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方法 规范财务管理
时间:2025-04-27 11:28:18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陈 力 赵立文 井立义 字号:【

  近年来,山东省东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快速增长,产业类型日趋多样,合作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能力持续增强。截至2024年10月底,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300家,其中县级以上示范社195家(国家级6家),入社农户8.9万户,注册资金15.8亿元。但有些合作社在财务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对此,东平县因社施策、深入探索,创新推出“12345”工作法,力促合作社财务管理质效实现飞跃。

  明确一个目标

  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提升规模经营水平、完善利益分享机制,更好地发挥带动农民进入市场、增加收入、建设现代农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东平县经过外出观摩学习和内部广泛调研,确定了“以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切实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的目标。

  建强两支队伍

  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县农业农村局印发《关于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的实施意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工作职责》,依据“熟悉政策、精通业务、行为规范、遵纪守法、甘于奉献”等条件,按照“县级不少于5人、乡级不少于2人”的标准,全县组建50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并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名录库。同时,整合县乡190名农技人员力量,解决合作社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合作社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会人员队伍。合作社遵循“会计与出纳互不兼任。理事长、监事会成员及其直系亲属、执行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业务有关公务的人员,不得担任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人员”的规定,通过挖掘人才潜力,从三个渠道选配财会人员,组建财会队伍:一是内部选拔。按照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政策水平高、能发挥参谋作用的标准,从合作社成员中选拔1360人。二是外部聘任。缺乏此类人才的合作社,对外公开招聘、择优录用480人。三是委托代理。210家合作社依法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等代理记账、协助理财。

  形成三套机制

  “三会”管理机制。合作社依法建立健全“三会”组织机构。成员(代表)大会是合作社最高权力机构,诸如资产购建处置、盈余分配、亏损处理、对外投资、融资扩股等重大财务事项要经成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后实施。理事会作为合作社的执行机构,根据成员(代表)大会决议,具体处理好生产经营等日常事务。监事会履行合作社监督职责,对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全程监控、定期审计,并向成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利益联结机制。合作社成员通过出资入股、进社务工、购买生产资料与服务、交售农产品,与合作社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增收节支。全县80%以上的合作社能够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办社宗旨,加强民主管理,依法设置、合理使用成员账户,可分配盈余主要按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剩余部分依据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公积金份额、财政补助和社会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的份额,按比例进行分配,最大限度地维护成员合法权益。

  政策激励机制。东平县两次修订《农民专业合作社县级示范社评定及监测管理办法》,定期开展示范社创建活动,将有“可行的组织管理制度、明晰的财产权利关系、健全的经营服务体系、规范的财务会计核算、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作为认定标准,并把“示范社”作为享受国家政策支持的条件之一。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制定绩效考核办法,科学评估合作社发展质效,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作为评先树优、承担能力提升项目、获取财政补贴资金、增加设施用地指标、核定信贷资金额度、享受各类保险优惠的重要依据。近5年全县示范社实施各类扶持项目150个,注入资金5200多万元;涉农金融机构为合作社办理各种惠农贷款3.68亿元。

  完善四大制度

  合作社在起草、修订、完善章程,对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作出切合实际的规制基础上,重点打造以下四项制度,并千方百计强化执行力,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财会人员职责。明确合作社财务负责人、会计、出纳、实物保管等人员,要利用财务会计管理的有效方式方法,算好账、管好钱、护好物、处理好各方面财务关系、当好管理层参谋、对生产经营绩效精准计量、比较与确认,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财务预决算制度。明确合作社实行预决算管理的必要性,预算编制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必备程序,以及年终对全年财务预算进行检查、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做到财务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民主理财财务公开制度。明确合作社民主理财组织的构成、人员具备的标准条件、履行职责、管理权限、监督事项、理财程序,以及定期进行财务公开的方式方法、范围内容、时间地点和问题处理等,做到管理民主、公开透明。

  财会档案管理制度。明确合作社财务会计档案的管理原则、档案种类、存放地点、保存期限,以及外借要求和到期销毁方面的规定,做到安全保密、管理科学。

  做好五项工作

  加强宣传,凝聚共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微信、网络、条幅等形式,向全县基层干部群众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山东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法律法规。不失时机地教育合作社成员依法办社、用心建社、合规管社,逐步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呵护合作社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

  培育人才,提高素质。通过普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会计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知识,让财会人员尊法、懂法、守法。鼓励支持财会人员踊跃参加大、中专院校的学历教育,系统掌握相关知识。5年来,全县先后举办合作社辅导员、理事长、会计等人员培训班、研讨会30场次,受训1800余人次。150多家合作社派员赴部委、省市参加培训、研学和年会活动,30多家合作社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巧借外力规范提升财会管理水平。

  加强指导,夯实基础。全县合作社辅导员采取“上门服务”“结对帮扶”“以强带弱”等方式,对合作社财会人员进行业务指导、技能服务和工作督查。引导1200多家合作社借助农业农村部推介的农民合作社财务会计管理软件,开展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提升财务会计管理规范化信息化水平。通过举办合作社联谊会、报告会、晒账会、知识竞赛、现场观摩等,加强社际交流合作、共同提高。县农业农村局统一印制包括会计账簿、收款收据和会计报表在内的合作社专用账簿300余套,指导示范社免费使用。

  培塑典型,示范引领。在开展示范社“四级联创”的基础上,根据合作社发展状况和提升计划,全县着力培塑“完善财会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健全会计账簿、规范会计核算、用好成员账户”的样板社28个,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为合作社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规范化建设摸索经验、蹚出路子,收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效果。

  多方联动,合力推进。为适应合作社发展阶段、时间节点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县农业农村局牵头,调整充实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部门联席会议组织机构,健全完善议事协调机制,将发改、财政、水利、市场监管、供销、税务、审计等部门吸纳为成员单位。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持续加大合作社财务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力度,积极推进合作社规范提升和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