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松滋市:“三品类”“四环节”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国家级试点取得明显成效
时间:2025-08-12 14:43:01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 字号:【

  近年来,湖北省松滋市聚焦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聚焦服务小农户,探索“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模式,破解小规模分散经营难题,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

  基本情况

  松滋市辖17个乡镇(街道),25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耕地面积121.99万亩,承包地块94万块,农业人口62.26万人。全市农作物种植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为主,是全国粮食、油料种植大市。目前,拥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115家,从业人数1985人,各类配套农机具达8.9万台(套),拥有农机总动力73.5万千瓦,服务领域覆盖粮、棉、油等各类大宗农产品的耕、种、防、收等各个环节。

  改革举措

  下好统筹部署的“先手棋”。一是高位推进抓统筹。松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成立创新试点领导小组,出台试点方案,组建联合专班,预算专项经费,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载体,既注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方向,又发挥好小农户在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二是高点对标抓部署。锚定将小农户引领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的总体目标,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和组织形式等现代生产要素有效导入小农户生产,帮助小农户解决一家一户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的事,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三是高效组织抓发动。以群众政策培训和市场主体操作培训为抓手,通过基层干部宣传发动、市场主体链接带动和农户相互组织联动,做好“小农户+”文章,通过计算比对劳力账、经济账和长远账,充分激发小农户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打好推进实施的“组合拳”。一是紧抓村级组织的“牛鼻子”。松滋市把村集体经济组织作为组织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其居间服务优势,推行“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组织形式,有力促进主体和小农户之间紧密联结,有序推进技物结合、技服结合,有效配置农业设施、装备、技术和人才,不断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村集体经济通过组织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全面推行“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供药、统一技术服务、统一生产标准、统一产品销售”服务模式,每村能增加服务收入8万至15万元,增强了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二是紧把市场主体的“方向盘”。社会化服务主体以服务小农户为遵循,以破解小农户分散经营难题为任务,在服务小农户的过程中,以标准化、市场化、集约化一体推进为路径,在规范服务标准、服务合同、服务价格、服务流程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单环节、多环节等“田保姆”模式,用服务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导航松滋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方向。通过社会化服务项目的不断推进,市场需求增加,服务主体数量随之壮大,服务主体整体质量提高。三是紧扣群众受益的“压舱石”。严格落实“服务小农户、提高小农户、富裕小农户”的总体要求,推动“以田块为单元实行集中连片,统一作物种类,统一产品品种,统一耕种时间”的模式,提升小农户组织化程度,改善小农户生产设施条件,拓展小农户增收空间。参与农户种田收益亩平增加300元左右,户平节本增收近2000元。部分农民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务工或者参与社会化服务组织雇佣等,每个劳动力年增加收入3万~5万元。

  建好项目监管的“防护网”。一是织牢“审批网”。按照“市指导、镇主抓、村实施”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审批网。对符合条件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实施综合评定,审查合格后确定为项目承担主体并签订好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签订托管服务合同,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签订委托服务合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与农机手(成员)签订统一调度及安全作业协议。二是织密“监测网”。利用北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每台农机作业的具体信息,利用二轮延包土地确权信息网,对农户上报的田间地块进行比对,同步实行作业日志记录制度。三是织细“验收网”。围绕“约定有合同、服务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等目标,突出农户认可满意度、北斗监测数据真实性,承包土地信息的准确性,递进式开展镇级初审、第三方机构复审、市级主管部门终审三级验收。建立“黑名单”机制,对弄虚作假、质量不达标、农民投诉多的服务主体,不予拨付或扣减项目资金并清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

  取得成效

  凝聚了发展的合力。为支持松滋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先后安排财政资金4616万元,对油菜、小麦、水稻三个品种的“耕、种、防、收”四个服务环节开展项目实施。截至2023年底,共完成服务面积46.04万亩,通过多年的实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在服务上培育了一批市场主体,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擦亮了服务的品牌。2023年3月,松滋市承办湖北省农业社会化服务现场会;2023年4月,松滋市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全国农服进万家活动现场会上作了经验交流;松滋市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入选湖北省10个农业社会化服务典型案例名单。

  补贴引导取得明显实效。近5年来,农户获得补贴资金约1200万元,村集体获得补贴资金约900万元,服务主体获得补贴资金约900万元,在实现小农户、市场主体、村集体“三赢”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小农户“不会种”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进了市场主体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促进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