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阳光监管”筑牢乡村振兴资金防线
时间:2025-08-12 13:52:42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乡村振兴资金承载着亿万农民的殷切期盼,其规模庞大、用途广泛,确保每一分钱转化为农民真切的获得感,关键在于构建“阳光监管”体系。唯有织密监督网络,才能筑牢资金安全防线,保障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闭环管理,锻造全链条监管“制度防火墙”。确保资金管得安全、用得合理,就要求建立严格的“问题发现—整改—反馈”闭环机制。一方面,要严格设计资金链,精准识别补贴异常情况,及时引入第三方审计,强化项目验收。另一方面,要建立“制度防火墙”,将项目审批、拨付、使用及绩效评价纳入闭环管理,明晰权责边界。

  绩效导向,校准资金效益“度量衡”。资金不仅要“用得了”,更要“用得好”。需构建以实效为核心的评价体系,将产业发展真实带动能力、农民就业增收实绩作为指标,警惕“重基建轻运营”的倾向。引导财务人员深度参与项目风控与评估,从“账房先生”转型为“项目管家”。强化结果运用,对高效项目予以激励,对低效无效投入果断预警纠偏,确保资金效益充盈,切实提升农民幸福感。

  数字赋能,打通群众监督“最后一公里”。农民既是资金的受益者,亦是天然监督者。依托“数字乡村”建设,可打造集政策公开、资金流向查询与在线举报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监管平台——如农业农村部公布的专项举报渠道,让农民轻点指尖即可追踪产业项目进展、核查补贴发放。区块链技术的融入,更能实现资金从拨付到末端的“链上留痕、不可篡改”,推动“指尖上的监督”成为常态。

  乡村振兴资金是发展的“活水源”。以阳光监管破题,借群众监督聚力,凭长效机制护航,才能切实保障资金安全高效运行,让资金真正转化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动力。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