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方式更加多元,与此同时,集体资产监管亟待加强。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先试先行、改革创新,探索出了一套加强“三资”监管的管理模式,交出了一本群众满意的“明白账”。
一、调研情况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横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全区214个行政村、2406个村民小组全部完成清产核资,共清查资源性资产748.17万亩,资产总额40.79亿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9.47亿元。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均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6个,占比8%。
通过在各镇(街)、村大量走访,笔者发现在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存在一些共性情况。如,只有部分村经济合作社账务由镇(街)财政所代管,但未建立单独账套,且未按照权责发生制记账,只按照实收实付记,造成了村委会和村经济合作社账务混在一起,增加了审计难度。再如,存在签批票据审核把关不严,村集体资产资源台账不健全,违反规定开设多个账户,村民小组以村民个人账户存储集体资金,使用大额现金支付费用,“四议两公开”执行不到位,公开程序流于形式等情况。
二、主要措施
(一)推动形成责任闭环。针对调研情况,横山区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实施方案》,由区委书记主抓,多次督办,推动形成责任闭环。在区级层面,组建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工作专班,落实专项经费,细化职责,包镇指导,统筹推进。在镇级层面,落实镇(街)党(工)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划片、干部包村。在村级层面,由村党组织牵头,集体经济组织、村委会配合,全面自查。
(二)扎实建强管理队伍。一是成立机构,配强队伍。在镇(街)经济综合服务站加挂农经站牌子,配备会计及经济类等相关专业人员3名,具体负责推进“三资”管理工作。二是重新划分职责,进行任务分解。各镇(街)财政所负责资金拨付及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工作,镇(街)农经站负责“三资”管理等工作,各司其职。三是针对各村可能存在的多头开户、账外账、私设小金库、侵占集体资产资源等不规范现象,各镇(街)开展自查自纠并进行清理规范,清理后所有村级资金账务、资产和资源台账移交镇(街)农经站管理,实行“村财镇管”。四是强化后续管理。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出台的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强化资产监管,规范报账流程,确保新签订的经济合同及有关资料全部由镇(街)农经站管理,部分合同同时在区农经站备案。
(三)严格执行报账程序。随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继出台,横山区在原有制度基础上,修订了有关现金管理、银行存款账户管理、财务收入管理、财务支出审批、村务公开、差旅费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以及项目申报实施验收流程和报账流程等多项制度,统一制作了资金拨付审批单、村经济合作社报账审批单、预付款审批单等模板。明确村级报账员应整理的相关材料包括:合同、项目实施各个环节照片、验收报告、会议纪要、税务发票、施工单位营业执照、对公账号等。所有资料经村党支部书记(村经济合作社理事长)、副书记(副主任)、监委会主任(监事长)、驻村第一书记、项目负责人签字后,由镇(街)农经站审核,经包村干部签字、带片领导、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后在镇(街)农经站报账,资金转入项目实施单位账户。
(四)实行村社“账务分离”。全面推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委会“政经分离”,村委会银行存款账户只核算村级转移支付,包括村干部工资、报刊杂志费用等,其他资金全部通过村经济合作社账户核算,实现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委会的“账务分设”。有经营收入的村小组,参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管理方式,由镇(街)农经站代管。镇(街)农经站在代管过程中,严格执行现金在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可以使用现金支付,超出1000元的,办理转账支付手续。所有项目从申报到实施以及资金兑付,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实施主体,杜绝各部门各有关单位对村集体经济组织特殊法人地位的歧视。
(五)开展经济合同清理。横山区以“加强集体资产监管,建设清廉村居”为目标,围绕解决当前集体经济合同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等问题,全面开展农村集体经济合同清理收集、审查审计、整改规范工作,维护合同双方合法权益,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类经济活动,逐步建立“主体清晰、程序合法、要素齐全、内容规范、执行有序、监管严格”的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管理机制。全区214个行政村共清理收集合同7147份,涉及金额10.6亿。审查出问题合同4048份,其中程序不规范问题合同3375份,超期问题合同22份,价款不合理问题合同3份,违约问题合同212份,违法违规问题合同15份。终止合同12份,收回土地面积154.8亩,追缴合同欠款860.72万元,合同新增价款3.36万元。
(六)用好“三资”管理平台。启用榆林市“三资”管理平台,加强资产监管提质增效。一是平台集成,全面监管。全区214个村经济合作社的资产资源全部纳入平台进行信息化管理,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务实行网络化管理,在平台进行做账记账,将所有票据及附件扫描上传,平台“三资”数据使用率达100%,实现市、区、镇三级立体监管。二是定期公开,公众监督。每月进行1次村务公开,在“三资”管理平台公开的同时,在各村微信群公开,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电脑查看本村每笔账务。
(七)引入社会机构参与审计。全区统一安排部署,18个镇(街)对所辖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2020—2022年度的账务进行审计,其中17个镇(街)聘请第三方公司对村“两委”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任中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由镇(街)自行审计的村有43个,由第三方审计的村有171个,被审计的总人数621人,其中村“两委”负责人229人,村经济合作社负责人201人,审计涉及资金总额12.68亿元,区纪委监委查办线索案件9件。
(八)开展多部门督导检查。一是区政府办从工作专班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13名,分四个督查组,开展了2轮全面督导调研。每轮督察现场下发督查督办单,督导组组长签字,镇(街)一把手签字盖章确认。二是每轮督导完成后,督导组汇总存在问题,形成督察报告向上汇报,由区政府办印发督察通报2次,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印发通报1次。三是区纪委监委同志对通报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稳步推进。
三、思考体会
一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也是基层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多发领域,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农村集体财务行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二是公开透明的“三资”管理工作,有利于稳定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局势,能更好地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为集体经济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三是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有关制度的出台,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四是推进农村集体“三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三资”平台的建设,推动了外出村民对管理人员的网络化监督,让村民更加安心、放心,同时有助于推动城乡加快融合,为农村集体经济快速、高效发展注入了活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区农村经营服务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