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网 > 经营主体

合作社助推残疾人走上致富路

2023-08-16 14:53:47       来源:    作者:

  

  山夫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位于福建省南安市向阳乡卓厝村。这片区域平均海拔680米,森林覆盖率72%,年平均降雨量1760毫米,年平均气温20℃,是“天然的氧吧”,有世外桃源般的原生态自然环境,适合发展农业种植。合作社于2011年11月创办,系“福建省首家残疾人合作社”。合作社立足原生态自然环境优势,以“带动残疾人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为初衷,主要经营种植有秋葵、迷你丝瓜、水果番茄、玉米、紫薯地瓜等露天高海拔蔬菜。合作社已拥有12个示范基地,共计800多亩,示范带动1500多亩,发展连片基地3个,共计300多亩,带动了300多人就业,极大解决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问题。合作社先后获评“福建省省级示范社”、泉州市“菜篮子”(蔬菜)基地、“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荣誉。

  股权联结助发展

  要素参股,科学运营。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积极鼓励引导社员以土地、资金、技术、产权或劳动力等要素参股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灵活的入股方式,让“农民”变“股民”。入股的合作社成员可参与到合作社的运营管理当中,对重大决策享有投票权,并且还享有合作社盈余分配权。据合作社的入股社员反映,这些措施足以保障他们的基本利益,越来越多的农户加入合作社。社员数量从最初的12户发展到了如今的111户,其中包括残疾社员82户。此外,合作社鼓励社员“自立门户”,帮助社员建设了12个示范基地,共计800多亩,还带动了300多人就业,解决了残疾人就业和创业问题,实现自身造血脱贫。

  整合资源,设联合社。合作社于2017年成立了“福建昭惠生态农林开发有限公司”,以合作社为主体,整合向阳乡52家种养殖农场合作社,着力打造“向阳好货——互联网+生态农业全产业链系统”;并于当年创办“向阳好货”生态馆+体验馆,在泉州东海泰禾大有码头开设旗舰馆,提升向阳品牌。各合作社作为公司的股东,按投资比例不同享有不同的权益,合作社不仅可以收到分红,还能够推进品牌建设。

  服务联结促生产

  “一户一策”,精准帮扶。合作社采用的“一户一策”模式即根据特殊情况的农户有针对性地施行不同的帮扶措施。例如一些丧失劳动力的农户,合作社按照350元/亩的价格流转土地,让农户能够得到一些租金收入。而一些有劳动力的农户,合作社为其提供工作岗位,并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

  “一品一码”,保证质量。针对农户生产产品的质量问题,合作社参与了福建省“一品一码”项目,每日将蔬菜品种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包括施肥、喷药、采摘的时间、用量等,并安排专业人员从种植、加工一直到销售端进行全过程监测。这样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还能让农户受到专业的指导。为了能在一年中持续地保持产品供应,合作社采用季节性生产的形式,在不同季节种植不同种类的蔬菜,保证了当季蔬菜菜品新鲜,也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

  技能培训,服务兴社。成立以来,合作社践行着“带动残疾人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的创社初衷,组织零就业残疾家庭大力发展高山生态农业。通过免费供种、技术培训、保价回收的可持续扶贫产业链,合作社不仅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还实现了“造血”式扶贫。合作社近三年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会20多场,共计600多人次参加,免费为农户发放农机、种苗、肥料等物资,使每个贫困户基本掌握了1~2项产业技能,充分调动了农户发展产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合作社累计帮助140余户贫困户脱贫,其中残疾户达到60多户,人均月收入超1800元,开辟出了一条农村零就业残疾家庭脱贫致富的新道路。

  契约联结稳销售

  订单农业,稳固供销。合作社立足资源优势,运用“订单农业”模式打造特色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户、企业与消费者建立起了更加紧密的联系,也让农民收益稳定、干劲十足。通过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以较高的收购价格收购农作物,卖出后将收入计入合作社的收入,农户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及时拿到收益,合作社也能免去盈余分配的繁琐程序。为了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对于一部分新加入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为其提供1万~2万元的启动资金,帮助其度过起步阶段;而另一部分新加入的成员则采用赊购农资的方式,为其提供肥料、种子、农具等,在农作物达到一定产量后进行保价回收。对于合作社来说,前期看似需要较高的成本支出,实际上,这有利于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形成规模效益,降低交易成本。

  战略合作,拓宽销售。作为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桥梁,合作社有效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连接问题。一方面,合作社在内部建立了“农资服务部”,为农户提供优质高效种子种苗和种植技术指导,节约5%~10%的生产物资成本;在合作社外部,积极为农户收集市场信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合同契约的方式指导农户生产,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及相应的信息采集成本、合约成本。另一方面,为促进农户增收,合作社在禾富农贸城设立蔬菜配送中心和批发档口,将农户生产的产品送往泉州各地,畅通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合作社创造了400万元的收入。与此同时,合作社还积极与国安餐饮、泉州电力、各大高校食堂达成战略合作,为其配送蔬菜,月配送额达30多万元,实现规模效益。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段伊鸣
中国农村杂志社| 关于本网| 版权声明| 期刊订阅| 免责条款| 广告招商| 联系我们|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 新闻热线:010-68251888 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电话:1232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邮箱:crnewsnet@126.com 技术支持:北京睿思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铸京律师事务所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6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1749号 京ICP备14010675号-1

中国农村杂志社唯一官网 版权所有 仿冒必究 转载请注明