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扎实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回头看”,深化“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具体工作举措与做法如下:
一、强化“统”,统筹推动,做好组织保障
成立了相关工作专班,协调推进“三资”清理“回头看”重点工作。联合县委组织部召开全县动员部署会议,并作专题培训,为“回头看”工作打下基础。召开全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推进会议,聚焦“三资”清理“回头看”发现问题整改、资产精准清查等核心任务,进行再部署、再攻坚。
二、立足“清”,底清账明,规范台账管理
坚持上下一体,协同推进,推进集体“三资”清查彻底到位。一是全面精准清查,摸清集体家底。充分利用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平台,通过组织视频培训、督促指导、线上审核等措施,抓好农村集体资产精准清查。截至今年3月底,各镇村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查,全县村集体资产总计55.02亿元、土地总面积143.8万亩。二是坚持闭环管理,建立问题清单。完善“三资”管理问题摸排整改闭环管理机制,明确责任主体,层层压实责任,健全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推动“三资”清理问题排查彻底,整改到位。通过排查,发现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不规范、合同未按规定履行等方面。三是开展村集体经济合同大清查。对全县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情况进行再体检、再整改,重点关注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是否存在不规范、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是否存在“松散乱”等问题。通过清查,排查村集体经济合同数量13331份、金额17.99亿元,发现问题合同数量891份、金额4604.73万元,已全部完成整改,进一步提升了合同管理水平。
三、聚焦“管”,多管齐下,实现健康运行
坚持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完善监管体系,提升产权交易水平,实现高效管理。一是市县联动推进整改。针对市级财务抽查反馈的2个问题积极进行整改,目前均已整改到位。二是开展“三资”清理“回头看”督导检查。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随机抽取镇(街)各1个村进行督导检查,共开展2轮督导,发现问题41个,主要集中在合同管理不规范、拖欠承包费、自来水费未入账等方面,并对有关乡镇问题进行了通报。三是印发工作问答。针对镇村相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疑惑,出台了两期工作问答,对“三资”清理工作的程序、“回头看”工作的重点内容、历史遗留问题化解等6大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确保镇村工作人员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四是联通产权交易,实现高效管理。依托泰安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中心、宁阳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立市县镇村四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明确标的额度,交易方式,全程指导服务,推动全县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规范化建设。
四、致力“用”,全面盘活,拓宽集体增收渠道
把管好、用好集体“三资”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重要措施,做好“三资”清理后半篇文章。高新区铁佛寺村某集体房屋租赁费长期被拖欠,在当地纪委、组织、经管站等部门的监督指导下,村集体收回集体房屋,并公开招标,重新发包,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30000元。东疏镇庞庄村针对集体林地到期未收回问题,通过“四议两审两公开”等程序后,在镇纪委、组织、经管站等部门的监督下,重新进行发包,年增加村集体收入69840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