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诸城市: 大力破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密码”
时间:2024-11-05 06:30:57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侯茜雪 字号:【

  近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以强农业、富农民、美农村为工作导向,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大力破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密码”。

  坚持问题导向画好强村“线路图”

  因地理环境、基础设施条件、人口环境等因素的差异,各个村庄面临的发展问题和发展方向也各不相同。市农机农经部门坚持一线指导,将会议室搬到各村现场,与村党支部书记、群众代表等面对面分析交流,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在一线汇聚思路、在一线落实措施、在一线解决问题。各村结合实际,立足自身优势,科学把握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现状基础,深挖优势和潜力,突出区域特色,分村制定“一村一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打造出适合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好路子。诸城市龙都街道水泊社区西十里村原先耕地面积少、强壮劳动力少、集体资产收入渠道少,村民大多搬迁到城镇居住,是典型的“空心村”,后来村党支部逐一理顺闲置、低效集体资产,充分利用地处城乡接合部、土地附加值高的优势,以10亩土地及现金入股,发起成立了腾源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开租赁、承包经营、自主开发等方式,使存量资源转化为经济发展增量,实现了集体、群众共享共富。

  坚持党建引领实现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为进一步激发乡村内生动力,增强农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发展的统筹力、组织力、领导力,夯实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经济基础,诸城市制定出台《关于党建引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支持党组织引领股份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诸城市加强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财务管理的指导意见》《诸城市推行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资金收支非现金结算实施方案》等。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建“一联一领四合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即组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做实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创新土地股份型、劳务服务型、资源盘活型、生产经营型“四大合作”,在更大范围内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形成“联产联业、联股联心”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推动经济融合、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诸城市相州镇小梧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与密州种业合作托管土地1100亩,开展良种繁育,实现入库良种141万斤,集体收益超6万元,农户亩均增收180~240元。

  坚持融合发展打好强村“关键招”

  诸城市积极开拓创新,团结各方力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一方面,积极推动一二产业融合,利用农产品加工阶段所增加的产品附加值全力带动第一产业发展,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融合。另一方面,各村在传统农业中创新性地融入了文化、旅游等元素,形成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旅游经营模式,并对各地具有文化内涵及地区特色的农产品进行加工处理,对前来休闲旅游的游客进行附带销售。此外,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推动农业电商发展,在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不断吸引外来务工人员、外来资本进村,有效促进了乡村经济发展。诸城市南湖生态经济发展区蔡家沟村位于历史文化名山常山东麓,近年来,引入山东农科,建设了集果品种植、休闲采摘于一体的苹果乐园,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吸引返乡创业农民工近100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多万元,还带动周边19个村的农户增收致富。同时,通过改善人居环境,深入挖掘自身资源,打造了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艺术创造等功能于一体的蔡家沟艺术试验场,走出了一条“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

  坚持指导保障筑牢强村“保护盾”

  诸城市按照坚持党建引领、全面从严,坚持依法依规、民主公开,坚持实事求是、积极稳妥“三项原则”,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三资”侵占挪用问题专项整治,着力解决经济合同签订不规范、资产资源违规占用、财务管理不严格、产权交易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切实提高农村集体“三资”使用效益,健全监管长效机制,夯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根基。组织乡村干部分别到浙江、江苏等地重点学习农村股份改革、农村产权交易、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先进经验做法,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内生动力。对实现收入较高的社区及股份经济合作社,落实《发展壮大社区网格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试行)》,推动全市农村集体经济持续高效发展。2023年年初,诸城市启动党建引领集体经济“揭榜挂帅”专项攻坚行动,农村社区、网格党组织书记上台认领集体经济收入任务,积极领办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制定实施集体经济增收奖励办法,激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举报电话: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举报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