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关注

高标准农田的三本账

2023-08-22 10:34:01       来源:农村财务会计    作者:纪伟

  

  同样是农田,配套设施、土壤肥力不同,可能导致收成天差地别。山东省在已将大部分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高标准农田后,面对新目标,如何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农民对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哪些期待?近期,记者在临沂市蹲点采访,从高标准农田的建设、管护、使用账本中寻找答案。

  水!水!水!还是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三年,兰陵县兰陵镇粮友之家家庭农场经理刘伟对于水的渴望,一年比一年强烈。“一共包了500亩地,天上下的雨要是不够,就得雇人来浇,不光花了钱,效果还不一定好。”刘伟说。

  2月9日,淫雨霏霏,刘伟来到田间路上,看着眼前景象很是兴奋。春耕期的雨水,每一滴都格外珍贵,但更大的喜悦来自脚下土地的变化。2022年,兰陵镇实施了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前不久刚刚完成了县级层面的验收。灌溉管道埋进地下,泵站立在田间,种种变化,让刘伟看到了粮食持续增收的前景。

  2020年,刘伟来到兰陵镇孙楼村,集中流转了500亩耕地种粮。“其实种大田跟开个小工厂差不多,投资不小,雇人也不少。”刘伟告诉记者,翻翻去年的账本,最让他觉得心疼的支出,和水有关,“土地流转费、打药除草、作物施肥,这些钱都是比较固定的支出,但不同年份里,浇水的钱差别很大。”

  单论雨水多寡,2022年算是个寻常年份,刘伟的500亩地共浇了两次水,3月份是返青水,5月份是灌浆水。每次浇水都要雇用20多人,出动10台水泵,单人日薪200元左右,再加上油料、机械磨损的成本,刘伟每次要支付2万多元。按照当地习俗,灌溉期间工人们的饮食也要由刘伟负责,如果不管饭,价格还得再涨一涨。

  “小麦浇水一年花4万多还算是可以接受的,如果遇上下雨少的年份,小麦浇3次水也正常,要是到了秋天玉米遇上旱情,还要再花钱雇人浇水。”刘伟告诉记者,去年他的家庭农场共收入55万元,其中小麦卖了40万元,玉米卖了15万元,但总支出也超过了50万元,“要是再多浇两次水,相当于一年白忙活。”

  针对农民需求“对症下药”

  让刘伟感到头疼的这些问题,正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实施的初衷。

  与刘伟在田间路上边走边看,脚下是4米宽的水泥路面,两侧深达一米的排水沟刚刚经过深翻,道路与排水沟之间是笔直的电线杆,电线跨过杆顶向远处延伸。两条田间路的交会处有一间泵房,泵房一头连着机井,一头连着输水管道,输水管道深埋在0.7米的地下,可以躲过冬季低温。田间每隔50米处,就向上伸出一根喷灌头。刘伟介绍,旱季时,在泵房拧动开关,喷灌头就可以形成伞状水雾,省去人工浇水的辛劳。

  目之所及的设施,只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部分成果。据介绍,除了硬件设施的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进过程中,施工方还通过增施肥料等方式提升土壤肥力,后期也会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保障农田高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兰陵县聚力打造“高标准农田项目精品区”,将部分区域的投入标准由省级的每亩1950元提升到了每亩3786元。以兰陵镇为例,2022年该镇共完成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其中1万亩被划定为示范区,刘伟流转的土地就在示范区内。

  额外增加的钱主要花在了三个方面。

  其一是引进先进实用工程和装备技术。在兰陵镇孙楼村的泵房内,除了常见的灌溉系统,还加装了一台水肥一体灌溉设备,可节省人工50%、节水30%、节省肥料15%。

  其二是更高标准的土壤改良。以增施有机肥和绿肥、秸秆还田为重点,开展地力培肥、测土配方施肥,将“薄田”变成“沃土”。

  其三是投资945万元建设高标准数字农田信息管理系统。泵房外,一块数米高的电子屏格外引人瞩目,屏幕上显示着周边农田的土温、土湿、厚度、雨量、风力等数据,这些数据实时传输到县高标准农田信息化平台。可以监测机井、水泵等设备的运行信息,及时发现、排除设备故障;还能监测作物虫情、病情,监测土壤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指导农民对含量不足的地块有针对性地施肥。

  有钱建还得有钱管

  农田建设三分建七分管,在“政府建设好”与“农民使用好”之间,“设施管护好”是重要环节。

  过去几年,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后没有配套后期维护资金,管护方案并不相同,有的是村里出人负责泵站与管线的日常维护,泵站运行所需的电费及配件损耗则由镇政府全额兜底;也有的是由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建设方来维修。

  但这样“各自为战”的局面,正在改善。2022年6月,为提升管护质量,临沂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强高标准农田工程建后运行管护工作的通知》,着重明确管护具体事项,提出落实管护资金投入机制,保证“有钱管”,明确由市、县、乡、村四级对已建成高标准农田按照每年每亩10元的标准安排管护资金,其中市级每年每亩补助2元。目前,临沂市每年列支市级项目管护经费1500万元,用于维修农田水利设施、购置简易维修工具和运行监测设备、推进管护信息化建设等。

  给农田上保险,也是临沂市摸索出的一条社会化管护新路径。2021年12月,中国人寿财险临沂市中心支公司与兰陵县农业农村局签订山东省首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设施保险合同,为兰陵县2019年度建成的4万亩高标准农田设施提供2651万元的管护及维修保障。目前,临沂市已在兰陵县、罗庄区等5个县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工程管护保险试点,运用金融保险市场化手段,拓展后期管护资金来源渠道,为农田水利设施提供抵御风险的保障。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