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弱村的“联姻”之路 ——蹚出共富路,看陕西黄陵县如何破题
时间:2024-11-29 11:10:40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赖雅芬 字号:【

  相距百里的村子结成了对子,互不相识的村民变成了“亲戚”,家底薄弱的集体经济有了主导产业,靠天吃饭的普通百姓有了增收门路……在这个过程中,实力雄厚的强村找到了持续发展的出路,资源匮乏的弱村尝到了抱团共富的甜头。这是陕西黄陵县创新推行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两包两带”机制后呈现的喜人景象。

  揣着忐忑“定亲”

  将全县105个村划分为24个片区,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县级领导包联片区,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乡村振兴“特派专员”包村,强村带弱村、大户带小户。黄陵县这场始于2022年的“两包两带”实践改变了不少村子的命运。

  双龙镇索洛湾村在黄陵县最西边,桥山街道韩塬村靠近县城,两村相距56公里。

  以前,两个村的交集并不多。但在“两包两带”后,两村干部群众的联系多了起来。

  索洛湾村有村办停车场、选煤厂、乡村旅游项目,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近千万元。而韩塬村村民大多以种苹果、小麦、玉米为生,村集体经济家底少得可怜。但韩塬村土地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又有种苹果的基础,如果有了资金扶持,产业发展前景看好。索洛湾村虽然依靠黄陵矿业有了原始积累,但靠矿吃矿不是长久之计,还得有能持续发展的产业。

  何不让这两个村结成对子,互帮互助?

  柯小海是索洛湾村党支部书记,脑子活泛、做事雷厉风行。在索洛湾村,他这个“火车头”当得很好,但身上再加一副担子,他心里没底。张永锋是韩塬村党支部书记,踏实能干、兢兢业业。在韩塬村,不管啥事他都能说得上话,但要是让强村来带,他还是有些抹不开面子。

  “说实话,一开始有顾虑,害怕把人家带偏了。”柯小海直言,与其想东想西不敢动,不如放开手脚往前扑,总能干出些成绩。

  推行“两包两带”时,黄陵县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规划先行。

  “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团队,编制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片区实用性村庄规划。同时,给每个镇(街道)、每个村都配备了规划师和特派员,提供‘陪伴式’服务。”在黄陵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裴文武看来,索洛湾村和韩塬村各有所长,结对后必将发挥出“1+1>2”的作用。

  就这样,两个各具特色的村“定亲”了。

  耐着性子“磨合”

  9月28日下午,张永锋又溜达到了韩塬村北面的果园。“前年才栽的树,今年已经挂果了。”看着眼前长势正好的苹果树,张永锋说,“别小看这些树,明年进入盛果期后,产量比现在不知道要好多少呢!”

  这片145亩的果园是韩塬村和索洛湾村的共建果园。按照双方约定,韩塬村流转群众145亩土地入股,索洛湾村投资360万元进行新园建设。建成后,果园由黄陵农投公司全程托管运营,村民可以在园区务工。虽然前期工作做得很充分,但到具体实施时,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

  韩塬村有3个村民小组共323户1061人,耕地面积3600亩。共建果园的地涉及30多户村民,其中有几户村民的地是正在挂果的老园子。为了做通这几户村民的工作,张永锋把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对于柯小海来说,这次合作的压力也不小。他说:“这些钱是村集体的,干得好了,群众都高兴。要是打了水漂,咋跟大伙交代?”虽然有点担忧,但他没有打退堂鼓,“县上下了这么大的力气,不管有啥困难,咱都得一样一样克服。”

  索洛湾村与韩塬村采取“飞地”的模式,抱团发展,打破了地域壁垒,让结对帮扶的村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既做大了产业、做强了集体经济,也加快了群众增收的步伐。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两个村子的合作慢慢走上了正轨。

  满怀信心“同行”

  两年多来,索洛湾村以“飞地”模式对韩塬村进行全面帮带,通过带动就业、产业托管、技术改进等方式,让大伙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张永锋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产业发展起来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不光村里的事好干了,咱说话也更有号召力了。”

  “联姻”以来,不管是索洛湾村还是韩塬村,干部都在比着干、拼着干,群众也在争着干、抢着干,两个村的面貌和群众的精气神令人眼前一亮。

  “43个示范强村结对帮带62个发展相对滞后的中等村和薄弱村,649户有帮带能力的‘五类大户’与1658户一般户、脱贫户、‘三类户’结成对子。”裴文武说,“两帮两带”破解了各村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集聚发展。

  目前,黄陵县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实现清零,90%以上的村都有稳定收入。2023年,全县村集体经济收入9523.1万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83元,增长8.8%。

  这几天,共建果园的早熟嘎啦已经卖完了。接下来,晚熟富士就该摘了。“销路不用愁,索洛湾村提前都联系好了。过两天,我和柯书记再碰个头,商量一下下来的事咋弄。”张永锋深信,只要两个村齐步朝前走,往后的路肯定会越走越顺当。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