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清管用提质增效
时间:2025-02-10 08:41:40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孔祥荣 田威孔 秦瑞 苏善柱 字号:【

  山东省聊城市聚焦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清管用专项整治工作,以彻底清查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以高效利用为目标,全面排查、精准施策,以专项整治的实绩实效开拓乡村治理新局面。

  一、立足于“清”,理清底数,实现底清账明

  坚持上下一体、协同推进,建立一贯到底的领导体系、工作体系,坚持“一盘棋”思维,合力推进专项整治。

  (一)强化力量统筹,谋划部署精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牵头的工作专班,从组织、纪检、农业农村、审计、民政、公安等部门抽调25名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各县(市、区)均相应成立工作专班,形成了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推进机制。高唐县充分发挥“党员联户、全程帮带”工作机制作用,全县1.7万余名农村党员与群众建立互联对子,入户摸实情、讲政策、做工作,党群联动推进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东昌府区实行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带领机关工作人员帮包村集体经济组织机制,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帮包整治任务最重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做到“会议同开、群众同访、台账同理、责任同担”,努力做到政策宣讲不漏一人、摸排线索不漏一户,进一步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

  (二)畅通诉求渠道,宣传造势到位。市、县共举办55期业务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1.34万人次,有效提升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业务水平。以“四下基层”为重要抓手,宣讲专项整治政策要求,调查研究工作开展情况,现场解答化解疑难问题。编发《工作动态》13期,刊发各地典型做法、通报正反两方面案例、进行政策解答,确保工作不出偏差。各县(市、区)实行专班成员单位帮包乡镇(街道)工作制度,成员单位分包乡镇(街道),负责专项整治清查、整改等环节的指导帮扶。利用村庄微信群、宣传栏、村广播等载体,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专项整治的目标举措,营造良好的专项整治氛围,专项整治期间累计发放公开信近60万份,张贴通报超过16万张。市县乡开通问题咨询和举报热线,畅通反映渠道,充分发挥热线电话联系群众、发现问题、服务百姓的作用,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临清市每周四通过视频方式举办“红云课堂”,围绕专项整治工作邀请相关业务部门讲政策,农村党员和群众代表累计12.8万人次收听收看,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三)注重精准施策,整改整治彻底。聚焦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违规占用、农村集体财务管理不严格、监管平台功能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对全市6564个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摸底排查。全面梳理纪检、信访等部门涉及农村集体“三资”的举报线索,确定省、市、县三级重点难点村着重清理整治。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党员干部亲属带头、群众代表带头,按照“先干部、再党员、后群众”原则开展问题清查整治。不规范合同、违规占用的集体资产资源、违规财务收支等问题短期内能整改到位的不等不靠、立行立改;一时解决不了的,明确具体措施、责任分工,通过法律起诉、案件移交等方式,确保依法依规限时整改到位。全市共清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超过10万份、整改不规范合同1.56万份,收回违规占用资源超过1万亩,通过专项整治增加村集体年度收入超过2000万元。

  二、聚力于“管”,规范管理,实现闭环运行

  坚持整治与建制度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坚持边整改、边总结、边提升,将问题纳入监管范畴,完善财务监管体系,创建“三资”管理平台,实现闭环高效管理。

  (一)健全制度机制,夯实规范管理根基。系统梳理农村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编印《农村集体“三资”清管用专项整治工作参考资料》。坚持整治与建制度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紧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关键环节,将问题纳入监管范畴,把经验融入监管制度,重点规范“三资”管理、财务管理、“三资”委托代理等制度。全市在2020年推行农村集体资金非现金支付的基础上,健全“审核审批实时在线、各个环节留痕记录、数据影像随时可查、资金支付网银转账”的财务监管体系,完全规避现金支付环节,村级财务操作更加规范透明,使得腐败萌芽“无土壤”。临清市充分发挥“集体资产权属归位”“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账务分设”两项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引领作用,探索创新提升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有效路径。

  (二)联通交易平台,实现闭环高效管理。创建聊城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联通,从资金、资产、资源、合同等多个维度设立监管模块,实现“一张图”查阅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全面对接农村集体“三资”平台与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将资产资源、合同、财务三者关联,实现农村集体“三资”数字化、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闭环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的资源资产发包(出租)合同到期前,经规定程序后将相关资源资产转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成交并签订合同后,自动将相关合同及信息转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常态化管理;银农直连模块和合同管理模块实现业务互通、凭证互通、数据互通,监督承包(租赁)费收取等合同履行情况,实现闭环监管。

  (三)晾晒集体家底,保障群众参与监督权。逐村张贴集体经济合同台账、资产资源台账等专项整治信息台账,保障集体成员对专项整治成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部署开展农村集体资产年度清查,清查结果向集体成员公示,并经成员(代表)大会确认。印发《关于推广“村情地图”经验的通知》,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做法,探索形成“村情地图”。高唐县充分利用农村集体清产核资成果,绘制农村土地利用现状图,形成农村资源“一村一图”并逐村公开,村民通过扫描现状图二维码即可查询本村各类资源信息,实现“一图一码知家底”。推广线上公开小程序和二维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输入身份证号可以查询所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信息。东阿县农村集体“三资”公开平台小程序关注量超过7万人,浏览量超过90万人次。

  三、着眼于“用”,全面盘活,实现提质增效

  把专项整治作为增加集体收入的重要措施,充分挖掘农村集体增收潜力,为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活力。

  (一)党建领航,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三资”效能、促进农村集体增收作为基层党组织的第一工程,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1613个,构建村集体和群众利益共同体,有效盘活农村集体“三资”,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莘县王庄集镇盘活利用闲置农房,由村党支部领办“共富工厂”,引导企业将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村庄,村集体提供生产车间并组织村民生产,村民获得务工收入、村集体获得经营分红、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三方共赢,平均每个村集体年增收10万元以上,架起村民、集体、企业之间的“致富桥”。

  (二)市场活权,规范健全产权交易市场。持续健全完善市、县、乡、村一体化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要求各类农村集体产权进入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公开交易,做到“应进必进”。指导市农交中心规范提升服务能力,严格落实交易资金管理要求和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监管,加强动态监测。2021年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开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业务6386笔、成交金额8亿元,平均溢价率超过24%,助力集体增收9500余万元。冠县清泉街道东三里村办公室出租项目挂牌底价5万元/年,最终以10.7万元/年的价格成交,项目溢价率高达114%。2023年11月,聊城市成功获批全国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整市试点。

  (三)聚焦盘活,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果。根据村庄自然禀赋、地理位置、产业基础等要素,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土地经营权流转、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经营方式,实现集体增收、群众共富。临清市积极盘活农村闲置坑塘发展内陆渔业,探索渔藕共生、南美白对虾等特色种养模式。阳谷县安乐镇对闲散废弃、低效利用的138个、660亩坑塘集中清淤和整治,在14个村实施3期“渔光互补”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00余万元,把“集体家底”转化为发展“动力引擎”。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