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字当头 护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
时间:2025-07-25 14:50:34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本刊评论员 字号:【

  农村集体“三资”关乎亿万农民切身利益,是群众关注的焦点、基层监督的重点。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强烈信号,也为进一步筑牢“三资”管理防线指明了方向。各地应抓好贯彻落实,坚持“严”字当头,将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为集体“三资”保驾护航。

  严明规矩,扎紧权力运行铁栅栏。《规定》第七条,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瞄准基层权力运行风险点,通过“负面清单”列明了八类禁止行为,为干部履职划清了“不能为”的底线。此外,还需指明“如何为”的路径,方能让干部行权有界、干事有方。建议各地全面梳理有关权力事项,以“正面清单”形式明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对应责任等内容,推动基层干部“照单履职”。

  严密监督,打好立体防控组合拳。《规定》着眼于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监督体系,因时制宜新增了加强信息化建设等要求。落实《规定》,应打好三记组合拳。一记“精准拳”,紧盯集体资金使用、集体资产出租等关键环节,村(居)“一肩挑”等关键岗位,开展点穴式监督。一记“科技拳”,搭建“三资”智慧监管平台,实现资金流动可追溯、资产变动实时查、资源开发全留痕。一记“联动拳”,激活村务监督机构“神经末梢”,畅通群众举报渠道,构建纪委监委、农业农村、审计等多部门协同监督矩阵,让“微权力”在立体监督网中无处遁形。

  严管厚爱,激发担当作为新活力。“三资”监管涉及利益关系复杂,干部在盘活闲置资产、创新经营模式时容易出现风险。《规定》既强调从严管理监督,也提出鼓励担当作为,这就要求在严管与厚爱间找准平衡点,既要挥好问责“戒尺”,也要撑起担当“护盾”。对啃食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同时建立容错纠错“缓冲带”,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让敢担当善作为蔚然成风。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