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合作社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内部治理、收益分配等,有助于推动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本文重点从会计核算、收益分配、内部控制及投融资管理的视角,对近年来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的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进行梳理,以期对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农民专业合作社收益分配现状分析
收益分配机制是保障社员收益的重要制度,公平公正的收益分配有利于农民合作社的长远发展。我国农民合作社主要有三种收益分配方式:按交易量(额)返还、按股分红或两者结合。
按交易量(额)返还是农民合作社区别于其他经济组织的重要特征,我国大多数农民合作社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以交易量(额)返还为核心构建收益分配机制。通常情况下,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民合作社采用按交易量(额)返还的收益分配方式,可以更好地维持合作社持续发展。
按股分红的方式往往对于合作社创立人更有利,创立人持有的股份比例较高,分红的比例也高。普通成员由于在合作社中占有的股份比例较低,无法从合作社分配到足够的收益。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张,传统的收益分配方式已无法满足合作社的需求,便形成了按交易量(额)返还与按股分红结合的新型分配形式。这种利益分配方式兼顾了生产者和投资者利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普通成员的利益。
随着资金投入量的逐渐增加,交易的贡献程度逐渐弱化,以往固守出资方式的限制和按交易量(额)返还的收益分配原则,已无法实现合作社对小农户的保护和带动作用。一些研究表明,农民合作社若被核心成员控制,会导致忽视普通成员的利益,核心社员一般比普通成员受益更多。
合作社收益分配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合作社的整体收益及成员的个人收益。除了改善收益分配方式之外,合作社成员的收益也受到合作社纵向协作程度的影响。因此,除了完善收益分配方案外,还可以引导合作社加强与外部经营主体的合作,提升合作社整体效益,从而增加合作社成员的收益。
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现状分析
为了提高合作社的财务透明度,必须对合作社财务信息的一致性进行审计。因此制定适应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合作社会计核算制度刻不容缓。
为加强合作社会计核算工作,促进合作社健康发展,2021年财政部修订印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修订后的会计制度较原来发生了显著变化,向国际标准迈出了重要一步。在生物资产的核算上也逐渐向企业会计准则靠拢。在遵循一致性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原始价值记账,对于资产的盘盈和盘亏选择了按照企业账务处理程序来进行。
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还需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加快国际趋同步伐,增强制度的适应性,促进农村会计核算电子化,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控制现状分析
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逐步向企业靠近,但往往缺乏防范财务风险的经验,因此亟需完善合作社内部控制制度。
有学者将农民合作社与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进行对比,认为构建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是解决内部控制问题的关键一环。由于农民合作社的组织形式较为特殊,普通成员往往无法对合作社的实际经营者展开监督,这就需要在与经营管理层相平行或更高的一个层级额外构建一个监督机构,并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监督经营者的行为。
具体而言,每个合作社应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规划及内部控制制度,利用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防范潜在的财务风险,同时,建立科学可行的监督机制也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切实帮助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
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融资管理现状分析
投融资活动是制约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朝着企业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因素。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有强烈的加工或品牌建设需求,同时获得了政府资金支持的合作社更有可能进行集体投资,而当前合作社的生产经营规模普遍偏小、财政扶持有限,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合作社开展生产性集体投资的现象不会普遍存在。
农民合作社作为社会组织,同样需要金融支持。但是,从融资角度来看,合作社的固有特点也造成了合作社进入资本市场的困难。我国农民合作社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均不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融资过程中面临着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贷款条件偏高、信贷担保体系不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融资活动,不利于合作社长远发展。这与农民合作社自身的规范程度、资金实力、产权结构和政府的支持政策等因素有关。
具体来看,我国农民合作社的融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首先,从合作社自身来看,合作社普遍由核心成员控制,这种特殊的组织结构导致其他成员的投资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合作社对外融资。其次,从合作社外部来看,未构建适合农民合作社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农民合作社正规信贷融资不足也是导致合作社融资不足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