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胶州: 多措并举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1-01 04:33:45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李若楠 鹿 伟 迟玉川 字号:【

  近年来,山东省胶州市以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为契机,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新模式、深化社企对接合作新路径,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狠抓队伍建设 夯实专业服务基础

  一是建立三级队伍,实现服务全覆盖。研究制定《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和金融服务指导员工作制度(试行)》,建立由87名金融机构、镇(街)农经人员、农业经营主体组成的市、镇、村三级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和金融服务指导员队伍。

  二是强化专业培训,实现能力全提升。定期组织开展辅导员业务知识培训,创新“以赛促学”提升模式,联合青岛农商银行胶州支行、中国农业银行胶州支行等金融机构开展辅导员队伍和农民合作社职业技能竞赛。截至目前,已举办两届职业技能竞赛。

  三是注重服务实践,实现指导全方位。常态化组织辅导员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指导合作社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切实发挥辅导员队伍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线下”上门指导服务超600次、“线上”微信、电话等方式指导服务超2000次,服务指导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计1000余家。

  聚力平台搭建 创新社企合作模式

  一是创新“合作社+商超”订单模式。由政府牵线搭桥,推动农民合作社与大型商超以农业订单形式签订农产品种植合作协议,有效化解生产销售风险、增加社员收入。目前,全市已有10家农民合作社与深圳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利群集团等商超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合同金额逾5000 万元。

  二是创新“合作社+企业”订单模式。充分发挥合作社规模化种植优势,与国内外食品加工企业建立长期合作模式,通过规模化定向种植,大幅提高农户亩均收益。以胶西街道马铃薯种植合作社为例,与美国百事、韩国好丽友、菲律宾UIC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签订马铃薯收购订单,实现农产品销售国际化。

  三是创新“合作社+企事业单位”配送模式。积极引导农民合作社与企事业单位开展配送合作,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同时,解决了农户农产品销售难题。以胶莱街道青岛绿村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例,先后中标青岛公交集团、青岛能源集团等单位蔬果供应,在合作社带动下,社员户均收入8万元、人均收入2.8万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收入85%。

  加强规范发展 提升运营管理效能

  一是坚持制度化建设,筑牢长效机制。委托会计师事务所为合作社建立手工账套,引进记账软件,同步建立电子账套,以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的方式助力经营主体规范化管理提升。同时,对承担建设任务和开展社会化服务任务的合作社全程开展监管审计服务,保障专款专用、惠社惠民。

  二是坚持规范化运营,推动示范创建。按照“清理整顿一批、规范提升一批、扶持壮大一批”的工作思路,开展合作社规范培育和“空壳社”专项清理行动,实施挂牌作战、销号管理。深入开展国家、省、市、县级示范社四级联创,获评青岛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28家,其中国家级16家、省级48家、省级示范服务组织2家。

  三是坚持科学化管理,突出分类指导。按照统筹谋划、分类管理的原则,坚持与镇(街道)产业机构调整规划相结合,引导经营主体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逐步构建起“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有效发挥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截至目前,在市镇农经部门备案登记的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2000家。

  强化要素支撑 激活创新发展动力

  一是土地要素向合作社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创新“产业项目+合作社+农户”模式,推进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实现规模化经营。截至目前,胶州市各类农业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累计流转面积约2.4万亩,累计为各类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出具农村土地经营权证45宗、抵押贷款1565万元。

  二是资金要素向合作社流入,实现助农惠农。创新金融支农模式,推广实施“农担贷”,为涉农主体增信、提高贷款额度、降低贷款门槛,目前在保户数373户、在保余额3.53亿元;开展生猪、大白菜、马铃薯价格指数保险,累计承保生猪7.3万头、大白菜1.6万亩、马铃薯16.3万亩,累计赔付2744 万元,实现由“保产量”向“保价格、保收入”转变。

  三是人才要素向合作社集聚,夯实人才根基。创新从业人员社保奖补机制,制定《对农业经营主体及从业人员实行奖补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统筹人社、医保、财政等部门,在已开展企业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农民合作社中选择符合条件的从业人员,按照年缴纳社保费总额的50%给予奖补,提升农业合作社对高素质农经人才的吸引力。目前,已对3家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中符合条件的20名人员进行奖补,累计兑现胶州市级奖补资金18.98万元。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