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地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为当地经济活动的主导者,其财务管理职能也将由纯粹的资金管理向复合型的财务管理方向发生转变,这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优化财务管理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课题。
一、加强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扎实做好农村财务民主管理与财务公开
大额资金支出、重要合同签订解除、固定资产购买处置严格执行“四议一审两公开”程序,确保民主程序符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的规定;会议纪要、决议中涉及的会议日期、签到表、到会人数等要件齐全,归档留存;长期投资履行民主决策程序,补足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充分发挥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严格贯彻《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及其他有关公开事项具体规定,对村级财务活动情况如实详细公开自觉接受村民监督;村“两委”在公开期间要安排专人给群众答疑解惑、收集群众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整治措施,及时进行整改,并向群众反馈整改结果;村里民主理财小组要对公开的村级财务状况进行全面核实。
二、严格依照会计法、会计基础规范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规定要求,依法依规开展农村集体会计核算
严格执行所适用会计制度的规定,确认、记录、计量经济业务,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收入、成本、费用,确保客观、公允地反映当期的资产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到“三个加强”。一是严格履行审批程序,加强原始单据审核,确保审批签字时签字日期完整,避免先付款后审批的业务事项发生,确保财务监督功能的有效实施。二是加强收付款管理,完善委托代付协议,确保合同承租方、受票方、付款方三流一致,降低财务管理风险。三是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专款专用、专户管理的要求存储和管理土地补偿费等专项资金。
三、多措并举、强化监管,当好管家,进一步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质效
加强对长期股权投资的管理,完善投资决策、及时签署投资协议、明确投资权利与义务,合理控制投资风险并加强档案管理。突出投资后监督和投资收益管理,进一步完善股东会和董事会制度,落实股东权利。提升被投资公司的运营管理,对长期亏损且预计未来不能再带来收益的企业,应及时予以清理。核实村委会与相关企业之间的投资关系,将属于集体经济组织投资的企业纳入统一管理范围。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根据盘点情况,在履行民主程序后及时清理,及时调整账务,完善台账信息、按规定计提折旧。抓好工程项目管理,对已经完工或交付使用的在建工程应及时办理竣工决算手续,在履行内部审批程序后及时结转入固定资产。应付未付工程款方面,及时将应入账的应付未付工程款入账,如实反映债务,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性。加强资源性资产的管理,根据合同约定的租赁价格调整条款,按照地区指导价格要求,及时调整土地租赁单价,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
四、强化组织领导,及时化解,快速提升农村集体债权债务管理效能
加强债权债务的管理,及时准确地确认债权债务,避免账外债务的发生,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对确实无法收回的债权,应在严格履行民主程序的前提下,及时予以核销;对应当转为权益或收入的长期挂账债务,应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后,及时转入收入或权益,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强对预收款项的核查,及时结转应转未转收入,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准确。加大应收款项的催收力度、必要时启动司法程序,确保债权及时收回,最大限度地保护集体经济组织利益不受损失。
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全过程、全链条、全覆盖管理,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守好村集体“钱袋子”
按照经济合同实质,严格执行《民法典》中关于合同期限的法条,严格执行租赁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的规定,确保租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保护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制定合理的土地租赁单价,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加强合同规范化管理,及时按规定签合同、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在合同签署时,应严格履行民主程序和联审联签规定。加强合同签订环节的审核,确保合同要件的完整性、合理性、合法性,避免给集体经济组织带来的风险。加强合同执行的管理,确保租赁合同出租方和收款方一致,全面完整地确认租赁收入。
六、多渠道多层次培育复合型财务人才,提升农村财务管理人才保障
一是完善会计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加大对农村财务人员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待遇水平,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忠诚、敬业担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农村财务会计队伍。二是加强人才培养及储备工作,定向培养农村自有的、可以胜任独立核算管理的专项财务管理人才,同步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财会工作的生命线、高压线,确保财务人员“有的用、可以用、用得好”。三是整合多元力量培养传统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人才。大力培育精通财务、计算机以及投资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使农村数字化财务服务提质增效,服务于农村财务发展乃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四是在实践中锻炼和培养人才。突出重点,采取“以干代训”、实践中锻炼的方式培养基层会计主体力量,多岗位轮换锻炼、选派参加巡视巡查、监督检查等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帮助农村财务人员开拓眼界、提升综合素质。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业农村局财务核算中心)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