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辽宁省昌图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蓬勃发展,在组织带动小农户发展生产、畅通产销渠道、巩固扶贫攻坚成果、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引导小农户走向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昌图县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清理工作,助推了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质量提升。
清理范围
以突出重点、明确标准、分类处置为要求,在对合作社发展情况摸底排查基础上,重点对被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经营异常名录、在抽查抽检中发现异常情形、群众反映和举报存在其他问题的合作社,查核具体情况,依法依规进行分类清理整顿。
清理整顿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六类: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无实质性生产经营活动;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行;涉嫌以合作社名义骗取套取国家财政奖补和项目扶持资金;群众举报的违法违规线索;从事非法金融活动,如变相高息揽储、高利放贷和冒用银行名义运营等。
根据排查结果,对存在问题的合作社区分类型,依法依规进行清理。对无农民成员实际参与、对领取营业执照后未开展经营活动、因经营不善停止运行的合作社、申请注销登记前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算完结的合作社,采用简易注销方式办理注销,具体操作程序按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求执行。对于有经营活动、有待清算的债权债务、不打算继续经营的合作社按合作社法规定采取先清算后注销。对有生产经营活动、运行管理不规范的、仍希望持续经营的合作社,引导他们对照法律法规,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
质量提升
建立规范制度。引导合作社制订适用本社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章程》,建立健全合作社内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做好盈余分配。每年按照章程规定将公积金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并记入成员账户,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另外,在依托基层农经队伍发展辅导员的基础上,鼓励各乡镇面向乡土专家、大学生村官、企业和社会组织经营管理人员通过辅导员岗位培训,推动辅导员专业化规范化发展。
探索合适路径。玉米生产是昌图县农业发展的生产支柱,也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一些农户自愿依法将承包地入股到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拿保底分红和二次分红。以宝力镇八宝村为例,绿色阳光合作社于2016年成立,采用农户土地入股的方式,进行统一规模化种植。截至目前,合作社已成功吸纳近2400亩的土地入股,合作社收益已达到70万元。这种经营模式既能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保障粮食生产稳定,也能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在以粮食生产为导向的昌图县,是一条有效可复制的发展路径。
引入先进技术。帮助协调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广新品种,尝试先进的种植模式,争当新科技推广、应用、示范的先锋。昌图盛泰农机合作社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立100亩玉米新品种试验基地,对多个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并跟踪掌握各品种不同时期的生长特点及秋后产量,先后推广东单1331、铁研378、良玉99、宏硕737等玉米新品种,平均每亩增产100斤以上。通过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所合作,连续对合作社土地进行土壤检测、配方施肥,建立土壤养分资料库,并给出氮磷钾的适宜比例方案,以确保施肥精准,减少10%化肥的使用,降低了成本。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合作中,首次引入“保护性耕作技术”,涵盖面积超过20000余亩。依托沈阳农业大学科技资源,致力于引入新品种和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
延长产业链条。根据昌图县农业产业发展基础和区域优势特点,重点打造各区域的特色产业,支持合作社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创建自有品牌,力争打造精品。亮中桥镇东兴村地处昌图西南部,耕地面积8284亩,丰满源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党总支书记带领下,依托人力、土地、技术、交通等发展资源,将东兴村创建成一个优质高产的鲜食甜玉米外销示范基地。2023年,在县镇两级政府支持下,投资1200万元,建立建筑面积5400平米鲜食玉米加工厂,包括速冻真空生产线,脱皮车间、速冻真空车间、低温冷库和真空玉米常温库,同时设置了产品展厅和直播间。通过网络销售平台,电商交易额已突破40万元。为全村150人提供就业岗位,劳动力月均收入达到6000元,既为合作社创造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