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7 10:45:17 来源: 作者:
山东省高密市大牟家镇地处高密市区西北,现有行政村83个,农村党支部79个,耕地面积16.5万亩,人口5.3万人。近年来,大牟家镇立足粮食资源优势,坚持以党建为统领,探索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按照“试点先行、全域覆盖、联合提质”三步走,大牟家镇实现党支部领办合作全覆盖,79个村级党组织均领办合作社,走出了一条具有大牟家特色的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夯实三项责任,蹄疾步稳全力推进
夯实镇党委牵头抓总责任。为高规格推进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指挥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挂点帮扶、一起谋划、加强指导,为实现“一年树典型、两年见成效、三年大提升”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夯实部门联动指导责任。组织办、经管站聚焦主责主业,帮助村党支部选对合作社合作模式、选好合作社社员、选准引领产业,一个村一个村研究,一个村一个村推进,帮助制定具体计划,落实发展措施,加强指导服务。目前,已建成党组织领办合作社79个,注册资金17000万元,社员5986名。自然资源所、经济发展中心、林业站、农技站、财政所、税务所等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帮助合作社开拓销售市场。先后与望乡食品、吉祥植物油、瑞丰食品等农业龙头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引领46个合作社发展粮食、果蔬等订单农业5.6万亩,实现销售收入1500余万元。
夯实村党支部引领发展责任。村党组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围绕“四有”目标,即:有科学的发展规划,有清晰的产业定位,有明确的主营业务,有健全的监管机制,因地制宜建设一批优质项目。目前,形成谭家庄“集体自营”、张肖村“流转外包”、小刘家“品牌展销”、槐家“招商联合”等创新实践。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45%,示范效应和引领效应逐步凸显。
创新四项措施,助推发展提质增效
成立“服务团”。经管站、农技站、林业站、畜牧站等选派技术经济师、农艺师,镇农业银行、农商银行、邮储银行选派金融顾问,自然资源所选派土地资源顾问,供销社等部门选派销售顾问,镇司法所选派法律顾问成立“服务团”,本着“缺什么补什么,要什么给什么”的原则,全力服务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服务团”在产前、产中、产后,为合作社提供生产资料购销、农技支持、劳务中介、金融服务、市场营销等多维度全方位服务。
用好“智慧脑”。发挥好上级挂职干部、第一书记、“三支一扶”大学生等外部智囊作用,他们来自上级业务机关、高等院校,具有见识多广、专业突出、政策熟悉、信息灵通等优势,对合作社实现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毛李家村孙帅帅是高密市委组织部“揭榜挂帅”挂职书记,积极筹办党支部领办“耕读传家研学游”合作社,为周边乡镇学生提供研学游服务,有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探索“新路径”。因地制宜,创新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经营运作模式。一是集体自营型。将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整合,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直接进行经营、自负盈亏。谭家庄村将村集体土地和原旧村复垦地进行整合,由党支部成立合作社进行经营,共计整合土地200亩,村集体每年增收10万元。二是流转外包型。由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从村民手中将一定区域内的土地集中流转给种粮大户或企业经营,从中收取管理服务费。张肖村将1000亩土地流转给一家农业公司,同时还整理出边角土地60亩,村集体年增收12万元。三是品牌产销型。立足本地特产,利用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将种植该品种的散户进行整合,统一标准、统一价格,通过创建品牌,实现产品提质增效。北胶莱河沿岸各村都有在大棚种植西红柿的农户,目前种植面积达到2000亩,近1800个大棚。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将这些农户组织起来,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打响西红柿品牌,每年可为集体增收10多万元。四是招商联合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将土地进行流转,招引现代农业项目,以提供服务为主进行联合经营。槐家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亩(每亩按1000斤小麦价格核定),与潍坊市永丰硕药用银杏产业化基地合作,每年增收14万元。五是合作共建型。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将土地流转后,依托为农服务中心进行统筹管理。
培树带头人。培强发展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领头雁”,一是选高人。让身怀绝技的乡土人才“香起来”,展家大队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兼理事长展锦荣就是本地能人中的“土专家”。二是育强人。种粮专家刘莉原本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经过精心培育,现已成为本地专家型人才。三是引能人。回引在外高学历人才、优秀企业家和种养能手等乡贤能人返乡入乡创业,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建好五项机制,不断夯实运行根基
融资机制。一是财政资金撬动。整合各级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贷款贴息、项目资助等方式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壮大。二是社会资本拉动。充分发动国有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多渠道筹措资金,统筹社会资本1500万元入股合作社。三是金融部门推动。农商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省农担贷等3家单位成立助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联盟,在资金政策、贷款担保、销路拓宽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持续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其中,农商银行发挥信贷资金优势,开展特色金融服务,提供各类支农惠农资金近1.4亿元。
培训机制。一是专题教育“课堂上听”。成立镇“合作社学校”,请专家教授、“土秀才”讲课,组织村干部学习,开展合作社经营培训,提高参与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二是现场观摩“实地去看”。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和“服务团”到肥城市边院镇兴隆村、昌乐县五图街道庵上湖村等先进单位进行体验式学习,直观了解先进合作社运作模式,近距离感受各种独具特色的发展思路,进一步开拓眼界,激发动力。三是技术指导“手把手教”。针对合作社品牌产品的营销,“服务团”成员向社员手把手传授抖音直播、快手推送、微信互动等网络营销策略,打造“互联网+合作社+市场”模式,拓宽销售渠道。
运营机制。一是强化党的领导。坚持合作社姓党、理事长在党、决策权由党,把“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合作社理事长”写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章程,实现村“两委”成员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交叉任职。二是强化运营管理。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村党支部通过土地入股、股权赠转等方式,吸收低保户等六类低收入群体入股合作社,明确规定单个社员出资比例不得超过20%。三是强化日常管理。重点紧盯完善章程制度、健全组织机构、规范财务管理、合理分配收益、加强登记管理五个关键点,不断引导合作社向高质量发展轨道迈进。
激励机制。一是创新待遇薪酬机制。强化正向激励方针,实行村干部“基本工资+绩效考核+合作社创收奖”薪酬制度,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新增净收入的5%作为奖励资金。同时开展全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大比武”,每年镇财政拿出2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村级集体经济“十强村”。二是创新选拔使用机制。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与培养村级后备力量有机结合,及时将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人才和负责人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切实培育一批班子有力、运行规范、效益良好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典型。仅2022年度,在一线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3名,发展党员28名,培育后备干部254名。三是创新典型引领机制。探索“整镇联营”模式,组织成立老家大牟家联合社,注册“七彩粮仓”“老家大牟家”两个品牌,创新开展社区+合作社+供销社+信用社“四社”共建,全镇流转土地9.8万亩,开展粮食、蔬菜等生产经营,带动村集体增收900余万元,走出了一条具有大牟家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分红机制。将合作社利润的10%作为村集体提留公益金,用于村内公益事业发展;10%作为公积金用于合作社扩大再生产;剩余收益全部按股返还村集体和群众。例如展家村110户村民以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和资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展家大队合作社”,以党支部为经营主体,村民从田地里脱身出来,平时可以正常工作,空闲时间务农有额外收入。2021年底北杨家庄村、展家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举行了首次分红大会,社员在保底的基础上,年底还有650多元的分红。同时,合作社还给村民分了面粉、大米、肉等年货。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