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抗旱防洪、非粮化整改、退圩还湖等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临时用工,这也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一笔不菲的开支。规范用工,能有效节约村集体的开支,反之则可能会引起群众的不满。笔者通过在工作中的实践,提出几点思考意见,供大家借鉴。
个别村集体经济组织劳务用工发生的问题
用工不合理,工作量没有相关测算。有些村集体每项工作开展前大都没有明确的工作量测算,在需要用工时,往往夸大工作量,一项5个人一个工日可以完成的工作,往往要找到6人甚至是7人去完成,这无形增加了村集体的经济负担。
用工管理不规范,缺少相关的审批与监督。在工作开展阶段没有相关的考核与监管,最终劳务结算时全都凭个别村干部说了算。村级劳务用工上存在很大的监管漏洞。
变相用工,不能报账的开支从用工中列支。现在村级财务管理更加规范严格,上级纪检及业务主管部门都明确规定有些费用不能从村级账务上列支,如招待费用。个别村干部变相地从用工及零星工程中报账,扰乱了村级账务的真实性、规范性,也为后期的矛盾纠纷埋下了隐患。
用工支付不规范,存在现金支付和代领现象。在实际的账务处理中,有些村在支付用工费用时,直接将所有的用工费用打卡或现金发放给牵头人,再由牵头人向下发放,这就给多记用工、变相用工等财务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应对措施及意见
完善村集体用工机制,杜绝随意用工。对于确需用工解决的工作,应由村委会集体讨论工作量及用工人数,形成相对明确的工作方案,并由村委会指派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工作开展与监督,全面统筹负责,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该项工作。
认真测算工作量,合理配置用工人数。对于农村工作事务,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测算出工作量的,对于每项工作,要按照不同的时间及标准质量要求,由村“两委”合理地测算出工作量,并合理地使用用工人数,避免人数过多互相推诿魔洋工,也不要人数过少而造成加班加点,或工作不能保质保量完成的情况发生。
强化用工审批与监督,规范管理村级用工。村集体必须用工的工作事务,在形成方案、明确责任人后,方案与用工应由村党支部书记审批,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负责人要全程负责对用工人员的监督与考核,避免乱用工或出工不出力延误工作的现象产生,一项工作结束后要进行标准质量验收,确保工作达标。
加强村干部党纪学习,不变相用工,不用人情工。村组干部要加强党规党纪学习,增强防腐能力,廉洁自律,工作开展要实事求是,对于不必要的开支就不支,对于不需要用工的就不用,不违纪变相,也不用人情工,树立村集体组织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规范村级财务管理,杜绝用工监管漏洞。乡镇财务中心要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与监管,在村集体用工支付上,全部采用银行存款支付,杜绝使用现金支付,并根据用工明细支付到每个人,杜绝其他人代领。在支付用工费用前,由村报账员将相关工作用工明细在村公示栏进行公示,并拍照打印作为会计报销凭证的附件入账备查,以确保村级用工的可靠性与真实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盱眙县淮河镇财政和资产管理办公室)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