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兴市坚决贯彻落实农业强国强省建设决策部署,围绕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率先突破,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创新合作融合模式,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金融保险保障水平,全方位护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市共培育家庭农场1698个、农民合作社595家。
一、创新合作融合模式,促进经营主体提质强能
针对不同地域家庭农场的产业特色和发展特点,泰兴市引导鼓励家庭农场以产业为纽带组建农民合作社,通过整合资源要素,发挥体量规模优势,实现家庭农场联合发展,构建利益共同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目前,全市共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要成员的农民合作社68家,吸纳658个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入社,年均经营服务面积达18万多亩。
一是在粮食种植类家庭农场集聚区,重点发展农机服务、植保服务等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为种粮家庭农场提供农机作业、种苗供应、病虫防治等服务。2012年,泰兴市六圩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吸纳周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入社,成员达102个,其中家庭农场成员18个;创新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采取联种联管、多环节托管等模式,2024年,服务面积达14000多亩,年服务经营收入达600多万元。
二是在蔬菜种植类家庭农场集聚区,重点发展蔬菜加工、批发销售等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为各家庭农场提供市场销售、统一配供等服务。2020年,泰兴市织梦家庭农场牵头成立泰兴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共吸纳全市100多个蔬菜种植家庭农场、大户和200多户农户入社。泰兴市织梦蔬菜瓜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拓宽销售渠道,2021年与有赞平台合作,研发“城市里的小菜园”微信小程序,建立城镇小区消费群30多个,注册会员达1.2万余名,实现农场生产与市民消费无缝衔接,年均网络订单近8万单,线上销售蔬菜500多吨,带动合作社成员年均增收近2万元。
三是在畜禽、水产养殖类集聚区,重点发展禽蛋加工、品牌销售等类型的农民合作社,为各家庭农场提供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品牌商标等服务。2018年,泰兴市皆春家庭农场主沙良联合8家螃蟹养殖家庭农场成立泰兴市广兴螃蟹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技术合作、设备共享、统一销售,从以前的“单打独斗”变为“抱团取暖”,培育大规格精品“江沙蟹”,打造优质蟹供应基地,不断擦亮“江沙蟹”金字招牌;2024年合作社蟹产品销售价比市场价平均高15元/斤,亩均增收4000多元。
二、强化服务主体建设,紧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
按照主体多元、形式多样、服务专业原则,泰兴市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培育,积极发展单环节、多环节托管服务模式。
一是建设服务中心。泰兴市布局建设一批服务规模适度、功能配套齐全、社会效益明显的为农服务综合体,为区域内农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提供育秧、农机具存放、农资配供和农业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目前,全市共建成区域性为农服务综合体16个,服务面积达5.2万亩,2024年,共实现年收益240万元。
二是引导延伸服务。泰兴市鼓励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涉农主体依托原有的技术、装备、渠道、市场、信息等优势,积极向农业社会化服务方向延伸,因地制宜发展多层次多类型专业化服务,实现装备、设施、技术等资源高效整合、有效利用。2024年,古溪镇明和家庭农场利用烘干设备,为周边5个乡镇20多个种粮大户和350户村民提供烘干服务,烘干粮食近1.3万吨,每亩服务费用比市场低70元。
三、丰富政策扶持体系,增添持续健康发展动能
泰兴市积极推动财政项目、金融贷款、保险产品等各项扶持政策见效落地,依托财政扶持资金提升经营主体生产能力,借力金融服务拓展经营主体融资渠道,依靠农业保险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全面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一是强化财政扶持。泰兴市安排财政专项资金,整合各级现代农业项目,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条件、提升经营水平,提高竞争能力。近3年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1600多万元,用于支持171个家庭农场、13家农民合作社更新机械设备、建设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其发展能力。
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按照“政府搭台、政策引导、市场运作、银企双赢”原则,泰兴市整合各方资源,搭建政银保企对接平台,常态化运行“泰惠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政银保企对接活动,促进各类融资需求信息与金融机构服务信息无缝对接,有效破解金融供需信息不对称和“融资难、融资贵”问题。2024年,开展对接活动17场,参与主体超1400个。创新开展农业设施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对符合条件的28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设施进行确权颁证,确权设施数量111栋(座、幢),授信率100%、授信额11721万元。其中为16个家庭农场确权设施29栋(座、幢),授信额897万元;为2家农民合作社确权设施4栋(座、幢),授信额465万元。
三是丰富保险产品。聚焦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雇用劳动力、信用保证、养老保障等现代农业经营管理需要,泰兴市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全要素全流程风险防范体系,丰富保险产品,在重点抓好主要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应保尽保的基础上,稳步实现高效农业险种扩面增量,引导保险机构开发财产保险、责任保险、履约保险等险种,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2024年,全市151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1900人次购买不记名用工保险,缴纳保费49万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