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岐山:电商物流助力集体经济发展
时间:2025-07-25 14:09:20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陈灵芝 字号:【

  近年来,陕西省岐山县抢抓发展数字经济机遇,依托县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积极盘活利用闲置资源,打造优势特色产业,培育乡村好主播,把发展电商物流产业作为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动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渠道,增加销售收入,形成农民增收致富,村集体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的良好势头。

  盘活闲置资源,激活集体经济新动能

  利用全县清产核资和村集体合同规范清理成果,摸清每个村集体资产资源状况,明确产业发展规划,充分利用村级闲置资金、厂房等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集体经济。蔡家坡镇零胡村位于城乡结合区,村内驻有西北机械厂、七0二厂等国家老牌企业,陇海铁路、G30连霍高速、S104省道穿境而过,区域位置优越,具有丰富的商贸流通资源。村“两委”充分调研讨论决定,通过发展电商物流,实现农产品、农副产品、工业品高效网销。盘活了村组闲置厂房,投资726万元,将闲置老旧厂房改建成电商服务中心、物流供配中心和食品加工企业,成立零胡环科商贸有限公司,采取“集体经济+企业+公司”的模式,按照“电商销售+网红直播带货+物流配送”模式,探索形成了“农特产品、农副产品、工业品”等三大类电商主体,改造老旧农贸市场,新增门面房400多间,巩固商贸、餐饮、小百货等个体工商户400余户,各类经营主体租赁场地、厂房、设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490.3万元。蔡家坡镇立足镇域交通便利、老旧厂房闲置、人口密集等实际,整合资源要素,对闲置废弃房屋等进行改造提升,以电商物流为中心,围绕电商物流产业开展全方位服务,为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目前电商物流产业已成为蔡家坡镇一张名片,2024年累计培育发展非公企业110户、个体工商户490户,线上活跃电商146家,其中擀面皮电商个体46家,解决村民就业1500多人。搭建了以花椒、辣椒、大蒜、红萝卜、精细蔬菜等为主的农特产品交易平台;以擀面皮、锅盔、挂面、臊子肉等为主的农副产品交易平台;以精密工具、刀具、汽车零部件等为主的工业品交易平台的三大电商主体。

  电商物流赋能,特色产业拓宽增收路径

  产业兴则经济强。各村根据村情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依托“特色产业+电商物流”的运营模式,将产业优势转化为致富法宝,助力集体经济跑出加速度。蔡家坡镇四原村地处秦岭北麓的山梁地带,海拔较高,坡地资源丰富,目前全村有6700亩土地种植花椒。花椒保鲜储存难、销售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培育花椒深加工项目,发展花椒烘干业务,建成500平方米花椒烘干车间,培养村上电商直播团队,通过电商物流销售花椒,助力椒农增收。2024年,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电商物流销售花椒320万斤,有效解决了椒农卖椒难问题,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枣林镇安家庄村是猕猴桃种植村,全村栽植猕猴桃2000余亩。为帮果农解决销路和储存问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建200平方米电商平台,年销售猕猴桃等果品突破200万斤,为200多人提供就业平台,电商平台和冷库的联合使用,为安家庄村产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培养果农参与到直播带货当中,把安家庄的自有品牌“安庄福品”做大做强,带动周围群众就业致富。目前全县26个特色产业村,通过电商物流将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了群众增收。

  发展田间直播,数字人才助力富民增收

  以前传统农产品销售农民依赖中间商,农产品增产农民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培育乡村好主播,开展田间直播将农产品直接与消费者连接,打破地域限制,有效解决了传统流通模式中供需信息不对称以及农产品滞销难题。近年来,京当镇贺家村驻村第一书记通过田间直播帮群众销售黄桃2万余斤。2023年12月份受蔬菜产量增加、市场需求变化等影响,岐山县白菜、萝卜、大葱等应季蔬菜产地批发价格降低,为帮助菜农减轻损失,岐山县开展田间直播,积极应对。为解决岐山县蔡家坡镇东堡子村种植的100亩胡萝卜滞销难题,县职业农民培育中心组织学员,开展“乡村好主播”助农直播带货活动,12名主播分布在田间地头向广大网友细致介绍胡萝卜的品质、价格以及口感等特色,直播视频曝光量最高达到8万余人次,吸引了很多网友围观评论、下单采购。两场直播活动共销售胡萝卜9.3万公斤,村上种植的50亩白菜也全部售完,总销售额达10万余元。田间直播可以实时展示农产品从种到收全过程,消费者可直观感受产品品质,同时也倒逼农业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近两年来,岐山县商务局、职业农民培育中心通过对农民进行短视频制作、直播运营等培训,让农民从传统生产者转型为具备数字化能力的“乡村好主播”,为田间直播提供了人才保障。农民田间直播带货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延伸了产业链,带动了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增加了群众就业机会,2024年全县培训100名农村电商带头人,带动500余人就近创业就业。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