牧业发展,发挥其潜在的生产和生态功能,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美国上世纪50年代以来农场结构、家畜和作物生产的变化表明,美国农业正在发生着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作物和家畜生产的联系已经变得频繁、紧密,小规模、多样性的家庭农场联合形成大规模集约化的“作物-家畜”农场或家畜饲养场。与种粮相比,种草数十年后,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多。新兴的依赖于牧草轮作的技术集约型的“作物-家畜”耦合生产系统,其显著特点有:一是精确的以市场为导向的规划。轮作方式的经济适用性,涌现出了类型丰富的作物轮作系统。多年轮作在有机农业系统中成为一个关键因子。二是制度财政保障。美国“作物-家畜”生产系统的变革中,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依靠多种形式的财政补贴降低了农业生产风险,确保稳定的农产品供给。20世纪50年代的保持土壤肥力计划和80年代的环保休耕计划鼓励土地所有者和经营者对脆弱敏感的农田停耕10到15年,建植栽培草地,以减少土壤侵蚀。1996年农业法案中的农业自由化法案允许农民对作物种植有更多灵活的选择。三是土地流转。过去的60多年,美国农场除了数量大幅缩减,另外一个有意义的变化是所有权与土地流转。近期美国的农业统计显示,中西部的伊利诺伊州、印第安纳州、洛瓦州、明尼苏达州以及威斯康星州“作物-家畜”生产系统中农田的租用比例分别达60%、58%、56%、46%和36%。

草田轮作早已成为支持美国中北部乳业的主要种植系统。美国前农业部长Clinton Anderson曾对草地农业系统发表见解:“草类植物不单单是作物,更代表了环境保护、优良农业、繁荣与合作”。美国得克萨斯州的综合农业系统采用棉花/小麦/休闲/黑麦轮作,黑麦干草产量和棉花产量分别增加33%和29%,相比棉花单作系统,综合系统的用水量降低了27.5%,经济增效也十分明显。

美国农业推行的“粮草兼顾”是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大力种草,把耕地和非耕地的农业用地统一规划,将牧草(含饲用植物)引入传统的农业系统,不仅在天然草原,同时在耕地上推行草田轮作等技术,实施草粮结合,充分发挥各类作物的生产潜势。在满足社会对粮食等基本农产品需求的同时,生产足够的饲草料,发展草食动物生产,创造更高产值。

30年多前我国科学家在甘肃省庆阳市的科研成果表明,耕地通过小麦-豆科牧草轮作,降水利用率提高14%~28%,生物产量提高36%,水土流失减少87%,土壤肥力大大提高。试验示范区在小麦种植面积减少17%的情况下,粮食总产反而提高了37%,生产效率得到提升。同时,由于粮食产量提高、牧草收入增加、化肥农药等投入减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9%。这为我国农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有益借鉴。进入21世纪,甘肃省平凉市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基础上,扩大耕地种草,苜蓿保留面积达100万亩,饲用玉米达100万亩,占耕地面积1/3。同时,政府帮助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扩大企业群体,将种植业和养殖业进行耦合,促使种、养、加工、销售一体化。平凉市牛存栏、肉产量和加工能力居甘肃省第一。全市牛产业占到农民纯收入的三分之一,占到农户现金收入的50%。与此同时,全市耕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平均提高了27.6%和20.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草牧业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农业系统,从而肥沃土壤,减少环境污染,延伸农业产业链、创造种类和数量更多的农产品以及就业机会,在新形势下将带来我国农区草牧业发展的光明前景。

(作者单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蔡薇萍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